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学实践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因此,教材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时下仍有不少教材未能将岗位职业技能教学融入教材体系之中,忽视了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没能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中职业技能学习和应用的特点。所以,一些大型教育企业家说:“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让企业很失望。”近日,广东培正学院彭海河同人寄来《当代行政公文读写理论与实训》一书,仅阅读其目录,就让我眼前一亮。 《当代行政公文读写理论与实训(第二版)》的特点是在体例上以“读”为“写”作先导,在每一文种前安排“文本导读”,将具有代表性的范文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不同于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先讲概念、特征、作用,再讲写法,最后附上例文的模式。在公文写作课的教学中,长期以来有种偏向,即就文种讲文种,少有将“阅读”引进教材中的先例。早在1990年,我就曾在我的《读写研究》一书中引用过夏衍的一段话:“不读书,感性知识不上升到理性……错误就会重复,碰到新事物,又会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会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出现这样的“规律”: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写就错?为什么会错?还是因为读少了,综合知识储备不足。《读写研究》还列举了一个在学界中广为流传的例子来说明阅读获取综合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综合知识和公文写作能力如同一条战舰的吨位和火力,吨位大,才能负载强大的火力。但如果吨位大,火力不强,在战斗中也难以取得胜利。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互为依存的,火力要强,吨位必须要大。这就是说,火力的强弱是建立在吨位大小基础上的,但吨位大并不等于火力强。为了增强“火力”,提高“战斗力”,在抓综合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实际写作的能力。一条战舰要迅速地出击并按预定计划完成战斗任务,那它必须要有准确的罗盘、足够的动力、大的吨位和强的火力。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这罗盘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动力就是为民富国强而勤奋学习的毅力,这吨位就是通过阅读而储备的知识,这火力就是实际写作的能力。彭海河同人的可贵之处,就是将阅读正式编排在教材中,作为讲授公文写作中的一项内容、一项要求,阐明了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这是难能可贵的。从教材体例上讲,是一种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