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音乐诗人李健的书单:多读一些“无用”的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2-23 15:43:22

《海子的诗》
  海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9-04
  海子,精英和大众都爱他,官方和百姓都爱他。海子的诗,还存在于娄烨的电影、高晓松晓说、周云蓬《九月》,俞敏洪演讲、撒贝宁和白岩松的朗诵、柴静采访、汪峰《流浪》。 其实不需要这些名字来证明什么,只是希望这些名字让海子的诗走向更广阔。
  .华语世界超过10亿人次阅读,需要一读再读的经典。
  .一 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活在这 珍贵 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 / 作家出版社 / 2012-11-1
  《在细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在细雨中呼喊 》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 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 碎片 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 J. D. 塞林格 / 孙仲旭 / 译林出版社
  这本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19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1984》
  [英] 乔治·奥威尔 / 刘绍铭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1984》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展现出不可磨灭的才华,令其他同类作品无法望其项背。对时代来说,它仿佛毒药瓶上的一枚标签。——《纽约先驱论坛报》
  乔治?奥威尔的遗世杰作……是了解现代历史不可或缺而又引人人胜的一本书。——《纽约书评》
  乔治?奥威尔就极权主义危险发出的警告,给他的同时代人和未来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书的书名和其中创造的很多新词,比如“新语”,都成了现代政治中丑恶现象的代名词。——《韦氏文学百科词典》
  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奥威尔: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一是“先知”,因为他写出了《动物农场》和《1984》。——中国著名学者止庵所有英国作家中最受爱戴的一位。——英国作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杰作,对现代历史令人着迷而不可或缺的理解。——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蒂莫西?加里?阿什
  《在路上》
  [美] 杰克·凯鲁亚克 / 王永年 / 上海译文出版社
  青年学生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狄安(以卡萨迪为原型)、玛丽露等一伙男女开车横穿全美,一路狂喝滥饮,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纵,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
  《在路上》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一文化习俗,都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
  《万物静默如谜》
  [波]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 陈黎 / 张芬龄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6-8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小星星下》《种种可能》等,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追忆似水年华》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 李恒基 等 / 译林出版社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生活与命运》
  [俄罗斯] 瓦西里·格罗斯曼 / 力冈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文道“最想为读者推荐的一本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卫报》《世界报》等全球媒体鼎力推荐,欧美书界誉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人失去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 ★
  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生活与命运》。苏联当局负责意识形态的执鞭苏斯洛夫称此书“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要“过二三百年才可能出版”。1980年,该书在被封锁二十年后历经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轰动。
  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活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极权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其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人道主义勇气,使本书具有足以令强权胆寒的震撼力。书中对战争真情实况的描写,对纳粹灭绝营、苏联古拉格的哀歌与沉思,对人生、政治和历史命运的哲思与探讨,对人性的极端邪恶与细微的善良之间斗争的刻画……至今读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格罗斯曼女儿叶卡捷琳娜?科罗特卡娃唯一授权中文版。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经典译本,译者序言首次完整发布。独家收入罗伯特?钱德勒长文导读《为长眠者发声》。
  知名媒体人梁文道作序力荐:“这大概是我做读书节目,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到现在做视频十来年来,最想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耳语者》作者奥兰多?费吉斯倾情推荐:“《生活与命运》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书更能让读者了解二战时期的苏联。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本质(无论它在何地出现),以及人性善与恶之间更大的斗争。”





上一本:雷军的私人书单——比你牛的人比你聪明,更比你勤奋 下一本:《向往的生活》书单,为你推荐好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音乐诗人李健的书单:多读一些“无用”的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