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09:19:47


  那些弃绝城市隐于山间怡然自得的故事,是我们时代颇为可口的心灵鸡汤,每每在微信上引发人们心向往之的感慨。与此同时,关于“假隐”的争论也从未消停,一场场刚刚开始便已在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隐居,天然带着不甘寂寞的味道。
  而当我们回溯中国的隐逸传统,会发现它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路径。这绝非一个关于离群索居、苦修、和自己过不去的传说,同时又有它超然的精神世界。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空谷幽兰》
  比尔·波特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2月
  1989年,美国人比尔·波特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至终南山、武夷山一带,探寻现代隐士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寻得的多是一些道教和佛教隐士,借这一路,比尔·波特也在解开自己内心关于隐逸与超越的谜团。后来他将经历写成《空谷幽兰》一书,引入中国后多次再版。
  比尔·波特的特出之处在于,他在旅行文学式的写作中,自然地呈现了思想的面貌,使得整个文本在可读性和深度上都不欠缺。《空谷幽兰》之后,波特并未停下其在中国的脚步,又陆续出版多部作品,其中尤以寻访禅宗发源地的《禅的行囊》与前者一脉相承,写得格外用心。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
  文青云(Aat Vervoorn)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
  岩穴刻画出了隐士的所居,却绝非隐士的归宿。实际上,文青云发现这个问题如此复杂,曾有那么多各异的模式。
  这本书将知识分子隐士的起源定位在孔子时代,一直写到汉朝的“朝隐”和“禄隐”,触及各个时代隐逸思想和形式的变化。文青云认为,中国式隐逸的特点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世俗的事务”,当个人意识到可能失去自我控制或人格完整时,他可能以逃避介入政治领域和国家事务的方式来行动,所完成的正是更高的道德理想追求。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中国古代的隐士》
  韩兆琦 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9月
  作为一本隐士文化的通俗读本,历史学者韩兆琦以浅显的方式讲述了隐士的各个方面,如隐士与政治、隐士的衣食、居住环境、社会交往,与茶酒诗等的关系等等。故事好看,作者的想法也呈现得直接明晰,譬如讲隐士为何而隐的一章,就总结了几种主要的情况:世道混乱、避乱远害、烦腻官场、生性淡泊、待价而沽、终南捷径。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中国隐士:身份构建与社会影响》
  胡翼鹏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
  作品不算厚,写得中规中矩,聚焦于隐士角色的社会合法性问题。通过对不同时代关于隐士的传记的文本记录,作者分析了不同时期隐士表现自我、塑造身份的基本方式,以及社会接受隐士、礼赞隐士所暗含的心理诉求。成为隐士,绝非个人单向可以达成,社会在隐士身上投射的需求与欲望,对于调节社会秩序也有相应的作用。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寻访终南隐士》
  张剑峰 著
  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12月
  可以看做新世纪版的《空谷幽兰》,但笔力和思想上都逊于比尔·波特的作品。
  在比尔·波特首次寻访二十余年之后,张剑峰走入终南山这座中国历史上的名山,寻找茅棚中的隐逸者。图片已由黑白转彩色,那些隐逸者也更具现代气息。与比尔·波特的作品中仍能隐约看到隐士生活要付出的代价不同,《寻访终南隐士》写到的人物过着更加理想化的日子,文本中还不乏一些神叨叨的故事,需要读者自己辨别。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
  《把日子过成诗:一位女摄影师的山居笔记》
  祥子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9月
  最后阅读一个聚光灯下自我展示的现代文本。摄影师祥子一度是让人艳羡的隐居主角,她的故事、她在山中的影像,都曾经在微信上引发大量转发。“徜徉高山流水间,与鸟雀相伴,与花木共舞”,这是编辑为她写的文案,也可见其中多少美学隐的意味,和多少自觉的关照意识。回到隐士的社会化隐喻:隐士投射了大众的需求与欲望,再反观类似祥子的故事,我们就能从中窥见自己深藏的野心。





上一本:这12本书读起来,真是个体力活 下一本:高级鸡汤:人生低谷时看什么闲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隐居生活:六本书读懂中国式隐居生活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