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天地》 《一壶天地》由《新纂香谱》《格古要论》《园冶》和《长物志》四种组成。香之为用自上古,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香草香料取之用之,歌之咏之。陈敬所撰《新纂香谱》,翔实记载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集香料文献之大成。 曹昭所撰《格古要论》,堪称后世文物鉴定类专著的开山之作。它概述文物,对名玩之优劣、作伪手法以及鉴伪要点均有议论,为文物鉴赏家所推重。《园冶》与《长物志》被誉为古代造园之双璧。计成所撰《园冶》,全面系统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在选址、规划与叠山理水中体现古代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文震亨所撰《长物志》,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文玩清赏,呈现了晚明文人雅致生活方式,是古代文人雅文化生活的范本。 《茶之三味》 《茶之三味》由《茶经茶谱茶疏》《大观茶论煮泉小品茗史》《续茶经》(上)《续茶经》(下)四种组成。《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该书对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及栽培、采制、煎煮和饮用的知识技术都做了阐释。《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制茶、烹试之法等。《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成之作,详尽而务实地论述了茶事的各个方面。《续茶经》按《茶经》体例编撰而成,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大观茶论》详细介绍了宋代的主流茶道艺,在古代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食之五味》 《食之五味》由《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和《随园食单》四种组成。 唐代孟诜、张鼎撰写的《食疗本草》是一部研究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的专著。它以一种食物作为一个单元,详细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也记载了食物本身的禁忌和某些食物配伍禁忌等,书中对多数食物疗效和应用的阐释与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相一致。看《食疗本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疗法的基本常识。 宋代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对书中所提到的一百多种食物,从原料选取、加工到烹饪,乃至风味独特之处都有细致的描述,每每由食物而论及诗歌,由诗歌而论及诗人的品格,有扫雪烹茶、摘花入馔、谈诗论文的雅致。 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朱彝尊所编撰的《食宪鸿秘》记载菜肴、面点、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道,以江浙风味菜肴为主,呈现了江南四时流转的美食。 乾隆才子袁枚,集四十年美食实践之心得,撰写的《随园食单》记述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点以及美酒名茶。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发挥到了极致。 酸、甜、苦、辣、咸,既是饮食之五味,也是生活之体味。通过阅读《食之五味》,您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绿窗红袖》 《绿窗红袖》由《梅兰竹菊谱》《瓶史瓶花谱瓶花三说》《香奁润色》和《绣谱雪宧绣谱》四种组成。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因其傲、幽、坚、淡的品性自古受到文人幽士、才女名媛的钟爱。宋范成大等人撰写的《梅兰竹菊谱》便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如何在与“四君子”的亲密相处和精神交流中悟到了生命之流的本质,在培梅艺兰、植竹赏菊中体验审美的存在。器皿插花将室外花草树木植进居室,把自然的生机和意趣引入室内。 明朝高濂的《瓶花三说》初建插花艺术研究体系,它的经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绝佳范例。紧随其后的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先后进行了理论提升,成为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典籍的双璧。三者在因循承续中各有千秋。 明代胡文焕编撰的《香奁润色》是一部女性美容及生活知识专书,主要辑录了美容、美发、驻颜、香身、等各种古方,同时兼及妇科病的自治,也包括洗涤各种衣物等料理生活所需的常识,是对17世纪以前女性美容及生活知识进行小结的方书。 古来善女红者众,为绣做谱者却罕有其人,因而《绣谱》和《雪宧绣谱》的撰刊就显得意义重大,弥足珍贵。清朝丁佩撰写的《绣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刺绣专著,首次总结和提出了一套刺绣工艺的规律,理论上借鉴了古代绘画、书法要领,对刺绣的工艺特点、针法等进行了研究。《绣谱》侧重讨论“艺”的一面,而晚清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则更重视对“技”的总结,详细叙述了刺绣的用具、工序及针法的运用要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