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嗅网 刚刚过去的2022,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不愿回首的一年。经济下行、疫情不断、股市暴跌、企业裁员,“太难了”成了很多行业、企业以及个体境遇的真实写照。 尤其对于没有真正经历过经济衰退的一代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很容易让人绝望。 其实,如果拉长时间轴,我们就更容易看清楚, 2022年并不是历史上最难的一年,未来也还会有比2022年更难的日子。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天人交战,读读书,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与教训,让知识和理性指导我们未来的改变。 2023年的第一天,给大家推荐18本由虎嗅读书直播节目《虎珀拾书》的嘉宾以及主理人挑选出的好书,希望这些书能够成为你应对世界变化的工具。 以下为书单: 1.《发明》 这是英国发明家詹姆斯·戴森先生的自传,书中有两条主线驱动和梳理着他传奇一般的人生。 第一条是时间主线,从成长、求学、创业的人生轨迹娓娓道来;另一条是产品主线,以一个发明家、企业家的视角,重新审视他亲手参与研发的产品的得失成败。 无论是创业者、科技创新人士、工程师、设计师、教育者,还是坚持追梦的普通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信心与方向。 2.《创造》 如果让职场前辈向你推荐几本职场书,估计《麦肯锡工作法》《金字塔原理》很快就会进入你的书单。这当然也是开卷有益的书,能提升你做事的效率或者思维的缜密性,属于”把事情做正确“的范畴。不过,如果你今生真想成就一番事业,仅仅”把事情做正确“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正确的事”。 在这方面,《创造》是一本很不错的参考书。本书作者托尼·法德尔,从一名软件工程师出发,最终成为打造了iPod、iPhone、Nest等重量级产品进而改变了世界的人。 其实,托尼·法德尔并非名校出身,职场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也曾遇见过比较蠢的领导、官僚主义的公司,但是,他通过选择、学习和努力,让自己在人生的每个节点,都能做正确的事。 正是由于人生之路坎坷,所以他的分享显得非常的干货、实用、接地气,特别适合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阅读。 3.《战略与路径》 在中国,既懂经济又会写书的官员,估计只有黄奇帆了。三年前,他的那本《分析与思考》出版,一度洛阳纸贵。许多读者也是从那本书中认识到,在中国,不能炒房了。 三年后,黄奇帆的又一本新书来了,名字都跟上次的有点像,叫《战略与路径》,还是他在复旦大学给学生讲课时的精华稿,这次的内容,面向未来十年。中国是政策市,无论是投资、创业还是打工,不懂国家政策,很容易跑偏。这一点,相信炒股的同学深有体会。 在《战略与路径》这本新书中,黄奇帆既讲了投资相关的碳中和、数字经济、房地产市场等,也讲了国家大战略相关的RECP、中欧班列等。虽然都是宏大叙事,但跟我们的生活都紧密相关。相信它这次也不会让你失望。 4.《全球通胀与衰退》 通货膨胀,是个人人都能说几句,但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的经济现象。比方钱变毛了,东西变贵了……这些说法都对,但对于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发生,它的传导机制是怎么样的,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该如何应对,就很少有人能说得清了。 这本《全球通胀与衰退》,就是一本教你认识通货膨胀的书。主要讲了通胀的原因和机制,观察的指标,应对的措施等。如果你是一名经济学小白,读读还是不错的。 另外,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捍卫和保护我们家庭的财富,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在书里都有讲述,这个对大家也会有帮助。 5.《纳瓦尔宝典》 与其说这是一本教人赚钱的成功学指南,不如说这是一本成功投资者自我剖析的语录。该书向读者展现了纳瓦尔作为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心智模型,涵盖了他所认为的赚钱这项技能所需的要点——从积累财富到增强判断力、再到学习幸福和自我救赎。但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限于对赚钱有兴趣的人,作者的成功体悟能够给所有人启发。 6.《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比尔和柯林,也是亚马逊的两位前高管,他俩累计在亚马逊工作27年,共同亲历了亚马逊高速发展阶段的历程。用贝索斯的话说就是,“如果写一本关于亚马逊如何工作的书,我(贝佐斯)想不到第二个能够比你们写得更好的人了。” 这本书阐述了亚马逊的六大机制,其中前三章,主要讲的是关于人的,如何招人、用人、留人,如何组织;后面三章,讲的是亚马逊如何管事的,如何开发新产品、怎么写六页纸、怎么衡量产出。可以说,这本书的六章就把亚马逊如何管人管事讲得非常清楚了。 这本书可以认为是亚马逊管理的一个开源代码,这个开源代码是可复制、可重复的。这本书的方法也帮助了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大型企业和创业公司提高了效率。现在,它也可以成为你的工作法。 7.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这几年我(老喻)有个看法,就是90%的投资书,实际上是在毁灭我们的财富。为什么呢?因为投资是一个兼具经验属性和常识属性的活动,靠看书学投资,就像教旱鸭子游泳,不会游泳时反而更安全。 我们普通老百姓,不会炒股时,把钱存银行,至少能保住本金。但是,当他听说股市可以三年十倍,抑制不住诱惑去开户,结果往往会大亏。投资实际上是一种很难被习得的能力。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在有小时候,有过独立做生意赚钱的经历,在股市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否则的话,被割韭菜的可能性更大。 那为什么我(老喻)又推荐这本投资书呢?因为它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方法,这让它不会害人太狠。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些顶级投资人的投资哲学的,其中有30%的内容,主要讲的是这些投资人的痛苦时刻,这让我觉得,或许它可以帮到一些人。 8.《营销管理》(第16版) 战略、管理、营销和组织中,变化最快的是营销。但这本1967年出版的书,到今天第16版时,仍然是指导全球营销市场变革非常重要的图书。 “营销之父”科特勒,每3-5年就会对本书进行更新升级,也说明这是一本有生命力的书,它像生物一样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变革、革新,把全球好的市场营销观念、模型融入书中。 在最新的第16版中,作者以全新的架构,从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市场的特性、营销战略的规划、设计价值、沟通价值、渠道价值、增长的管理七个方面展开阐述,帮助读者制定营销战略和规划,创造和传播品牌,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 本次更新,科特勒更对案例做了80%的更新,崩实质性新增改写50%的内容。在全民营销时代,帮助读者与时俱进,看清营销的变与不变。其实,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花哨的营销理论。营销的底层逻辑,基本都被科特勒写在这本教科书级的巨著里了。 9.《毫无意义的工作》 这部著作揭示了“劳动异化”的当代形态:许多人从事着毫无意义的工作,却仍然自欺欺人地忙碌其中。格雷伯认为,这种现象造成的“精神暴力”让人陷入愤怒与怨恨,也让社会承受了巨大的代价。这位天才的人类学家虽然时有偏激之处,却能激发读者思考和探寻:在无聊的劳作或是失业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10. 《化繁为简》 分类人人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关键的分类维度,找到看事情的独特视角。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之后,就是用四象限的分类法,仅以便携性和专业性两个分类维度,对苹果公司的产品线做了大刀阔斧的精简,从而挽救苹果于水深火热之中,推动苹果公司重返辉煌,甚至一度问鼎全球市值第一。这就是分类思维创造商业价值的极致体现。 达尔文曾经听胡克批评一个植物学家,因为他没有接受严格分类学的训练,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植物学家。于是达尔文花了整整8年的时间去研究海洋藤壶的分类,提升了自己的分类造诣,最终提出了划时代的进化论。 分类思维的价值不仅仅用作公司的战略和商业模式设计,不仅仅应用于学术研究中,还体现在教育孩子,管理时间,管理项目,规划流程,向上社交等等场景中。分类思维可以用来化繁为简,还可以用来培养创造性想象力,加快员工融入成熟的组织文化等等。 11.《越过山丘》 二十多年前,我(吴士宏)写《逆风飞扬》时,真的相信我可以继续飞扬下去,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当时我很自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我很愤怒,就在书里写了出来的。当时的编辑朋友说,咱们不要把爱国整的那么明显好吗,我说我就这样,我必须写。并且,既然我写的,一个字都不要改。 写《越过山丘》时,我的动机和心境都不一样了。因为这几年我重度抑郁过,然后教练这个事情把我救了,这个过程让我更好地认清了自己,找回了世界观,找到了把握情绪基本的能力。 这本书写了三年,改了四遍。因为我知道,不能光让自己写得爽,还希望传达一些有用的东西,所以,这本书里,我放进去了很多个人成长的案例和工具。比方抑郁症,我是如何走出来的呢?我在书里进行了毫无保留地分享。 人生很短暂,不能重来,如果能够穿越回去,我很想回去读个大学。当然,穿越不可能的,替代方案就是读书,我读了很多很多的书,也算是弥补自己当年的一个心愿吧。 12.《韧性》 一说起韧性,许多人的脑子可能首先蹦出来的是一些诸如坚强、刚强之类的词汇。实际上,韧性的核心不是“刚”或者“坚”,而是容易复原,就像小球掉在地上又弹回原位。 韧性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韧性的人。怎么做呢?这本书里有答案。比方,书中提到了韧性飞轮,它包括觉察、意义和连接三个叶片,每个叶片里都给出了不同的工具。 十多年前,我(张晓萌)曾经陷入到非常严重的负面情绪里,当时采取的办法是把负面东西都记录下来,希望以此消除负面情绪。但是事与愿违,越记录越严重,因为负面的东西,你记录的过程,反而是对它的强化。 后来怎么办的呢?我开始记录正面的东西,比方每天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就会越看越高兴,这个工具,效果就很好,我在书里也有讲到。 13. 《解码者》 这本书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杜德纳的传记,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大致有三个原因: 首先,在这本书开头,杜德纳就说要感谢詹姆斯·沃森。詹姆斯·沃森是谁?DNA双螺旋的发现者之一,这个老爷子今天还健在,他1953年发现了DNA双螺旋。沃森我也有幸还跟他见过几次,他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往前去做基因相关的工作。可以说,当我(尹烨)在开头看到杜德纳对于詹姆斯·沃森的感谢,顿时对这本书的好感倍增。 第二,杜德纳是一位女性科学家。为什么是女性科学家就推荐呢?因为男女不平等在科学界也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就拿詹姆斯·沃森获诺奖的双螺旋来说,有位叫富兰克林的女科学家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的,但是诺奖却没有她的名字。读这本传记可以让人知道,在基因研究领域,女性并不比男性逊色。 第三,这本书写的非常好看,就像在看电影一样,阅读过程中我曾不只一次感慨,不愧是写过《乔布斯传》的人,他把这里面很多的人物都写活了。 14.《制造消费者》 消费文化是商品化的产物,这种消费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就像鱼,消费心理就像水,我们游在其中觉得十分平常,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不过,在最终孵化出今天的消费文化之前,我们的社会也曾经历过一段复杂的过程。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这些过程来揭开消费主义的迷雾——在商品化的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有哪些变化、商品的力量源自何处、人类通过商品实现了哪些社会变化。 15.《看不见的女性》 2018年之后,许多女性主义的著作被引进翻译成中文。从商业视角出发,被引进的书籍大多是适合性别议题初学者的论述,比如从“女人如何(不)发言”这一角度出发的《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再比如《应得的权利》,抓住父权结构的一处细节。 我(王笑哲)的工作需要时常面向企业的新人、高管或利益相关方解释为什么“性别不平等确实存在”。在这一类场合中,上述书籍的叙事,尽管非常有价值,但有的不足够干练、有的太过理论、有的太依赖于讲述者的口条能力…… 与此相比,《看不见的女性》收录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武器:它的内容足够与我们的日常相关,比如佩雷斯有力地通过“上厕所”这件事,为我们讲述公共空间的设计为何含有性别偏见;这本书的写作直切要害,数据和案例相辅相成,紧扣“我们的世界以男性为样本,由男性设计,为男性设计”这一主题;这本书充满了惊悟时刻,对于不了解性别议题的读者,它的故事时常让人发出感叹,并惊觉原来生活中的这一领域、那一时刻,都与性别不平等相关。如果只能推荐一本入门的性别类书籍,面向的读者甚至是对性别平等抱有怀疑的人群,《看不见的女性》当之无愧是首选。 16.《我们内在的防御》 心理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往往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心理自助和心理咨询同样将面对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识破自欺欺人的面具,冲破一个人内心的防御机制,把病根找出来。 《我们内在的防御》这本书要做的,就是把我们从精神牢笼中释放出来。对于有精神创伤的人,这本书有助于理解自己的心理软肋;对于人际关系冲突,这本书可以帮我们理解彼此的行为动机,预防日常伤害和情感操纵;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同样可以从书中找到本土化、体系化、日常化的应对策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防御是一个中性词,心理治疗的目的也并不是让人们卸下所有的防御。因此,本书并没有否认防御机制,而是将人的防御机制分为“不成熟的”、“成熟的”和“升华”三种类型来区别分析。 对于读者来说,学会识别各种防御机制,也有利于找到更具适应性的方法来应对现实矛盾,减少冲突和内耗。最后,本书提出了手写日记的方法,对于改变防御方式很有启发性,值得一试。 17.《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如果走进博物馆观看上周青铜器展览,参观者细心有善于总结的话,一定会发现,那些造型诡谲而深动的往往都是商代的器物;而那些古朴、严肃,甚至多少有点呆板的,则往往是周代的器物。再大胆一点,也许就能够推出,中国历史上或许存在着一个殷周之变。 夏代是否存在,只依靠简单的文献无法回答,考古学的证据似乎仍然尚有一步之遥。但商代确实存在,则不言而喻,并且他创造了有相当高度的文明,建立了成熟的国家体制。周灭商后,以“礼”取代了商代的制度,从而开启了后世中国两千多年的“新文明”。这是殷周之变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结果。 李硕在《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之后,又推出了《翦商》,就是一部关于殷周之变的宏大作品。这本书从二里头讲起,到孔子的周公结束。这段历史比前两本书更加难写,因为纸上材料更少,几乎完全要依赖考古成果和出土文献。当然,这些也是零零碎碎的,如何重建一段可以整体认识的历史,就是作者的学识了。娴熟地使用考古成果并让采用多学科交叉视角,是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书中指出商代的历史,并不是人祭风俗自然消退的历史,就建立在严格的考古结论之上;对商向东方和南方的扩张,尤其是其中台西的考察,没有敏锐的考古视角也无法完成。其后对商人的思维和国家形态,依据妇好墓的考古成果对妇好生活的复原,提出殷商后期的所谓“宗教改革”等都堪称运用考古学成果的典范。 对传世文献的运用也值得被特别提及,《诗经》《周易》这样的文献,历来被认为的经学文献,在作者眼中却是殷商至周代历史的某种写照,《诗经》的诸多篇章以及《周易》的卦辞,都是商末周初某些历史的反映,虽然不能说一定正确,但作者解读颇具新意,且与中国哲学史学界一些学者的看法有共通之处,虽不能证为信史,但仍然可备一说。 18. 《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 这本书不是苏东坡的传记,而是把苏东坡带有“治愈主义”的人生经历提炼出来,给现代人开了一剂治疗精神内耗的药方。 按照作者费勇的说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在家中重读了苏东坡相关文集、书籍,还深入阅读了与之相关的宋史部分。他发现,漂泊、冲突、虚无、烦恼,这些现代人遇到过的种种困境或情绪问题,千年之前的苏东坡都曾遇到过。并且,苏东坡也曾为之焦虑、痛苦过,但最终,苏东坡用一颗旷达而闲适的心,消解了所有的磨难,自己做了自己的心理医生。 苏东坡是怎么做到的呢?在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提炼了一个 叫做“作个闲人”的药方,这也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如果你能像苏东坡那样,举重若轻,不沉溺于负面情绪当中,你生活中的烦恼能减少一多半。 举个例子,宋朝的大臣,犯错被贬,很少有被贬到海南岛那么远的地方的。遭此重大变故,很多人在被贬的路上就忧愤而死了。但苏东坡没有,他不但去了海南岛,还干的有模有样。其人生态度有点像几百年后写出《活出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弗兰克尔——我不能控制我被贬到海南这件事,但是我可以控制我对这件事的态度。到了海南,依然可以好好生活。 如果你对于人生困境也能抱持这种态度,还有什么样的冬天是不可以逾越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