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九三年等。维克多雨果,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作品多少年来被人们多次翻拍成影视作品话剧等,本文为大家盘点了雨果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小说,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本书以1482年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拉·爱斯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讴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贵的人性,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本书对巴黎圣母院及巴黎的评述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浪漫主义美学观。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他只得去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处五年徒刑··· 3、“诺曼底”号遇难记(小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维克多·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4、雨果文集:历代传说(小说) 《雨果文集:历代传说(修订版)》是用诗的形象诗的语言描绘的人类社会历史,起初分为《初集》、《二集》和《续集》三卷,陆续于1859年、1877年、1883年出版。1883年9月,雨果又将三卷中的各个诗篇,沿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编排,合为一卷出版,使整部诗集成为一个结构严密的完整体系。这部诗除序诗《产生这本书的梦境》外,分为六十一章,每章包含一首或若干首诗,共166首,另外还附录31首,大约近三万行诗,是一部鸿篇巨作(本卷选译115首)。 5、冰岛凶汉(小说) 《冰岛凶汉》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冰岛凶汉》背景设于17世纪的挪威。这是部浪漫小说,内容第一次展现雨果小说的壮阔激昂情节,描述一段力拒匪徒(该书便根据此凶汉命名)至死方休的漫长抗暴历程。故事发生在17世纪冰岛的一个假想的王国。一个名叫汉的嗜血成性的强盗,使这个王国的居民生活在恐怖之中。关于他,有许多骇人听闻的传说。有个叫奥德奈尔的骑士挚爱着年轻美貌的姑娘艾苔尔,但这姑娘位居高官的父亲——受到对头的诬陷,蒙冤下狱,姑娘也同父亲一起身陷囹圉。 6、笑面人(小说) 《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2岁时被英王詹姆士二世卖给童贩。童贩用手术破坏了他的容貌,使他脸部永远呈现笑容,充当小丑,被叫做格温普兰。 7、九三年(小说)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 8、欧那尼(小说) 19世纪30年代,法国由于公演雨果著名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掀起了一场古典派与浪漫派的文艺大论争。论争程度之激烈,卷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以及影响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就是后来文学史家们称之为震动了欧洲的“欧那尼之战”。歌剧故事叙述爱尔薇拉被迫和老公爵吕古梅结婚。但她却爱上了年轻英俊的西班牙大盗欧那尼,并准备一起私奔。然而国王唐·卡罗斯也前来向爱尔薇拉求爱,因公爵上场,他们的计划都被打乱。 9、海上劳工(小说) 《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莱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