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张居正,必读本书。◆穷尽现存史料,现代视角,全新解读,完整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张居正!◆公务员必读!全面展现明朝*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波澜壮阔的一生。◆超级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帝王师:刘伯温》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一生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看张居正如何用*不齿的手段实现*神圣的理想!◆为了取信皇帝而勾结太监,为了稳定边疆而大收贿赂,为了力推改革而独裁擅权!◆以一己之力挽救整个大明王朝,开创属于他一个人的时代“万历中兴”!◆只要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性!◆政敌眼中的弄权小人,百姓心里的救国英雄!◆被梁启超称为“明朝三百年**的大政治家”!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帝王师:刘伯温》《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本书简介: 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最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最伟大的救国英雄。让我一起领略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用最偏执的手段实现最神圣的理想。 作者简介: 度阴山,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理事、天下和书院讲师,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的作者。 目录: 第一部:首辅之路 第一章:神童 第二章:严嵩还是徐阶 第三章:徐阶的时代 第四章:弱肉强食的内阁 第五章:俺答封贡 第六章:拯救徐阶 第七章:首辅张居正 第二部:拯救帝国 第一章:大调整 第二章:考成法:集权的第一步 第三章:盗者必获,获者必诛 第四章:整顿驿递 第五章:用人之道第一部:首辅之路第一章:神童第二章:严嵩还是徐阶第三章:徐阶的时代第四章:弱肉强食的内阁第五章:俺答封贡第六章:拯救徐阶第七章:首辅张居正第二部:拯救帝国第一章:大调整第二章:考成法:集权的第一步第三章:盗者必获,获者必诛第四章:整顿驿递第五章:用人之道第六章:刘台事件第七章:义无反顾第三部:巅峰之后第一章:不许孝第二章:身在老家心在京第三章:与天下士绅战第四章:与天下公知战第五章:钱!钱!钱!第六章:不许辞职第七章:结局1536年阴历三月十五,世界上最温暖的春风吹进湖北荆州知府府衙,考生们顿感心旷神怡。这天是明政府科举考试第一级童试考试日。知府李士翱贪婪地嗅了一丝清风,翻开花名册,开始点名。第一个考生叫“张白圭”,当他站到李士翱眼前时,李大人如被电击,顿时呆若木鸡。在场所有人都不能否认,张白圭是个俊俏少年,剑眉星目,唇红齿白。但堂堂知府,对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目瞪口呆,实在有失体统。随从适时的咳嗽,才把李大人从愣神中唤醒。他急忙用一声干咳掩饰刚才的失态。点名完毕,考生进入考场,李士翱走回后堂,满脸的若有所思。随从跟上来,轻声问道:“大人和那张白圭是否相识?”李士翱摇了摇头,突然激动起来,双手颤抖地说:“这事极为怪异。我昨夜做了一梦,梦到天神给我一枚印和一张画像,让我把印交给画像里的人。你猜怎么着?那张白圭和画像上的人一模一样!”随从立即现出惊讶之色,说道:“大人您这梦不是常人能理解的。由梦可知,这张白圭大概非同凡响!”李士翱点头,心想:“科考前晚做了这样的梦,老天应该是告诉我,这张白圭命中注定要金榜题名。”考试结束后,李士翱迫不及待地审阅了张白圭的考卷。与其说是审阅,不如说是欣赏。张白圭的文章观点独到,叙述流畅,旁征博引,如黄河滔滔,飞流而下。李士翱看得是眉飞色舞,拍案叫好。他找来张白圭,一见其英俊面庞,再想到其文章,真是文如其人,于是越发欢喜,谈起话来毫无官架子,平易近人。两人畅谈许久。李士翱认定,昨夜之梦正是天神的指令,他没有任何理由不让那个梦成真。在把张白圭取为头名后,他高瞻远瞩道:“你前途无量,将来必是‘帝王师’级的人物,不过你的名字‘白圭’与你的才华及以后的名声都极不相配,我倒有个主意,你看可否?”张白圭以探寻的目光看着李士翱。李士翱胸有成竹道:“我给你把名字改了,就叫‘居正’,张居正!”知府大人赏脸为自己改名,这是平民张白圭的无上荣耀,他一定要给知府大人这个脸。所以,张白圭在十二岁那年就变成了张居正。众所周知,多年之后,这个名字响彻大明帝国,并千古流芳。独乐不如众乐,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这是李士翱的价值观。张居正走后,他派人请来湖北学政田顼。田顼是当时中国四大才子之一,神童出身。他在湖北主管科举多年,见过不少神童。因见多识广,所以当李士翱把张居正的考卷拿给他看时,他虽被文章的思想气势打动,可脸上并无激动之色。放下张居正的考卷,他不冷不热地用看似专业的角度做了一番评价:“这孩子的思想倒是大中至正,但文采上还有所欠缺。”最后他又做了补充,“单凭考卷,看不出非凡才学来,因为考试耗时长,每个人都有思考的余地;倘若他在现场也能发挥得如此凌厉精准,那我就认定他是奇才。”如果不是要顾及读书人的形象,李士翱肯定敞开热血的胸怀,拍着胸脯打包票。他迫不及待地把张居正带到田顼面前。田顼一见张居正俊美的相貌,立即生起双倍的好感,这就叫眼缘——这种心理现象很难解释,但它的确存在。他柔和地问张居正:“可会即兴文章吗?”张居正回答:“请大人命题。”田顼梳理着胡子,慢悠悠地说:“李大人说你是奇童,那就写一篇《南郡奇童赋》如何?”按张居正沉稳的性格,每临一事,都会沉思许久,可这是现场发挥,所以他径直来到桌前,铺纸,磨墨,提笔便写,下笔如有神,片刻工夫,一篇赋就展现在田学政面前。田顼一面看一面称赞,看到最后脸上泛着红光,激动地叫起来:“神童!天才!”李士翱和田顼对张居正的推崇,并非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其实,张居正在江陵早有美名。据江陵人说,张居正两岁时就认识了《孟子》中“王曰”二字,三岁开始读儒家经典,七岁时就对儒家经典有了自己的看法。加上过目不忘,能诗善赋,他在江陵已成小名人。既是小名人,又被两个大名人夸张地推崇,张居正的名字迅速传遍荆州。这就是口碑的力量,它出神入化,能让人一夜成名,能让人的名气一日千里、再上层楼。没有人怀疑,明年的乡试,张居正必高居榜首。尤其是一个官场大家伙的到来,更让人对此深信不疑。这个官场大家伙就是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人生在世,欲创建事业,除了个人奋斗外,非有贵人相助不可。合格的贵人是梯子,能把你送上高处;出色的贵人是灯塔,能为你照亮前程;而伟大的贵人则是你的心灵导师,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把你的灵魂锻造得异常强大。顾璘就是张居正最伟大的贵人。顾璘才气逼人,在政坛、文坛、艺坛,只要是人类所能想到的“坛”,都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走到哪里,顾璘都是焦点。不过,正如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顾璘有政声,却没多少值得一提的政绩。由此我们可以断定,道德声望和能力没有必然联系。若干年后,有人回溯顾璘的人生,唯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他慧眼识张居正。1536年秋天,顾璘正在武昌城编辑湖北各地优秀文人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首诗虽然用词稚嫩,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不同寻常的情怀。诗名为《题竹》: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顾璘对这首诗极感兴趣,叫来负责采诗的人,问诗作者的情况。采诗人看了看作者姓名说:“这首诗是在江陵采的,作者好像是秀才,在私塾教书。”顾璘已经站起来,说:“走!我们去江陵。”顾璘和他的助手去江陵找张居正,但路子不对。张居正只是童生,他们却到秀才堆里去找;张居正只有十二岁,他们却到二十岁以上的人群里去找。所以他们找了很久,也未找到《题竹》的作者张居正。顾璘的助手想借助政府,顾璘制止说:“咱们是寻访名士,政府那群办事人员吆五喝六,吓跑了名士怎么办?”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天后,顾璘终于打探到了张居正的住所。那是一所学校,张居正正在那里温习功课,准备明年的乡试。顾璘有失大家风范地跑进学校,询问张居正是谁。有人指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对他说:“他就是张居正。”见张居正年轻得一塌糊涂,又一表人才,加之英气勃发,顾璘内心狂喜。正如去相亲,早就知道相亲对象很漂亮,可一相见,不但非常漂亮,而且非常年轻,这足以让人大喜过望。他拉起张居正的手,拿出那首诗,亲切地问道:“诗作可是你的?”张居正扫了一眼那首诗,想起几个月前的一件事。那天,有人自称是政府采诗者,要他的老师写诗。他的老师写完后,就让他也写了一首,当时写的正是这首《题竹》。他承认这首诗是自己作的,只是不知道眼前这位气质优雅、举止不凡的人是谁,又是什么目的。顾璘主动介绍自己说:“我是湖广巡抚,此次来江陵,专为这首诗的作者。”张居正那时还不知道顾璘的身份,如果他知道,肯定会受宠若惊。堂堂文坛领袖、封疆大吏会为了个孩子,从武昌跋涉到江陵,无论是谁得此荣耀,都会诚惶诚恐、激动万分。顾璘先评价张居正的诗作:“文采虽不出类拔萃,但在你这样的年纪已是难能可贵,最动人的地方是你的念头:‘只上尽头竿。’有想法,有魄力,有情怀。”然后是面试,“我有一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否?”张居正恭敬地说:“请大人出上联。”顾璘沉吟片刻:“玉帝行师雷鼓旗云作队雨箭风刀。”张居正马上应道:“嫦娥织锦星经宿纬为梭天机地轴。”顾璘大喜,说:“国士非你莫属,如果你不介意,我们就做个忘年交吧。”张居正年纪虽小,又不是官场中人,可这点忌讳还是有的,哪里有一介草民和堂堂巡抚大人结交朋友的道理,于是百般推辞。顾璘坚决要行使自己的意志,甚至用上了官老爷的威严,张居正没有办法,只好结交。张居正当时才十二岁,就已惊到顾璘这样的人。十二岁的年纪,不眠不休,能读多少书?由此可知,才华这玩意儿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后天通过努力可能会得到,但远不如老天爷赏赐的厚重!惊动顾璘,是张居正一生的转折点,只不过这转折点,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