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除了互联网科技、穿搭术,以及身材管理之外,男性还应该挤出精力去关注一些什么呢?想必你已经有了答案,没错,那就是书。 在这个相比过去几年,图书市场成倍增长的当下,从书海中打造一份自己的精神食谱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通勤路上背什么包。更何况,阅读趣味是件一说出口就高下立判的事,而丰富的可能性,则是阅读所能给出的最佳答案。 因此,从本周开始,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一位在阅读标准上从不放过自己的作家、译者、书评人、出版编辑、媒体人、艺术家,请他们分享自己心灵版图的一角,假如你正在为读什么书而发愁,不妨来这里获取一些灵感。 本期推荐来自 ▼ 老王子 唐朝打油诗人,乡土串烧作家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合唱》 青春像是一种状态而非时段,有人从来没有拥有过它,有的人则终其一生流连其中。正因如此,青春常常是文学作品着力刻画的主题,有人讴歌它,有人嘲弄它,但这也证明了它的魅力。 青春的时光,常常像塞利纳那部小说的标题,一个人在茫茫黑夜里漫游。遇见神,遇见鬼,遇见人,或是美丽的兽。 下面这四本书关于男性的青春或“后青春”,在不同的人那里,青春有不同的温度,然而,想起穿行其间的岁月,总是让人觉得时光并未向前,只是无尽循环生生不息。 外省青年与巴黎 库切《青春》 库切是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耻》而被大多数人知道的。但实际上更流行的是《青春》。他描写了一个南非青年在伦敦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细节是如此真实,如此贴近,又如此的孤独。这个平时在IBM上班,下班以后坚持文学创作的青年让很多中国当代青年产生了代入感。 库切无疑已经进入了经典作家的行列,如果你看过他全部的作品,就会发现他身上传承自经典作家的那些痕迹,他用自己的方式勾画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样的作家,常常会让人觉得艰深,离我们非常遥远,然而《青春》仿佛是穿过这些障碍的一把钥匙,它是进入库切世界的捷径。 书中关于“精神生活”的那段论述,经常被四处引用,可算是替一代精神流浪的青年发出的天问。某种巴尔扎克式的主题也贯彻始终,来自南非这个英联邦国家的主角身上有着强烈的“外省”痕迹,他渴望着“伦敦“的姑娘,又幻想着”巴黎“的姑娘,他想融入这个陌生的地方,然后最终还是失败,他也不再能回去南非。 书中的一切不可避免的让人联想到库切自己的经历,在现实世界,他最终摆脱了程序员的生活,去美国攻读文学了,然而书里的主人公永远被留在那个孤独的城市里,像个陀螺一样循环往复。 “优质青年”的沉沦 太宰治《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了不起在于他总是让人心生安慰。看不懂《人间失格》的人会觉得写废柴有什么意思,能解其中味的则知道,他简直是人性的最后的黄昏。这本书题目好得令人扼腕,最好的日本作家抓意象、抓概念的能力都很强,“人间失格“这四个字本身就有了不朽的力量。 此书可算是太宰治的心灵自传,他出身良好,家里有钱,大学读的也不错,还得姑娘喜爱,按道理说这样的人有什么好死的?有什么好觉得自己人间失格的?为什么他的内里藏着一个叶藏这样的人? 当年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深觉不解却又大受感动。书里所描述的全是我们日常不敢示人的情绪,却又非常真实,要知道写作表达常常会让人觉得不够体面,然而太宰治却把这种不体面放到了最大,反而因此获得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高贵和体面,因为只有真正高贵和体面的人才会不吝于将这种情绪示人,太宰治也因此塑造出了一个真正的青年,一个真正的人。要知道,西方已经发展到现代的时候,东亚不少地方还处于中世纪,东亚地区文学作品里的人往往不像人,而只有“身份”,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在心灵的描摹上出现媲美西方的文学形象,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 每个青年都需要一间忏悔的房子 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 “雅夏·梅休尔,或者叫卢布林的魔术师。”这个开头很长一段时间萦绕在我心头。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书。 1960年,辛格在美国写遥远的、过去的波兰的犹太人生活。书中描写雅夏魔术的部分,会让人觉得雅夏真的是有魔力的人,他的种种荒唐的举动也应该被原谅,他年轻,无情,喜欢自己的妻子也喜欢别的女人,一路高歌着向前,最终逐步跌落。 书中对犹太人生活的描写常常让人想起《百年孤独》,农业社会的大土壤上,工业之花正在渐渐开放,人们将要流离失所,远离乡村,孕育神奇的土地开始被蒸汽机撕得粉碎,然后这一切还没有到来。卢布林的魔术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像一个泡影。它多么像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然而不是。 雅夏像是中国乡间的那种能人儿,漂亮,有本事,吸引人,有别人看不透的部分,不是最顶尖的富人却总也不差,然而当他贪婪、想要更多的时候,理所当然的,从天上掉了下来。 小说的后半部分开始跌入悲苦无依,埃丝特,玛格达,埃米莉亚……似乎没有人有好的结果,她们都像是雅夏跌落的背景……最终的归宿是宗教,也似乎只有上帝能接住这个罪人。雅夏将自己关进一栋小屋永生不出,却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与安慰。 上海滩过气文艺青年之歌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是我自己的书,它讲述了一个都市中爱情、欲望、死亡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赵林突然离了婚,从北京回到上海,在广告公司任高管。他联系上了昔日友人毕可文——因崇尚并实践着开放式恋爱,而被授予外号“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这位曾经天天述说痛苦的“贾老师”,已然过上了成功人士的生活,他用当自由摄影师挣来的钱,认真更新着自己衣食住行的一切。 而重回单身生活的赵林,也与新公司的动画设计师陈微微发展出了一场快速而热烈的关系。短暂的狂欢之后,他离婚的真相、他的痛苦、想爱却爱不到的人,渐渐明晰…… 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并不久远,仿佛就在昨天,里面的主角都是普通人,故事没有传奇性,人物的道德境界也谈不上多高,甚至能够看出我在写作时也常常控制不住的自溺。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小说?又为什么要这么写?或者说,文学作品的动机是否重要?作品一旦付梓,这些东西即已不是我可以回答的了。 人们说,生活最残酷,它的深刻总是胜于一切言辞,一切传奇,然而人类却还是需要虚构,需要文学,文学仍旧有非虚构作品不能比拟的飞扬和魅力。文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问得更精确些——它不可替代,必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给出一个回答,至于这本书是否成功其实也不重要。读者是——也应该是——无情的,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拿起这本书,将自我投射到其中,用以抵御漫漫长日的无聊,用以慰藉生而为人的苦痛。 #曾经跟你的青春有过共鸣的书 是哪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