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生命当中都应该有一件让自己痴迷的东西。就像这些大师对摄影。
《我见 马克·吕布纪实经典》
马克·吕布
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的照片,总是有趣又充满温情。
这位马格南的拍照人花了七十多年时间,拍摄、记录这个世界和各种人生的真实面貌,不惜不悲,张弛有力,很多经典的瞬间已成为20世纪的时代缩影。
艾菲尔铁塔油漆工扎祖,法国巴黎,1953
古玩店橱窗,中国北京,1965
枪炮与鲜花,美国,1967
本书梳理、精选了马克·吕布的165张经典作品。这些照片跨越大半个地球,贯穿五十多年,充分代表了这位拍照人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
接受马克·吕布采访时的周恩来,中国北京,1965
新宫,德国波茨坦,1989
我见,见马克·吕布之所见。
《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1993-2103》
肖全
有人说,他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他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2016年夏天,他出版了一本影集,这本影集记录了一个人,一个伟大的拍照人。
马克·吕布
1993年,马克·吕布要来中国拍摄,需要一个会说英文或法语的中国助理,肖全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开始了跟随马克·吕布拍摄的日子,也开启了他和马克·吕布的一段深厚友谊。
1994年摄于深圳
1995年摄于上海
1996年摄于北京
这是一本纪念与致敬之作。它讲述了肖全与马克·吕布20多年的友谊,记录了马克·吕布对肖全的指导,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正在剧变的中国。
1993年摄于广州
1994年摄于深圳
1994年摄于深圳
世界上所有的伟大终将老去,生命中的痕迹也终将在时间中淡去。
去拍照吧。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展示世界。
《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上卷)
宋靖 等
如果要了解国内纪实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馆长一定会选择这本书。
贺延光
面对生命,2003.4.30,贺延光
“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题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拍到一张好照片。”
“那张照片就是在一个早晨拍的,主治医生给我打电话说马上要去抢救一个病人,就在那间病房里开始手术,人都没有推出去。我过去看见医生都戴着防毒面具,他们也递给我一个,当时我已经穿了防护服戴了手套口罩眼镜很多层了,再戴防毒面具我连照相机都看不见了,所以我就没有要。那间病房很小,他们在对面做手术,我就靠着这边的墙拍”。
刘香成
现代时装开始影响中国的年轻人,云南,1980,刘香成
“一看到中国人肢体语言的变化,我敢说新的时代要来了。这个判断影响了我一辈子。”
“他们说为什么每一个重要的新闻你都在场?还是那句话,这个机会你要自己创造。所以做摄影也好,做其他的工作也好,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你可以创造你的机会,而不是说你要等别人去替你创造这个机会,别人不知道你能做什么。”
王文澜
河北唐山大地震部队急行军进入灾区,1976,王文澜
“它就在那里,感动着你,这就是纪实摄影。”
“摄影是有局限性的,你如果不到现场去,你是没办法拍东西的,不像作家可以坐在家里写,记者可以看着转播就写了,摄影就必须在第一线,而且摄影的一瞬间就决定你画面的生死成败。”
众多新闻摄影纪实领域的名家老手,用影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访谈和讲评结合,思想与理念交融。是纪实摄影家的成长故事,也是纪实摄影作品的精彩荟萃。
《中国纪实摄影家成长实录》(中卷)
宋靖 等
上一本书的后续。宋靖继续讲述国中纪实摄影家们的成长经历、摄影理念。
安哥
广州大丈夫,安哥
“其实我的照片本来就并非要表现某个人,而是要表现一个群体。环境、物件都是摄影的语言符号,它们都在讲述我们生活的时代。”
陈锦
盖碗儿 成都南府街,1988,陈锦
“我当时有些照片自己都觉得非常好,非常有意思,因为那个场景本身就打动了我,让我有这个冲动一定要去把它记录下来。”
吴家林
农民工,成都,1999,吴家林
“我要让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真实的、鲜活的,哪怕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中加入一点东西就能很有思想性,但不是真实的我绝对不拍。一个世界的实录,有时比关于这个世界的思想更重要。”
他们生活在新中国,记录着那个岁月的剧变。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除了史料,除了故事,更为直观的,就是他们拍下的那些照片了。
《影像的追寻》
张照堂
台湾摄影家的纪实风貌。
33位摄影前行者,400多张照片,创作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涵盖了台湾写实摄影从萌芽到茁壮的60个年头。
每一张照片,都是对过去的回顾,这是时间和土地的故事。早几十年的生活,早几十年的土地,记录的是我们的乡愁,是我们生活的轨迹。
黑眼睛,鹿巷,1962,许苍泽
怒汉,兰屿,1963,谢震隆
检阅,高雄冈山,1980,蔡高明
一次影像的巡礼,一个时代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