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08:46:25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但如果我们像巴菲特那样,每天有5、6个小时用于读书,想必也能有自己读过的一座小书山吧?它带给我们的,是知识,也可能是转变。是积累,也可能是飞跃。
  书山如海,选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们先看看那些堪称是商业精英的人读什么以及为什么读。因此这就不仅仅是一份书单,还是一个选书的视角了。如果有一本能恰好打中你的心,这就是本书单的能带给你的价值。让它成为你那座小山的一角,参与你知识大厦的堆积,助力你智性与成长的飞跃。
  1
  美国种族简史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美]托马斯· 索威尔 著
  沈宗美 译
  ▲ 版 本:中信出版社| 2011 - 11
  豆瓣评分:8.4分(7069人)
  美团点评CEO、天使投资人王兴:
  《Ethnic America: A History》(译为《美国种族简史》)是一本好书,写得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历史,也有助于了解人性。
  2
  复杂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美]梅拉妮· 米歇尔
  唐璐 译
  ▲ 版 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1-8
  豆瓣评分:9.1分(966人)
  猎豹移动CEO、紫牛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傅盛:
  看完这本书,我有三个很切身的感悟:
  第一个感悟,从世界可能都是运算构成的角度来看,我更加坚信人工智能的崛起是有宏大理论基础的。
  第二个感悟,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发现所有这些所谓复杂系统的内在规律都是很相似的。包括公司和产品也一样。或许,具体演化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各自总结的规律不尽相同,但背后的原因、可能产生的路径是有相关性的。本质相通。
  第三个感悟,精准预测不可能,但概率依然存在。故而不期望凡战皆胜,但务必追求胜的方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就是自生长。公司或者产品本身,也是一个自生长的过程。有时,你觉得自己在控制产品,毋宁说,我们应该让产品更多去自生长。
  读到遗传算法那部分时,我就在思考,公司应当如此——坚决进行一代一代的继承创新。每个人拿到产品时,就有自己的一个策略。你既能看到这个策略的成长性,当这个策略失效时,也要能快速生产下一代。今天,我们思考问题的取胜办法,已经不该是一两个策略本身的成功,而是整个策略体系进化的成功。
  与此同时,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知识面宽广的重要性,更加值得强调。既然可能存在横跨复杂学科的统一规律,我们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更应该学会从别的学科寻找灵感,且变得可能。
  比如,我正在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思考人类的祖先怎么和恐龙竞争最后成功翻盘的知识,并由此思考猎豹怎样转型。
  凡事皆有规律。各种复杂系统背后,统一大规律也许是有的。只有思考并认识到底层大规律,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建立起「大思维格局」。那么,我们读的各种书,吸收的各种知识,实践习得的各种经验,都能装得进去。而这本书的关键要领,也就在此。即扩展知识边界,尽可能接近简一律;触类旁通,必能大成。正所谓,大道至简。——本段摘自《傅盛读《复杂》有感:所有的现实复杂事物,是否有底层统一的规律?》首发微信公号:盛盛GO(ID:fstalk)。
  3
  在火星上退休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美]亚当· 杰佛逊
  奕均 译
  ▲ 版 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5-5
  豆瓣评分:7.3分(253人)
  基石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张维:
  1983年,伊隆Ÿ·马斯克12岁,他读了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留下了眼泪。1985年,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12岁,他也读了尼古拉Ÿ·特斯拉的传记,他也留下了眼泪。1943年,特斯拉这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孤身一人、落魄而死。少年伊隆Ÿ·马斯克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我一定用特斯拉的名字。
  《在火星上退休——伊隆Ÿ·马斯克传》是一本能够给我们带来深思的传记,这也是硅谷英雄长成记的缩影。马斯克如同乔布斯一样,他们都是影响了多个行业的连环颠覆者,都是跨界整合、多维度思考的天才,都有极其罕见的强烈信念,使得他们在面临绝境时可以力挽狂澜,九死一生。
  硅谷英雄的发明、发现和价值观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生活,这个群体还包括,谷歌的两位创始人、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微软的两位创始人比尔Ÿ·盖茨、保罗Ÿ·艾伦、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Ÿ·埃里森等一大批人,他们也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富致力于技术进步和公益。
  拉里Ÿ·佩奇2014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火星是人类的使命,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钱给马斯克用于火星探索,因为他有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意。这才叫真正的公司,这才叫真正的博爱!」
  伊隆Ÿ 马斯克说,「如果我纯粹是想优化我的身价价值,我不会做现在这些企业,我还在房地产或者金融业,或者石油业。但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实上,唯一有意义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为更高层次的集体文明而努力一生,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有部出色的科幻电影《超体》,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是讲露西问教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教授回答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传递信息,传递知识。这是一种答案。
  硅谷精英的人生想法的确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不在一个维度。中国企业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而西学涉猎较少,老了才读哲学,读了佛老,心安了。我注意到硅谷精英是年轻时就研究哲学,像乔布斯大学辍学就去印度寻找人生意义了。
  中式精英的人生追求,正如中欧商学院朱宇在整理傅佩荣「哲学与人生」课堂的记录:幸福,只有到了「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状态才有可能获得。如果还有追求,就说明还有所不足,有所欲望,就会陷入叔本华的「钟摆」之中,总是在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得到之后的无聊之间摇摆,耗尽一生,不得幸福。
  4
  丘吉尔传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美]马丁· 吉尔伯特
  马昕 译
  ▲ 版 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10
  豆瓣评分:7.7分(192人)
  天善资本管理合伙人丛真:
  (今年指2016年)如果你是95年出生的,今年21岁。你可以想想,21岁的你,现在在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我来告诉你丘吉尔在干什么。21岁时,他已经加入了英国皇家骑兵团,在英国、印度、南非等多地作战。如果你是94年出生的,那么你今年22岁。22岁丘吉尔已经是英国知名的战地记者,畅销书作家,赚了很多钱。
  如果你是90年出生的,那么今年你26岁。26岁的丘吉尔进入了英国议会的下院,成为一名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如果你是70后,哪怕是78、79年,你已经36、37岁了。想想你在做什么,37岁的丘吉尔在做什么?大英帝国海军大臣,建设和领导着强大的英国海军。
  他能做成这些事情不是因为他是一名官二代,虽然他确实是。但这些名誉是他自己实实在在到前线打仗挣来的,靠自己才华写出来的。因为他在十几岁时就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充分的规划,然后一直坚定不移地去做。所以这里有两个点我们可以向他学习,第一个点是要趁年轻,越早越好,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冲;第二点是要有规划,要坚持。
  39岁的时候,丘吉尔,在自己即将奔四的年纪里,以海军大臣的身份,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学开飞机。大家记住,这可是1910年代的飞机!他前后大概学了四年,直到学会。
  那个时候超过30岁的人或者平民,是不允许开飞机的。他作为海军大臣,觉得要学会开飞机,要了解飞机的未来,因为他直觉空军会在未来的战争中扮演超乎寻常的重要角色。今天,21世纪的我们,到了39岁,大概没有人敢去学开飞机。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他只做自己认为正确和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坚定不移地去做,创造条件也要去做。所以第三点,就是作为一个年轻人,不要在别人都还没有说不可能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Say no。用行动直面挫折,勇往直前。到目前为止,丘吉尔先生都过得非常开心。
  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大家可以猜一下,在开始学习飞机驾驶2年后,41岁他在干什么?41岁,丘吉尔失去了他在自由党内所有的职位,失去了在英国议会和英国政府所有的职位。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法国交战的前线,在战壕里,带领着一个旅的士兵,对抗德国人,当一个兵。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整个英国政府在达达尼尔海峡对土耳其的战争中出现了严重的判断失误,丘吉尔成了替罪羊,虽然整个过程中他并没有犯错,相反还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但是出于维护自由党整体形象和地位的需要,这些文件不能公开。面对无端的指责,丘吉尔却没有抱怨,他说,那好,反正我以前也是一名士兵,那我就去打仗。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部分人知道丘吉尔是因为他在二战期间卓越的表现和领导力,不用多讲。但那是在1940年,他66岁,开始担任英国首相之后。在担任首相的25年前,他41岁的时候,他曾失去一切光环和认可,回到前线当一个兵。
  所以,趁着年轻努力奔跑,有规划有坚持,不给自己设限,最后,还要扛得住挫折。扛得住挫折的底气是你很年轻,你一直在冲,你没有浪费一分钟。时代不属于每个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大的时代里做到最好的自己。——本段摘自《我们靠什么赢得这个时代》,首发微信公号:且听真言(ID:Qietingzhenyan)。
  5
  商业秀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美]斯科特· 麦克凯恩
  王楠岽/徐化 译
  ▲ 版 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12
  豆瓣评分:7.8分(186人)
  奇虎360董事长、天使投资人周鸿祎:
  有一个叫Scott McKain的美国人遇到这样一件事:他要到美国一个城市给一群商业领袖做演讲,但很不幸,他装西装的行李箱被航空公司塞进了另一个航班。于是,他试着通过电话,让一家叫做Men’s Warehouse的男装品牌店根据他的尺码准备西装。McKain此前知道这个品牌,但从来没有买过它的服装,但这一次紧急情况下的服务,让McKain彻底成为该品牌的忠实顾客。
  很简单,因为Men’s Warehouse迅速反应,服装质量相当不错,同时提供了藏青色和炭黑色两套西装供他挑选,不仅让他如期完成了演讲,而且完全超出他的预期。
  Scott MaKain就是《商业秀》一书的作者,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英文名字这么叫会更好、更直接一些:「All Business Is SHOW Business」,即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他认为所有的行业都应该向娱乐业一样,最重要的不是销售产品,而是销售用户体验。
  娱乐业是一个很神奇的行业,比如你花了100美元到拉斯维加斯看了一场秀,或者花了70块钱看了3D版的《泰坦尼克号》,走出来虽然两手空空,但是却很开心,甚至会向亲朋好友吹嘘。
  其实,娱乐业卖的就是两个字:体验。它没有实物可卖,所以必须要把体验研究到极致,除了当时的感觉和以后的回忆,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像迪斯尼、皮克斯、柏林爱乐交响乐团、还有太阳马戏团、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等等,其实都是一流的用户体验销售大师。
  《商业秀》这本书是我早年读的,对我的启发蛮大的。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十多年,经历过很多失败和挫折,越来越体会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也是学无止境的话题,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讨论。
  我认为,好的用户体验,一定得具备下面三点:
  第一,首先要超出用户预期,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商业秀》里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拉斯维加斯有一家酒店,顾客退房结账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酒店会为顾客提供两瓶饮用水。退房的客人驾车去机场,中间要走40分钟荒漠,天气很热会口渴。这家酒店的回头率特别高,这两瓶水根本不值多少钱,但是超出了顾客的预期,让顾客感动。你想,都结完账了,和酒店没啥关系了,人家还送你两瓶水,这是什么感觉?
  我想到的另外一个案例是汉庭。当年汉庭为每个房间配备了五种枕头,适合不同的人睡眠,是国内第一个这么做的经济型酒店。按理说,这也算不上什么革命性创新,但确实让顾客打开衣柜的时候感到惊喜,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第二,好的用户体验要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用户体验,过去理解为产品的外观和包装。错了,产品体验贯穿在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每一个细节,做得好就成为产品制胜的关键。很多人一上来就要谈企业战略,我非常不认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根据积累的资源形成企业的方向和对产业的影响。
  但是,企业战略绝不能在云端,所有的企业战略一定要具体到你的产品如何解决用户问题,如何让用户使用起来感到愉悦,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观。好的用户体验,必须能够为用户感知。
  曾经有一家某著名的电信公司,策划卖点是它的手机绿色无辐射。但该公司的这个卖点没有成功,因为策划中的绿色无辐射,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无法感知。后来,这家公司又策划出防窃听的点,但可惜,能不能防窃听同样无法验证,而且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无所谓。
  我不是说绿色无辐射和防窃听对某些人不重要,而是说必须要有一种形式,能够让用户感知到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对于技术,我的观点一直是,真正牛的技术,应该是像皮克斯动画一样,隐藏在每一幅画面的背后,带给人们的是愉悦,是欢乐,是回味无穷。
  第三,好的用户体验,是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是什么让Scott McKain成为Men’s Warehouse的忠实顾客?是迅速响应吗?我觉得不是。而是这家店为McKain准备了两种颜色的西装——藏青色和炭黑色,质地都相当不错,而且还准备了领带、衬衫、皮鞋。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我经常拿这个方法去观察很多行业,结果一看不得了。商家觉得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其实用户也许是不得不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也许你还意识不到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如果这些差强人意的细节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可能就会带来很好口碑传播。
  一家很贵的五星级酒店,要2000元住一晚,但上网居然不免费,一上网就要180元。又比如,飞机头等舱很贵,但餐饮却令人难以下咽。更可笑的是,这样的企业天天讲顾客第一,用心服务,但这样的细节都不能改善,谁还愿意去住这样的酒店,坐这样的航班?一个细节的不足,就把下大力气花大成本在电视、报刊上投放的品牌广告给毁掉了。
  在与其他行业的朋友交流时,其实我不懂餐饮,不懂航空,也不懂商旅,但是换位思考之后,我发现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
  不管什么行业,对每个商家来说,技术革命的影响是长期的,平等的。在技术条件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通过产品的体验设计,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感觉更愉悦、更有价值,这是建立品牌、建立口碑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段摘自《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原文来自周鸿祎博客。
  6
  腾讯传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
  吴晓波
  ▲ 版 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7-1
  豆瓣评分:7.8分(4615人)
  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孙陶然:
  读了吴晓波写的《腾讯传》,写得不错,内容也不错,准备推荐给团队看看。全书读下来,有几点值得品味:
  第一,一个并非刻意的奇迹,这是大多数成功的真相。书中很谦虚地自称「一个并不清晰的出发」,我相信这是实情,没有粉饰。绝大多数公司起步的时候都不是志存高远的,或者说来不及志存高远,都是发现了一个市场机会匆匆起步的,只有极少数公司出发之时就刻意规划了远大理想。这不丢人,重要的是,一旦有了做大的机会能不能抓住,以及抓住了机会企业做大之后能不能尽到行业领袖的责任,这是平庸与伟大的分水岭。
  上天给你做大事的机会,你不去抓住会遭天谴,至少机会将不会再来,这也是我们蓝色光标有机会收购国际巨头时我们几个创始人的想法,当然,我们抓住了机会。
  另外,一旦成为老大,就要承担起老大的责任,一个社会,最可悲的不是老百姓善恶不分,而是社会意见领袖善恶不分。说实话,这方面中国的企业做得并不太好,我们看到很多领先企业还在斤斤计较与民争利,甚至不择手段竞争,给行业树立了很坏的榜样。
  第二,每个成功企业都是九死一生,成功需要十年以上的艰苦努力。书中把腾讯史分为,创业(1998-2004),出击(2005-2009),巨头(2010-2016)三个阶段,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十年以上时间这一真理。十六年发展史中,腾讯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从「被中国移动驱逐的日子」、MSN大战、三战51、3Q大战、微博之战等等,读起来都感到步步惊心,每一个坎儿都足以让企业功亏一篑,幸运的是,腾讯走过来了。
  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成功企业都会经历的过程,如何能够九死一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研读一下拙作《创业36条军规》。
  第三,对产品的高度重视,这是腾讯成功的核心原因,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通篇都能够感受到腾讯包括企业最高负责人对产品的重视,而且这种重视不是说说而已,马化腾亲自去反复使用自己的产品,亲自去论坛上倾听用户的反馈,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之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试问一下,那些比腾讯小得多的公司创始人,有几个能够像马化腾一样深入参与到产品之中?这就是差距。
  腾讯的产品运营能力是一流的,产品运营能力是一个公司有没有互联网基因的核心,典型的腾讯式产品运营:锁定一个「真实的诉求点」,在用户体验上力争做到极致。从庞大的用户基数中抓取消费群,在形成一定数量的基础用户后,再推出进阶式有偿商业服务并持续优化,尽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寻找下一个诉求点。
  马化腾本人对产品提出了很多观点,例如首先要做好每个产品的核心功能(我认为是杀手级应用功能);一个产品在没有口碑时不要滥用平台(即不要投入推广);产品在局部、细小之处的创新应该永不满足;在做好核心功能之后,再逐步补齐常用功能,而且不要盲目增加功能,每个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做口碑就要关注高端用户以及意见领袖关注的方向;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最挑剔的用户;开发人员要用心来思考产品,而不是公事公办的态度,40%-50%产品的最终体验是由开发人员决定的。
  在设计上应该坚持不强迫用户,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使用起来不要让用户去思考(让用户拿起来不假思索就会使用);美术呈现要尽可能简单,产品设计要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运营要求快速、稳定、功能强、体验好等等。
  第四,强大的内部竞争机制,这是腾讯公司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重点。马化腾曾经提出七个「灰度」的理念,核心是强调用户需求是产品的核心,产品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用BU制来保持组织架构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等,都非常值得深思。
  从创业的第一天,他们就深信技术的驱动力,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研发和迭代之中。2003年,更是开始采取产品经理制,「谁提出,谁领军,一旦做大,独立成军」成为腾讯内部不成文的规定。QQ秀、QQ空间、乃至微信,都不是来自顶层设计,而是业务单元的独立作业。中基层的自主突破,是自下而上提出的,这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企业生态。
  一个能够自下而上创新的企业是有活力的,他们称之为生物生态,我在拉卡拉称之为共生生态:即每个业务单元都以独立长成参天大树为目标,母系统为每个业务单元提供统一的生存土壤,鼓励业务单元之间协同但不强迫、不封闭。
  第五,发挥资本力量,布局生态系统。2011年后,腾讯成为中国最大、最激进的战略型投资者,无论是对58、美团、京东、搜狗,都是非常漂亮的资本运用,堪称经典。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本及自身流量的作用以及对外界的吸引力,成功地把自己做不好或者不需要自己做的领域转化为投资,投入到该领域最强的公司之中,即发挥了存量资源的剩余价值,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失败的公司各个不同,成功的公司大多相似,所有的成功一定是选择了做对的事儿并且把事儿做对了。这方面,腾讯的很多做法,值得创业公司深思。——本段摘自《孙陶然:值得一读的<腾讯传>》





上一本:国庆期间读完这5本书,你就能脱胎换骨 下一本:最适合在旅途中看的5本短篇小说,有趣又有内涵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6位商业精英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推荐这6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