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极简清代史 《清史三百年》 戴逸 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极富启发的极简清朝断代史,将清史划分为八个阶段,勾勒了清代三百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从细节方面对清史以及中国近代史中的关节点和重大课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论证,为这段历史提供了除了民族、阶级、意识、国际环境以外更多的视野。 02 “国家认同”的源与流 《不断裂的文明史: 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刘庆柱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唯一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经考古发现的国家都城、帝王陵墓、礼器、文字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考古学家刘庆柱,从考古学的角度对这一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学术解读。 03 走近侯仁之 《唯有书香留岁痕》 侯仁之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侯仁之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本书收录了他从中学时代起到九十高龄的部分著作和代表译作,分为早期文章、北京相关、地理学史、书序、自述、忆往等几类,是对“侯仁之文集”前三卷的补遗,对后世学人和读者全面了解其思想、情怀及其学术成长经历颇有助益。 04 中华文明域外传播史 《文明的力量: 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武斌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的是历史上中华文明在域外传播与产生影响的过程。物质文明层如中国原生粟与稻,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制度文明层如典章和科举制度,带有东方神韵的绘画、乐舞等艺术形态,以及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儒家学术思想。这些代表中华文明的符号,通过不同渠道,对其他民族文明发展有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05 传统技艺存照 《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陈琦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水印木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从最初隋唐的佛像木刻图画到明清之际的彩色套印画谱,至当代以原创为主的艺术作品,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版画的独特美学体系。该书从历史沿革、概念辨析、美学特征、名家介绍以及实操步骤等多个方面,立体呈现了这一艺术形态。 06 元代文学风貌 《元代文学通论》 查洪德 著 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是元代文学研究权威查洪德教授十年磨剑之作。全书以通观性视域加实证性文献,对元代文学现象作了精细深微的辨析。内容涵盖元代诗歌、散曲、杂剧、散文等各种体裁,准确体察出元代文学特色、文人精神与文学流派的衍变,全面勾勒出有元一代文学的真实面貌,廓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元代文人及世风的误解。 07 阅读的哲思 《阅读的艺术》 聂震宁 著 作家出版社 本书是阅读推广人聂震宁推出的又一著作,分为四个部分:“阅读的哲思”讨论阅读的价值、目的,阅读与人类社会的关联;“阅读的方法”讨论阅读的具体方法;“阅读的随想”集中了当下关于阅读形形色色的思考;“阅读的笔记”则是阅读方法的实践。内容看似寻常,实则是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对阅读学深入研究的结晶。 08 《十月》创始人回忆 《名作家记》 张守仁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十月》文学期刊创始人之一张守仁历时三年写下的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与冰心、汪曾祺、孙犁、徐迟、钱锺书、杨绛、王蒙、铁凝、宗璞、史铁生、张贤亮、张洁、骆一禾、陈建功、贾平凹、李存葆、冯骥才、从维熙等诸位作家的交往故事,用一种让文学史形象化、具体化、鲜活的方式,对中国文学的黄金岁月进行了一次回望。 09 新中国院士 《人民院士:我与共和国同龄》 吴娜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由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策划,聚焦七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院士——姜德生、彭永臻、邱冠周、祝世宁、刘云圻、苏义脑、李玉良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成长故事和科研经历。 10 世间温暖的爱意 《美顺与长生》 毛建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美顺的山里姑娘远嫁京城后,与一个阿甘式的男人质朴又温润,在看似不可能的婚姻中,成就世间最温暖的爱的故事。作者叫毛建军,是朝阳医院推氧气瓶的一名普通工人,他东北籍的妻子正是书中美顺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