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09:45:42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书单 |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本期“书单”的关键词是历史,既有从图像看历史的,也有从小说看历史的,还有从历史看历史的……
  读图晚清:窥见晚清中国人的鲜活和真实
  文/吾非羊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图像晚晴——点石斋画报》
  陈平原 夏晓虹 著 东方出版社 2014年

推荐理由:晚清社会生活乃至时事与新知的重要史料
  本世纪始,由于数码摄影和互联网传输技术的成熟,对于新闻现场的报道,文字的表达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片所替代。而读者,也更愿意接受一幅新闻图片带来的直接、真实、简单又易消化的信息。
  在当下新闻阅读的“读图时代”,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所蕴含的庞大信息,可以说是震撼性的。如每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奖(“荷赛”奖)和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中的那些触目惊心的获奖新闻照片。
  但是,如果在一百三十三年前,你是一个居住在封闭的江南小镇的读书郎或者小学徒,舟车不通,信息不畅,但又想了解天下大事,新奇事物,繁华都会和海外新知,那该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每十天去县城的邮局和书局购买《申报》副刊——《点石斋画报》。
  “天下容有不能读报之人,天下无有不喜阅画报之人”,《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时事新闻画报。从1884年由英国人美查创办到1889年停刊,共出版了44部528册。
  此画报由苏州画家吴友如、王钊等执笔,将每日上海的各类中英文报纸所发布的时事热点、国内外新闻、本埠新闻、奇闻异事、科技发明等做仔细筛选,挑选出猛、新、奇、趣的新闻,绘制成图,再配以犀利的新闻短评,印刷刊发。
  其中内容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英非布尔战争到报道贪官污吏、市民暴动乃至介绍英美各国的轮船火车、飞艇气球、潜水艇、摩天楼、防弹衣、剖腹产、机枪大炮、开膛手术,无奇不有。可谓“一事新闻一页图,双钩精细费工夫。丹青确有传神笔,中外情形着手摹”。
  其画风吸收了西画的透视构图,线条又具有中国传统画的流畅优美,将这些当时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和了解的国内外大事和民俗风貌和科技文明,用“读图新闻”方式做了启蒙和传播。堪称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一绝。
  同时,《点石斋画报》也是研究和了解晚清历史的一部优良的直观性文献。作为直观了解晚清历史的工具,如实物和图画,较之文字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作用。而晚清的历史实物正在越来越少,而晚清的图像则可以弥补历史实物不足的局限性。
  如《点石斋画报》的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所说:“《点石斋画报》确实成了我们了解晚清社会生活乃至时事与新知的重要史料。”
  要了解生活在晚清的活生生的中国人,让他们从僵死和枯燥的文字中跳出来,让他们从斑驳破旧的历史文物中恢复出来,从《点石斋画报》的图像中,我们就可以窥见这段历史中存在过的中国人的鲜活和真实。
  小说家笔下的小人物,背负着的也是历史
  文/周俊生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白云千里万里》
  张生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年

推荐理由:小人物的命运
  《白云千里万里》,是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青年小说家张生早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出版已有10多年,在此之后,张生又出版了《十年灯》《倾诉》《个别的心》《忽快忽慢的旅程》等几部小说,但是,作为一个文学阅读者,我依然牢牢地记住了他的这部长篇处女作,因为,他在这部作品中塑造的伯乐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
  伯乐,一位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到法国参与勤工俭学的中国内地青年,学成后回到中国到了上海,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当时中国的情况,我们已经通过汗牛充栋的历史记载耳熟能详,各种政治派别在上海这个舞台上来去匆匆,伯乐作为一个青年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在大革命、北伐的洪流中,他接触到了一批革命者,目睹了上海马路上的暗杀,掩护过一位女革命者。然后,他又经历了八年抗战和接下来的四年内战,他被迫放下了教棒,在不可捉摸的时代迁徙中载沉载浮,走遍了半个中国,不断地面对熟人的死亡,朋友的消失。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伯乐虽然回到了大学,但又需要不断地面对频繁的运动,最后丢掉了专业,阴差阳错地成了一位教授剪纸艺术的专家。伯乐总算赶上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但是这时候他年事已长,最后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草草地结束了一生。
  《白云千里万里》是一部小说,张生书写的是一个虚构人物的一生,并不是一部历史上实有其人的名人传记,自然,更不是一部正宗的历史著作。但是作者通过伯乐这样一个虚构的人物,向我们逼真地展示了100年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烟云,一个从小山村走向世界的小人物,被这种历史风云所羁束,完成了他难以抗拒的命运。
  当然,伯乐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因此他不会出现在历史学家的著作里,历史学家更热衷的是那些叱咤风云、横刀立马的大人物,他们推动着历史前行的脚步,甚至能够改变历史运行的轨迹。
  但是,历史并不全是大人物所创造的,像伯乐这样的人物,在我们身边寻常可见,他没有本事创造或者改变历史,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被历史裹挟,被历史碾压,或者幸运,或者不幸,在历史这部大书中似乎都无足轻重。但是,我们正是通过对伯乐这样一个人物的观察,能够感知到历史对普通人所带来的或者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去年,历史学家杨奎松出版了一本《“边缘人”记事》,引起读书界注目。这本书挑选了处于时代鼎革时期的几位社会底层小人物,他们由于不能适应变化而张皇失措,而沉沦消失,他们演绎的是人生的悲剧,读来也未免令人唏嘘。
  但是,由于这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作者也不可能用文学创作的手法将他们的故事塑造丰满,因此读者不可能得到阅读文学作品时触摸人物心灵、沉浸于人物命运的那种独特的文学享受。而张生的这部《白云千里万里》则带给了我这种满足。我们因伯乐快乐而快乐,因伯乐难过而难过,我们在伯乐这个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人物的命运,历来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点。百年来的中国,风云激荡,老百姓如蝼蚁一般随波逐流,直到四十年前才逐渐安定下来,但即便如此,仍然会遇到各种矛盾的考验和思想的冲击。
  每一个小人物,都承载着中国的这段历史,这为小说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小说家笔下的小人物,背负的也是历史。
  历史是什么?
  文/端木赐香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美] 柯文 著 杜继东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推荐理由:你得知道历史是个嘛玩艺儿
  美国学者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以义和团为例,告诉人们,历史至少有三个调(Three Keys):事件、经历和神话。
  街面上有个段子,流行很久了: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人,一种是中国人;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我觉得现在可以给这个段子再续上一段了: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这样说不算太刻薄,至少对某些中国历史来讲。
  我一直认为,历史原本分两种,一种是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一种是历史学家对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再现与还原。问题就出在后者,一是主观想做到,客观上不能完全做到;二是主观上就不想做到,根本就是扭曲或者借用。
  看了柯文的历史三调,你可以更加确信,历史学家固然力图再现与还原作为事件的义和团。但是,另外两条岔道,影响力可能更大。
  一是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参与者所讲述的历史,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它归诸罗生门效应,或者盲人摸象效应。二是,根本无意再现义和团真相,而是,想从义和团中汲取能量,获得政治或宣传方面的好处。于是义和团被神化。
  柯文说,虽然这三条道不见得泾渭分明,比如,历史学家也可能参与制造神话,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也可能把个人经历写入历史。但是,这毕竟是三种方法。
  恩,三种方法,三条道,三个调。那么,以后再面对历史叙事的时候,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方法、道或者调么?若能,恭喜哈,你知道历史是嘛玩艺了!
  中产阶级的“叛徒”
  文/张丰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英]乔治·奥威尔 著 郑梵等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年
  推荐理由:一份了解阶级固化的经典著作
  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一本被低估的著作。如果以他后期代表作《1984》的文学水准来看,《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文本确实比较粗糙,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却精彩至极,给人的震撼不亚于《1984》.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文本,有对底层生活的调查报告,有对这一调查的评论,也有深刻冷静的自我剖析。用今天流行的分类,它应该是“非虚构写作”。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真诚,它没有《1984》的成熟技巧,但是却比后者更为坦诚。
  奥威尔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从英帝国驻缅甸警察的位子上辞职时,年薪达到了700英镑,而在当时,上层中产阶级的收入范围,大概在400到2000英镑。由于在缅甸当警察带来的难以摆脱的罪恶感,奥威尔决心下沉到被统治阶层,到底层去考察。
  它曾打扮成一个流浪汉,虽然伊顿公学的口音有时候会暴露它的身份,但是他仍然成功地与流浪汉打成一片。他还设法深入到工人阶级之中,了解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但是他发现,一个中产可以顺利转换成流浪汉,却无法真正和工人阶级打成一片。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奥威尔同情、甚至赞赏工人阶级的生活,但是,他知道,他无法变成工人阶级。这次调研,其实祛除了他内心的社会主义倾向,也让他知道,那种绝对平等的乌托邦幻想,不但不可能实现,也是非常危险的。从这个角度看,《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正是《1984》的先声。
  知识分子如何面对底层大众?那种真正同情的理解,能否达成?中国的阶层状况,和1930年代的英国当然不同,但是对中国的知识阶层来说,这本书仍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伟人凡人的细节,串起了历史
  文/潘真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著 吴秀杰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
  推荐理由:思索人类命运的因缘际会
  这是名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首版于1927年,由最初的5篇经历次增订,扩展至14篇,被陆续译成多种语言,抵达全世界读者,至今畅销不衰。
  茨威格一方面挖掘小人物被忽略却又意义深远的“星光时刻”:以逃犯之身,西班牙人巴波亚发现了太平洋,成为大航海时代探险精神的典型代表;在莫名激情的推动下,法国士兵鲁热一夜之间写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马赛曲》;屡败屡战的美国商人菲尔德,终于成功在大西洋海底铺设电报电缆,使欧洲和北美不再受时空限制,“以思考的速度”迅速联结……
  另一方面挖掘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和事件的细节:与整个欧洲抗衡的拿破仑,却因格鲁西将军一秒钟的犹豫而兵败滑铁卢;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冒着酷寒率队抵达南极点,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作者赞美凡人的激情,致敬伟人(包括失败者)的信念,因为在人类历史的夜幕上,这些人是恒久闪耀的群星。
  奥地利名作家、诗人茨威格,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与戏剧性时刻的命运转折见长。他凭借天赋的叙事能力、广博的知识,把千钧一发的历史瞬间写得悬念迭起,吸引读者思索人类命运的因缘际会。
  以前读过的中译本,书名多为《人类群星闪耀时》。也许为示区别,广西师大社2004年版的舒昌善译本和去年的这个译本,书名中都加了一个“的”。但以中文表达的流畅性而言,似乎没有“的”更好些。






上一本:高考作文怎么破?读完这19本书,决胜高考作文 下一本:做独立的女人,最有魅力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历史,一种是中国历史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