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由读书到买书再到淘旧书,越来越感到乐趣无穷。每读到一本好书,总能让自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深深体会到博尔赫斯说过的“读一本书的体会不亚于旅行或坠入情网”。每读过一本好书,总想跟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现把自己读过的一部分好书和读书感悟与大家分享。 目录 1.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2.莫言《生死疲劳》 3.老鬼《血色黄昏》《我的母亲杨沫》 4.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 5.高尔泰《寻找家园》 6.萧默《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 7.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8.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 9.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10.聂绀弩《散宜生诗》 11.荀慧生《小留香馆日记》 12.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书单·笔记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最早读周国平的一本书是《内在的从容》,读完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这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却是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能真正打动我,让我流下眼泪的好书之一。周国平45岁时才有了女儿妞妞。由于妻子怀孕时庸医的误诊,妞妞出生时便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妞妞是被一系列人性的弱点杀死的。她是供在人性祭坛上的一个无辜的牺牲”。其实从妞妞的病被查清的那一刻起,直到她一岁多的时候离开人间,他们一直都在生离死别。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一点点离自己远去,看着生命在女儿幼小的身体里一点点流逝,这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在这本书里,周国平饱含真情地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甜蜜而又痛苦、短暂而又永恒的记忆。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伟大的父爱,还有生命的易逝。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后来又读了周国平写他另一个女儿的《宝贝,宝贝》。这本书跟《妞妞》简直有霄壤之别,感觉就像不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完全没什么意思。 莫言《生死疲劳》 说来惭愧,我知道莫言这位作家真的还是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他获奖的第二天,我就去买了一本《檀香刑》。后来又陆续读了《蛙》和《丰乳肥臀》。但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一个中篇小说《牛》。在这篇小说中,我似乎看到了王小波的风格。当我读了《生死疲劳》这本小说,我才真正对莫言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作者把中国传统的生死轮回观念应用到小说中,以1950年代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为线索,展现了一幅坎坷曲折的时代画卷。在莫言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颗赤子之心,饱含着对中国农村和亿万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据说加西亚·马尔克斯当年读了福克纳的小说后说了一句“他妈的,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莫言读了马尔克斯的小说后也说了这句话,当我读了《生死疲劳》以后仍有这种感觉。《生死疲劳》是我读过的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几部长篇小说之一,我认为也是莫言最好的一部小说。 老鬼《血色黄昏》《我的母亲杨沫》 老鬼的这两本书是我考研的时候读的。当时的计划是在复习感到疲劳时,读几页书调剂一下。但当我看了《血色黄昏》的前面几页后就再也停不下来,考研复习的事全被抛到九霄云外,直到读完这个小说。《血色黄昏》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是一个人在恶劣环境中艰难求生的故事。这是一部沾满了血泪的小说,是一本用生命书写的时代悲歌。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不论什么时候,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小说中的林胡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咬紧牙关与生活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本书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异化和扭曲,为了生存,很多人都变得麻木冷血,人兽难分。 读了《血色黄昏》,知道老鬼是著名作家杨沫的儿子,他还有一本写母亲的书。在一般人看来,写母亲的书自然是充满温情与浓浓爱意的,或表达赞美,或寄托思念。但《我的母亲杨沫》几乎不同于我们以往看到的任何写母亲的作品。作者在书中不加隐晦地揭露了母亲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这些内容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老鬼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母亲而刻意地美化杨沫,相反,他大胆地打破中国“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传统,把母亲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缺陷全部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老鬼心生敬佩。在母亲晚年缠绵病榻的时候,母子二人终于和解。老鬼在母亲的床前亲眼看着她剧烈抽搐,一点一点地走向死亡。毕竟母子连心,血浓于水,母子二人最后会面的场景令人泪下。 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 知道萨拉马戈这位作家还是高中的时候,看到他去世的新闻。这位老先生似乎是那种大器晚成的作家,他重要的几部作品都不是年轻时完成的。1998年萨拉马戈凭借《失明症漫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一年他已76岁高龄。我读这本小说也是在考研复习的时候。一种不明原因的、传播速度极快的失明症在一个城市里迅速蔓延,只有一位医生的妻子没有染上这种疾病。她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也跟着丈夫一起被隔离起来。在这里,她是唯一能看见这个世界的人。在这里,种种人性的恶被激发出来。在灾难和恐惧面前,人类能做出我们平时想象不到的事情。作家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一场预想的灾难中,人性的善与恶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另外,《失明症漫记》中没有一个冗长、繁琐的名字,全用“医生”、“医生的妻子”等代替,这在外国小说中是少见的,给读者省去了不少麻烦。 读了《失明症漫记》,抱着极大的期望买了《复明症漫记》,但我失望地发现根本就读不下去。 高尔泰《寻找家园》 记不起第一次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高尔泰这个名字。因为他曾在我就读的兰大工作过几年,所以才会读他的《寻找家园》。《寻找家园》这本书曾给我的震撼是难以言说的。不得不承认,在读过这本书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没能再遇到一本这么好的书,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书,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一本像诗一样美丽却又惨痛的书。《寻找家园》是一部把悲壮惨烈的时代变迁和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叙述出来的散文集。作者把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写成一篇篇锦绣文章,连缀起来就是这一部可以看做个人自传的《寻找家园》。后来,一位深受我尊敬的老教师对我说,《寻找家园》实在应该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几年,我看到高尔泰又出了一本新书,就迫不及待地买了本《草色连云》。没想到读完后却大失所望。高尔泰过去经历的苦难造就了《寻找家园》,如今安居在拉斯维加斯,就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来了。 萧默《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 读了《寻找家园》以后,我对高尔泰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这个机构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寻找家园>以外的高尔泰》,是高尔泰在敦煌文物研究所时的老同事、建筑学家萧默写的。萧默在这篇文章中揭露了高尔泰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高尔泰也针锋相对地写了反驳文章。在这种机缘巧合下,我又读了萧默在2010年出版的《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萧默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而作的,据说初稿仅用50多天就写成了。这本书的文采比高尔泰的书略逊一筹,但书的内容带给我的震撼甚至比《寻找家园》还要强烈!这是因为高尔泰的书中虽然对敦煌文物研究所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有涉及,但几乎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去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萧默在他这本书里却无所顾忌,酣畅淋漓。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一段历史,一段人事,不是从史家的角度,而是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使得那段历史鲜活起来,真实可感。 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和萧默的《一叶一菩提》中都用了不少笔墨去写“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在《寻找家园》中常书鸿夫妇为了接待甘肃省革委会主任而轻慢了朋友,惹得高尔泰写了一首挖苦嘲讽的诗寄给常书鸿:“画图海内旧知名,卅载敦煌有遗音。如何闲却丹青手,拼将老骨媚公卿?”而在《一叶一菩提》中常书鸿是一位几乎要卑微到尘土中去的老人。这位在留法期间几乎与徐悲鸿齐名的杰出画家因在塞纳河畔看到了一本由伯希和编辑的《敦煌图录》而毅然决定回国。在抗战胜利的那一年,历经坎坷的常书鸿终于来到了日思夜想的莫高窟,从此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艺术。晚年的常书鸿人在北京,但他的心却始终在敦煌。《九十春秋》几乎全部的内容都是关于敦煌的,这位艺术家对敦煌的热爱令人感动,令人敬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常书鸿,莫高窟是否能保留到今天。 常书鸿的《九十春秋》有甘肃文化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三个版本。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的甘肃文化版的那一本,扉页上有一方常书鸿先生的夫人李承仙的赠书章,让我着实激动了一下。今年又读了常先生的女儿、工艺美术家常沙娜先生的回忆录《黄沙与蓝天》,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 《宫女谈往录》的作者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谈的人是漫谈,听的人是漫听。”作者夫妇听清宫的老宫女荣儿娓娓道来,然后漫笔记下,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一百多年前黄昏下紫禁城内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清宫里的规矩、习俗及琐事;慈禧的起居;慈禧西逃;光绪、隆裕、大阿哥、李莲英等清宫其他人物。荣宫女的很多话语都充满了幽默,比如她说:“闲事打听多了憋在肚子里,放屁都会惹事”。这是她多年在深宫内院做宫女的经验之谈。还有比如说:“树叶落到树底下,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她在形容天气时说:“天还是阴阴沉沉的,像含着眼泪一样”。这是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也反映了荣宫女当时的心境。我一直认为研究历史不能忽视那些历史上的小角色,应该通过小人物的命运看历史。这本《宫女谈往录》就是这样一本书,荣宫女的口述就是清宫末年真实历史的再现,她的悲惨命运实际上也就是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命运。因此,荣宫女的口述看似漫无边际、断断续续,但其具有的史料价值却是丝毫不能忽视的。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朱家溍先生是一位罕见的文史大家。他的《故宫退食录》内容极其丰富,简直就像一座博物馆。朱家溍的大半生都是在故宫里度过的,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说浸注着他的心血。朱家溍自幼酷爱戏曲。后来他迷上了国剧宗师杨小楼,和杨的外孙刘宗杨相交甚好,并最终成为杨派武生在票界的杰出传人。我看过朱家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演出的《湘江会》、《青石山》、《霸王别姬》、《寄子》(昆曲)等戏,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八十高龄时示范演出的《别母乱箭》。朱家溍作为文史“通”家,多年来和张伯驹、刘曾复、吴小如等人齐名,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朱家溍大半生都工作在故宫博物院,那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料给他的研究提供了最大的方便。而他那一篇篇锦心绣口的文章又给我们这些醉心文史的人以精神养料。 聂绀弩《散宜生诗》 读完聂绀弩这位“文坛奇人”的血泪之作《散宜生诗》,感触颇多。《散宜生诗》中有一些诗句写得非常好,绝对值得流传后世,比如“赠梁羽生”一首中的“酒不醉人人怎醉,书诚愚我我原愚”。这一句“书诚愚我我原愚”尤其好,写出了作者的心声。聂绀弩身为一介寒儒,毕生都在与书打交道。文人自以为是最聪明的,却往往被当权者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不得不感叹“我原愚”了。这一句诗中所含的辛酸与无奈是值得我们深深体味的。又比如“夜读”一首中的“六十功名从我懒,百千书卷使人痴”也是很好的句子。读了一辈子书,“百千书卷”生生把人给读“痴”了,但要他丢开这“使人痴”的书卷却又万万不能,这是一种真正的读书人才会有的复杂感情。 荀慧生《小留香馆日记》 我在《京剧谈往录》中读到过荀慧生晚年的秘书张胤德的一篇文章,知道荀慧生大半生坚持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这在梨园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荀慧生从成名后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坚持写日记,一直到狂飙袭来的1966年为止,总共累积了44本,用他自己的书斋名命名为《小留香馆日记》。荀慧生幼年即投师学艺,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的这些日记很少是自己写的,大都经他口述,由身边的人替他执笔,如早年的陈墨香、晚年的张胤德等。文化大革命中荀慧生被批斗、抄家,他本人也于1968年底溘然长逝。所幸浩劫过后荀慧生的日记竟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难以预料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后来荀家分家的时候这些日记被子孙们瓜分得七零八落,散佚大半。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本《小留香馆日记》仅收录了1926、1928-1934、1942-1944年的日记和1957、1959年的部分日记篇章。这已经不是荀慧生44本日记的全貌,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认为书名定为《小留香馆日记残本》也许更合适。 我本以为荀慧生大师的这本日记是艺事日记,记录的都是排戏、演戏的事。然而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发现并非如此。日记中所记多为生活琐事,对于艺术反而涉及很少,即便提到演戏的事也往往是一笔带过。即便这样,日记仍然引人入胜,因为内容十分真实,全面再现了民国时期一个享誉全国的当红名角的日常生活。真实是日记的生命,否则就成了文学创作。荀慧生的日记自始至终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从文字到吐露出来的情感,莫不如此。本来荀慧生写这本日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都记录下来,就像张胤德说的“他要倾吐他的感情,于是他就要记日记”。 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我在本科毕业实习的时候读完了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的皇皇巨著《喇嘛王国的覆灭》。这本700多页的书是作者用了4年时间,走访了西藏、印度、美国、尼泊尔等地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各大寺院活佛等人,亲自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还查阅了印度政府和美国政府关于西藏的许多历史文献,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一部经典的西藏近代史著作。作者重在阐述西藏这个”喇嘛王国“覆灭的经过及其覆灭的真正原因,这就是西藏保守的寺院集团对西藏哪怕一点点进步的阻挠与扼杀,最终导致了西藏这个所谓的”雪域佛国“的土崩瓦解。最为难得的是,梅·戈尔斯坦的这部书中错漏之处极少,可信度很高,是一部价值很高的西藏近代史著作,这在我们国内学者反倒不容易做到。如果想了解西藏近代史,读《喇嘛王国的覆灭》,一本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