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而在10月24日,历时9年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强粤港澳之间的经济联系,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不过,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你了解多少?这份书单或许能让你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 推荐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全球定位》 国世平 (主编)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正式到来时,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大湾区目前的形势和未来前景,抓住即将到来的风口? 资深粤港澳问题专家国世平在本书中进行了深刻剖析,如: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如何克服难点、发挥各自城市的优势?哪些行业会直接受到大湾区利好的影响?大湾区规划会为各个城市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机会? 结合具体政策,本书全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精髓,详尽解读了大湾区规划为各个城市、行业、企业甚至个人带来的崭新机遇和挑战,是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最佳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 林先扬 (著) 本书运用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实证来对城市群经济整合相关理论、基础条件、目标定位、机制构成、模式选择及策略等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我国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城市群经济发展形势下,也是丰富与完善我国现有的城市群研究,共同完善城市群研究体系。 《简明香港简史》 刘蜀永 (主编) 《简明香港史》内容涵盖史前至1997年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是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香港通史性质的中文著作。 该书详尽全面地回顾了香港历史的发展轨迹,呈现了香港生活与社会、努力与成功的不同画面,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香港的理解,也给前辈历史学家构筑起来的骨架增添许多血肉,使香港的历史鲜活起来。无论从地域、人口、文化、语言、风俗等方面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无疑能增强内地和港澳台的血肉联系,天下华人是一家。 《澳门之魂——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
林广志 (著) 整体化、系统化加新实证、新视角的专题研究,对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将澳门的研究从古代史延伸至近代史,从一般性的中葡关系史拓展至以澳门本土华人华商为中心的澳门经济史、社会史。 此书主要论及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背景,华商崛起后对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及其所导致的晚清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批著名华商家族的不同道路,华商组织的近代化进程与华人社会生活形态的变迁,华商的伦理观及其行为对华人社会习俗的影响,华商在晚清中国政治漩涡中的态度和作为,华商在中葡政治夹缝中的生存之道等重大问题。 相关评论: 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将成为21世纪澳门史研究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优秀成果,书中整体化、系统化加新实证、新视角的专题研究还会给众多的澳门学研究者以启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预示着未来澳门近代历史及澳门近代社会研究的路向。——澳门大学教授汤开建 该书弥补了澳门19世纪史和澳门华商华人史的不足,以扎实而翔实的各种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产生的背景、发展以及演变,填补了澳门学研究的空白。——澳门学学者金国平 是近年来有关澳门史研究的一部颇有分量的研究著作,对澳门近代史、华人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 《澳门及大西洋岛屿画册(外三种)》 叶农 金国平 (主编) 19世纪澳门及大西洋岛屿铅笔素描手绘图稿珍贵史料首次曝光。画册带你“穿越”回1831年的澳门,了解当时粤澳地区地理与社会人文情况。 书中收录了五十多张铅笔素描图稿,图稿原件现存里斯本葡萄牙国家图书馆。据专家推断,应是1831年至1832年间一艘英国籍船只一次航海旅程的沿途景物纪录。 “画册”大部分以描画澳门及澳门至广州水道景色为主,也描绘一艘英国商船上的生活场景和所选择的航路,展示了澳门及珠江三角洲的风貌,记录了粤澳两地19世纪初的社会生活情况,对于研究中西交通史、海洋地理及社会生活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评论: 这些素描起到记录影像的作用,将两个世纪前的澳门小城风貌保存了下来,为我们了解澳门历史原貌提供了种种瞬时场景。——葡萄牙历史科学院院士金国平 画册描绘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岛屿风情,展示了澳门及珠江三角洲附近一些地方,尤其是广东省首邑广州的风貌。——葡萄牙国家档案馆及葡萄牙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迪德罗 《澳门望厦村研究》 林发钦(著) 望厦村,澳门重要古村落,是通往早期澳门城的必经之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在望厦村普济禅院后花园签订。望厦村历来是中国政府对澳门半岛管制的重要纽带,是研究中葡关系和澳门近代史的关键。书稿探讨了望厦村的起源与演变,不仅有利于了解望厦村这个重要的历史地址,更有助于分析澳门华人区的历史沿革。 此书是对澳门望厦村的研究,作者林发钦专攻澳门历史文化、中国与荷兰关系史、文化遗产和口述历史等领域,林发钦充分利用自身土生土长澳门学者的优势,依据澳门本土的历史资源,搜集了大量一手和罕见的中外文资料充实全书,包括望厦村的起源与演变、居澳葡人侵占望厦村的过程、望厦的居民、街道演变、经济状况、文化与教育、信仰与民俗以及历史遗迹等。 相关评论: 以澳门本土作者述说澳门史的内部视角,更加接近历史的原貌,更加容易帮助读者去了解澳门这个多元并存的共同体。——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 望厦村的研究,将澳门近500年的历史变迁和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进程联系起来,真正将望厦、将澳门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中的位置凸显了出来。——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教授叶农 《澳门学:探赜与汇知》 金国平 (著) 此书是澳门学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金国平对有关澳门学领域研究的成果。包括澳门传教史、琉球闽南华裔史、《亚马港全图》考证、澳门与葡萄牙语世界“茶文化”的兴起、“克拉克瓷”考、葡萄牙语史料中的“十三行”考、“咇地花园”考、“江沙维”神父考、澳门“绿衣兵”考、“罗尔纲”考等。翔实的资料和深厚的理论,从宏观考察和微观深究两个方面有机联系贯通,为构筑澳门学奠定了必要而可靠的基础。 相关评论: 金国平在澳门学领域耕耘三十载不懈,成就很大,当为这一学科的代表性学者。该书行文独特,理论扎实有据,所发掘的中外文资料罕见。可谓是难点解难,疑点释疑。——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普塔克 澳门学的研究在此转变成聚焦于澳门内部社会的演变历程及历史意义,研究主体、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的本土化,显示了澳门历史话语权的回归和澳门新生研究力量的成长。——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