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总让人意外:2015年颁给一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2016年颁给一位歌手(鲍勃·迪伦)。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又爆冷门,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摘得桂冠。 (黑石一雄/图片来自网络) 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与萨尔曼·拉什迪、V·S·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的“移民文学三雄”。 虽然拥有日本和英国双重的文化背景,但石黑一雄却不专以移民或是国族认同作为小说题材。他致力于写出一本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都能够产生意义的小说。瑞典学院称:“他的小说带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揭开了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虚幻的深渊。”(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 而村上春树则赞扬其作品 “有一种特别坦诚和温柔的品质,既亲切又自然”。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这个原本只有少数人熟悉的名字迅速受到人们热捧。他的书籍也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光。还不了解石黑一雄到底是谁吗?或许读了他的作品,你对他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整理出了他的作品清单,你一定可以在各个书店的显眼位置找到它们。 《远山淡影》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 Pale View of Hills 译者: 张晓意 这是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技惊文坛的处女作。 小说以二战结束初期的日本为故事背景,描写居住在英国的寡妇悦子,因长女的自杀而回想战后在长崎生活的往事。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回忆中并未直面战争的眼泪、鲜血与剧痛,却能感受到伤疤下那隐隐的哀痛。“那种恐怖从未消失,但已经不再是傲骨的伤痛。人是可能与任何恐怖的事生出一种亲密关系的,就如同是自己身上的一个伤口那样。”石黑一雄这样写道。 作品表面平静,内里波澜,暗写虚刻,却能力透纸背,意在言外,令人低回不已。 《浮世画家》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译者:马爱农 《浮世画家》是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获Whitbread奖并进入布克奖短名单。 本书同样以主人公的回忆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 主人公小野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日本战败,曾经的军国主义帝国被自己点燃的火焰反噬,身为艺术家的小野也被自己的艺术理想所吞噬。他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小说最后,画家小野走出了狭隘的画室,走出了那个狂热的帝国建构框架,逐个拜访故人,进行反思。 《长日留痕》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mains of the Day 译者: 冒国安 延续《浮世画家》的主题,他再度尝试写“荒芜人生”的主题。三年后,石黑一雄的第三部作品《长日留痕》(1989)问世,并获当年“布克奖”。 他将背景置于英国乡间,主人公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尽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为此他压抑感情、否定自我,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为主角,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 小说于1993年改编成电影《告别有情天》被搬上银幕,由著名导演詹姆斯·伊沃里执导,两位老牌演员Anhony Hopkins和Emma Thompson主演,获得了电影奥斯卡金像奖的8项提名。 《无可慰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Unconsoled 译者: 郭国良 / 李杨 1995年,石黑一雄又凭《无可慰藉》获得“契尔特纳姆文学艺术奖”。 这是“一部比较奇特的、非直接的现实主义小说”,作者自称要“造成一个彻底的突破”。主人公是位著名钢琴家,前往中欧进行一次演出,可是他住的旅馆破旧不堪,在迷宫般弯弯曲曲的陌生街巷着,他不知路在何方,他的前程似乎也被那一层厚重的砖墙挡住了去路。在钢琴的轰鸣声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已成绝响的哀怨曲调,它所表达的应该就是当今西方人心灵中的寂寞与孤独。 《上海孤儿》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When We Were Orphans 译者: 陈小慰 本书主要人物是英国侦探班克斯·克里斯托夫,童年时和父母生活在中国上海的租界,邻居还有一个日本孩子。结果在10岁的时候,父母突然失踪,班克斯自此成为孤儿。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破解父母失踪之谜。 小说最后真相虽然大白,但班克斯的孤独却持续永恒,正如作者在书中写到“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就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对这个世界,岁岁年年不断追寻逝去双亲的身影。”就像作者自己不断在写作中寻找归宿,但寻觅的结果,往往只是徒增一层悲伤。 这本小说算是作者一次创新的尝试,超越地域身份,转而复述人类可能共同拥有的情感伤痕。这让他再度获得布克奖提名。 《别让我走》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Never Let Me Go 译者: 朱去疾 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幽静,迷人,孤立。凯茜、露丝和汤米就在这里悠然成长。他们被监护人小心地呵护着,并接受着良好的诗歌和艺术教育。只是,他们的生活从不和外面世界有任何交集,哪怕周末也不曾回家。 成年后的凯茜渐渐发现记忆中无瑕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恍然间洞悉了学校的全部真相…… 《别让我走》被村上春树评为自己“近半个世纪的最爱”。本书被两次改编成电影,一部2010年在美国上映,讲述上世纪90年代末英格兰乡间一所学校里的学生,发现自己非同寻常的出身后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命运故事,由凯瑞·穆丽根、凯拉·奈特莉、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2016年,日本又翻拍了这部作品,由绫濑遥、三浦春马、水川麻美主演。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译者: 张晓意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 《被掩埋的巨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uried Giant 译者: 周小进 《被埋葬的巨人》是石黑一雄的最新小说,本书以公元五六世纪的不列颠岛为舞台,写传奇人物亚瑟王死后的故事。不列颠人与撒克逊人比邻而居,看似和平,却陷入失去记忆的苦恼中。他设置了一只呼吸能让人丧失记忆的母龙,同时制造了两难境地:如果杀死它,这个族群就能回想起自己的过去;但同时也会记起仇恨,引发战争。杀,还是不杀? 进入新阶段后的石黑一雄,小说风格越来越多元化,更加国际主义,而且时常游走于科幻和魔幻之间。石黑一雄曾经表示,他是想通过这本小说来表现“社会和国家忘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仇恨,欺骗,遗忘,记忆,人类究竟该如何面对回忆?人与人是否能够达到最后的和解?或许有一些被掩埋的记忆应该被人们重新认识到,但有一些关于仇恨的记忆,最好还是永远遗忘。二者的抉择标准,终究还是要回归到“爱”的深广含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