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ilton Avery 有一间书房,坐拥书城,这是多少爱书人的念想。再多的书,都不嫌多,你看,书柜不是挤挤就放得下。所以,理想国下面这些书,有没你想拿下往书架上挤的?愿各位,既能“入”书,也能“出”书。 01.《回顾展的回顾》陈丹青 著 美国东岸最重要的美术馆,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每年会推出二十项左右专题展或个人回顾展。有的耗费巨资,策划经年,牵动四方,一票难求。陈丹青旅居美国期间,经常流连于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观赏艺术原作。《回顾展的回顾》记录了陈丹青在美国观看的50余场展览,广泛涉及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远自古希腊雕塑,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维米尔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代表画家,当代艺术家,乃至中国的古今艺术品。抛去艺术史,抛去定论,他以普通观众的视角审视原作,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与大师素面相对时的无声交谈。 02.《影像杂谈》陈丹青 著 作者影像评论的首次结集,并配以作者的手机快照。《影像杂谈》以画家之眼,谈论时间对于摄影的参与,记忆对于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视觉经验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张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图片,都有一段详尽或确凿的文字说明,介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隐形距离,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与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锚。 03.《虫子诗》虫+朱赢椿 著 虫子诗,顾名思义,虫子写的诗。古体近体,叙事抒情。呈现四季物候的节奏,自然天成的韵脚。 虫子诗,一语双关,亦为重字诗。喓喓草虫,唧唧低吟。记录赋诗者的兢兢业业,采诗人的孜孜以求。 虫子诗,归根结蒂,还是创意诗。形貌清奇,大异其趣。这是关于图像的赋比兴,任凭读者诸君想象力驰骋。 04.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 著 仿佛鸟栖树,鱼潜渊,一切稳妥又安宁,夜晚这才真正地降临。 《夜晚的潜水艇》是青年作家陈春成的首部作品集,收录九篇短篇小说。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铁幕下的萨克斯、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蓝鲸内的演奏厅……这些故事穿行于古典山林与奇幻世界间,以瑰丽盛大的想象和醇厚沉静的笔法,营造出令人迷醉又安宁的空灵境界,呈现了汉语写作的一种风度与无边的可能性。 贾行家推荐:“陈春成的作品是一座傍晚的园林,每句话都值得细看,每句话都即将错过。我相信这个传说:‘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秩序在暗中流传,到他出现时,我才能指给你:快看,就是这个样子。” 05.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澳]克莱夫·詹姆斯 著丁骏 张楠 盛韵 冯洁音 译 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文化失忆》,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标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遗忘边缘的名字。二十世纪几次大灾难历尽生死存亡,无数人消失在晦暗的断裂中,更多不合时宜的事实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詹姆斯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詹姆斯通晓七种语言,贯通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打磨出一份警句频出的现代文明回忆清单。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闪耀的群星,还有人类一切创造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及其周围环绕的黑暗,它们共同构成时间之海上一道明灭相间的星辉:或许会黯淡,但永不消逝。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詹姆斯热诚的书写让历史回到当下的脉搏之中,并获得回应当下的能力:对于一切削弱人文主义联结的势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要的抗争。 06.旅行之道:来自路上的启示[美]保罗·索鲁 著张芸 译 这是写给所有文学读者的漫游指南,也是一部随身携带的格言集锦、袖珍书单和回忆录。旅途中包含无数可能,也时刻暗藏陷阱,但你只有亲自出发才会知道。 最好的文学爱好者往往是旅行者,他们拥有相似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踏上了那条唯一的道路;出发的一瞬间,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 当保罗·索鲁还是个小男孩,无法独自出门远行的时候,文学作品曾是带他游历的“道路”;在全球各地漫游五十余年之后,他将自己读过、写过的有关旅行的哲思、洞见与智慧箴言浓缩在27个主题章节之下,结集为这本“文学爱好者旅行指南”,将一生心得倾囊相授。 书中有从索鲁本人的游记中摘录的精彩散记,也有诸多文学大师书写的旅行经历和见闻。塞缪尔·约翰逊、斯蒂文森、海明威、亨利·詹姆斯、D. H. 劳伦斯、列维—斯特劳斯、纪德、纳博科夫……在去往异国他乡的路上,作家们不断触及广阔幽微的风景与参差多态的人生,他们萃取异域视野下陌生的经验,也由此探索着人类生存与思考的方式。在此处与别处之间,旅行者带回远方的故事,收获丰饶的生命。 07.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郭小寒 著 从老狼、朴树、叶蓓的校园民谣时代,到万晓利、周云蓬、野孩子的地下新民谣,再到宋冬野、李志、程璧等都市民谣音乐人的崛起,本书是对中国内地民谣30年来发展变化的珍贵记录。郭小寒文化记者和音乐企划人的双重身份,不仅带给我们浸入式的校园民谣回忆,也能冷静梳理新民谣的发展脉络,更有众多民谣歌手的创作故事和生活细节,音乐节的幕后花絮和从业者的心情记录,让我们发现共同的青春回忆。 本书试图全景式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切面。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换取历史,而匆匆行走的年轻人,又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沙沙生长”,既是民谣音乐在中国的生长,也是听众、读者和从业人员的生长。 08.“走读世界”系列《寻路英国:人类进程的折叠简史》张志雄 著 英格兰的历史像一条长长的跑道,工业文明终于在18世纪起飞,逃离了人类的农耕陷阱,开始了现代世界之旅。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处于相互抵消的恶性循环。人们往往投入大量的劳动,却仍旧陷于贫穷的泥淖。只有英国率先走向了工业化,以机器代替人力,跳出了人力劳动的怪圈。带一个问题看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却是如何踉踉跄跄走出英国之路的,今天的中国可得到什么启示? 《寻路英国》是作者“走读全球系列”的代表之作。流连大英博物馆,徜徉伊顿公学,沉思西敏寺,体验伦敦塔,漫步圣詹姆斯大街,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钩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光荣革命遗事,反思英国现代之路。 本书也可说是博物馆之旅,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的城堡博物馆,再到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等。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方便法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高低的指标。众多博物馆呈现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历史,更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09.“走读世界”系列《京都味道:寻找一缕时间的手艺》张志雄 著 京都鼎鼎有名的金阁寺,远远看去,在湖中央,如梦如幻,金阁其实是舍利殿,曾遭焚毁。令人震撼的二条城,德川家康创建,是历任德川幕府将军在京都的寓所。来回三千院,要走长长的山道…… 京都的建城规划,模仿中国的洛阳和长安,按“四神相应”选址,即东青龙(河)、西白虎(道)、南朱雀(湖)和北玄武(山)。到如今,安藤忠雄认为,京都首先是个河川众多、有和谐水域的地方;其次,京都是个庭院。这里有,春天的樱花,深秋的红叶,美味不能超过食材原有滋味的日本料理,以及一度被认为将会消失、袅袅婷婷的京都舞伎,料理、花道和茶道等融合在一起。 《京都味道》是作者“走读全球系列”的代表之作。为什么,日本料理对食器的要求极高,就像茶艺师们看重茶具,花道大师以当代艺术品来衬托花艺,而京都料理往往不惜花费血本,甚至用古董做食器?为什么,中国山水画要求可居可游,而日本园林的枯山水,却坐在大殿门前,面对一个不能进入的景观,静静地欣赏? 若来京都,一定要逛一下老街。祇园的花街柳巷,是京都著名的艺伎区,古旧的建筑,深深的巷子,给人多少想象啊。 10.月球家族[英]伊恩·麦克唐纳 著傅临春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月球家族》(Luna)是伊恩·麦克唐纳最新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分别为《新月》(New Moon,2015)《狼月》(Wolf Moon,2017)和《月出》(Moon Rising,2019),入围2020年轨迹奖、星云奖最佳长篇、雨果奖最佳系列。作者以未来史的恢弘格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传奇,构建出一个22世纪的月球世界:空气、水、碳和数据四元素成为基本量价物,装在眼球上的“栖箔”用于计算个人四元素的用度;每个人配备全息化虚拟角色“亲随”作为与月球社交网络和其他人互动的媒介;不设刑法,只有合同法,从婚姻、离婚到谋杀,一切都是可以谈判的交易;精英文化的特色是可以随意转换的性别与恋爱关系,上流社会人士追求鸡尾酒的品味、经过调制的药物和3D打印的高级复古时装…… 月球控制在五个企业家族的手中,人们称他们为“五龙”:来自澳大利亚的麦肯齐家控制着矿业开采,来自加纳的阿萨莫阿家掌控着地下的农业产出,来自俄罗斯的沃龙佐夫家经营运输系统,来自中国的孙家则是高端科技的领头人,最后也是最新崛起的来自巴西的科塔家则以氦-3开采为地球提供聚变动力。五大家族的运营以及所有月球公民的生活,都在月球发展管理局(LDC)授予的合约下进行。五大家族之间彼此以婚姻合约结盟,同时也各自与不同的家族保持着敌对和警惕。与此同时,地球方面也一直在试图完全控制月球,将其彻底变成地球能源的储备基地。 伊恩书写五大家族昔日的荣光,也没有忽略底层月球公民的挣扎求生,以及五大家族继承者们的信仰与坚持。在这个独一无二的月球社会生态里,政治与文化、仇恨与爱情、生活与生存,纷纷脱离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固有认知,呈现出太空时代吊诡而又动人的面貌。 11.五月女王颜歌 著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本书是颜歌正在写作的“平乐镇三部曲”的首部曲。作者以一个身体控制不住总在长高的女孩袁青山的视角,重构了一代人的青春的迷惘。 小说包含着正反两面的故事。在正面,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用方言大声骂街、渐渐长大的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平原小镇平乐,他们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斗殴,恋爱,想要离开却最终无法离开,诉说东西南北四条街上芸芸众生的悲剧的同时,描摹了只有女性才能体察到的人心灵底层的痛苦迷城。而在小说背面,有另一个不易被察觉的故事,关于古代的神灵,神灵的遗物,突变的身体,变成杜鹃鸟的姑娘和成为鲇鱼的垂钓者,为作品平添了杂沓落寞的氤氲气氛。 12.我们家颜歌 著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本书是颜歌正在写作的“平乐镇三部曲”的第二部。主人公段逸兴(即叙事者“我”)从未在小说里出现过,也未曾推动过故事的进展。作者以这位疯女儿的天真无邪之声,讲述了家中,尤其是爸爸——平乐镇春娟豆瓣厂厂长薛胜强——筹备奶奶八十岁寿宴的经过。天各一方的家人回到镇上,激起宿怨与苦乐参半的回忆,随着寿宴临近,新旧秘密浮出水面,像算准了时辰的炸弹,一股脑地爆开。滑稽、生动、肆意、泼辣,一段段蒙太奇的交叠下,过往与现在不露痕迹地交织,仿佛一幅活色生香的川西小镇风俗画,又像一场突入四川方言的语词历险。凭借本书,颜歌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2013)、四川文学奖(2015)和茅盾文学新人奖(2016)等奖项。13.平乐镇伤心故事集颜歌 著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本书是颜歌正在写作的“平乐镇三部曲”的主题小说集,收录中短篇小说五个,关于处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创作于《五月女王》之后的《白马》,是由疯女孩讲述的一场成人间的隐秘情事,并预示了《我们家》中不可信叙事者特色的登场。《照妖镜》中,一群少女共同经历了一场堪称糟糕的性启蒙。一位老奶奶,她的爱情最终在死亡的阴影下无疾而终(《三一茶会》)。时代剧变里,全镇最美的女人被父老乡亲当作商品待价而沽(《江西巷里的唐宝珍》)。还有《奥数班1995》,作者为有着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母亲拍下一张疲惫、紧张、忘我、失落的存照,这个短篇又将与作者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产生连接。四川话风味仿佛花茶香气般弥漫在字里行间,淡淡的怀旧氛围,定义出颜歌的标志性风格。 14.梦室:大卫·林奇传[美] 大卫·林奇 克里斯汀·麦肯纳 著胡阳潇潇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林奇则在通读后做出补充和修改。为了写作此书,克里斯汀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员,以及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同事等。借用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阶段。林奇通读后,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和补充。 人生中的重要抉择,经典作品《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的拍摄历程,影像背后的人世沉浮,丰富曲折的感情生活,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跨界实践……大卫·林奇首次敞开心扉,以轻松、坦诚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 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跨界创作的趣味人生。《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15.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瑞]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著王乃竹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面对当代艺术,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 策展人奥布里斯特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有意识地采访接触到的艺术家,并记录下来,至今已经积累了近2000小时的录音素材。谈笑中,《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收录的是他与19位(组)当代重要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对话,其中包括大卫·霍克尼、吉尔伯特和乔治双人组、格哈德·里希特、路易丝·布尔乔亚、雷姆·库哈斯、奥斯卡·尼迈耶、扎哈·哈迪德,等等。他们都是(或生前曾是)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被誉为“英国艺术教父”的大卫·霍克尼,当代重要的女性主义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建筑风格独特又备受争议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曾参与修建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奥斯卡·尼迈耶,等等。 在轻松的谈话中,艺术家与建筑师阐述了自己创作中面对的个人及社会问题,具体作品的创作思路,未来的创作计划,乃至对年轻艺术家的建议,等等。通过此书,我们得以看到他们的灵感来源,了解背后的创作故事。 16.我的咖啡生活提案[ 法 ] 陈春龙、塞巴斯蒂安·拉西纳 著陈旻乐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世上少有饮料像咖啡一样,在酸与苦中酝酿品味空间。因咖啡豆的烘焙研磨、冲煮器具及操作手法不同,每杯咖啡都有独特的甘、醇、香。搭配早餐羊角包的拿铁,加班时提神的意式浓缩,咖啡馆的精品手冲,甚至适合外带的摩卡……无论何时何地,总有咖啡相伴,是日常最简单的乐趣。 《我的咖啡生活提案》用300幅精细手绘,破解一杯好咖啡的全部秘密。它详细介绍了32个咖啡豆品种特色,以及21个咖啡豆生产国风土,为你在咖啡馆点单时指点迷津。展示六步深度品鉴法,带你领略精品咖啡的风味层次。更能进阶手冲世界,将12种常用器具的操作关键分解,按图索骥。另有17种咖啡食谱,手把手传授经典拉花技巧,让你尝试为朋友亲手做咖啡,享受有格调的下午茶时光。 从小白变成咖啡控,学会品味酸与苦,发现咖啡的魅力与人生的乐趣。 17.我的葡萄酒生活提案[ 法 ] 欧菲利·奈曼 著刘畅 管宁宁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夜宵独酌、亲朋小聚、社交晚宴……在葡萄酒迷的世界,微醺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饕对明星产区如数家珍,但入门玩家不妨按图索骥,在其周围搜寻便宜质优的小众酒。知名香槟商的高级特酿滋味浓烈,是正式晚宴的佐餐佳选;而果香四溢的普西哥和克雷芒,是当之无愧的派对之王。法式炖肉与结构紧实的葡萄酒最配,脂香和单宁交织,口感华丽;但清雅活跃的白葡萄酒搭配炒蔬菜,能给素食赋予惊喜。 《我的葡萄酒生活提案》在法国畅销150000册,是11国酒迷的葡萄酒入门圣经。通过600幅精细手绘,图解葡萄酒的来龙去脉——巡游7地核心产区,了解旧世界到新世界的风土特色;9大经典酒种、24种明星葡萄的风味解析,助你轻松选准日常餐酒与伴手礼;中西7类食材混搭10种风味餐酒,举一反三掌握宴会法则。了解了品鉴、选购、配餐常识,你会发现,葡萄酒早已深入日常。 愿你学会品饮时光熟成的味觉之诗,结交值得干杯的朋友。 18.每个人的经济学[英] 张夏准 著李佳楠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为什么经济数据不可能客观?为什么6%的增长是一个“奇迹”?为什么经济学号称可解释所有事物,却无法预测经济危机?为什么大部分人明明消费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幸福感却没有增加? 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张夏准教授,从基本概念出发,以开放态度解读各个经济学派观点,简洁幽默地揭示每个经济角色的行动逻辑。启发你看清更真实的环境背景,明智理性地对日常经济事务做出决策。教你做一个经济思考者,创造更有活力、更稳定、更公平、更幸福的生活。 张夏准教授写这本书目的是向读者呈现思考经济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经济概念。他并没有期望读者能够记住全部甚至大部分。但是希望读者记住这个要点:“谁获益?”(Who benefits ?) 一个经济主张的意图很容易被识破。例如,经济学家解释,给富人减税,他们就能享有更多的投资成果,因此就会有更大动力去投资和创造财富。当富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就会花得更多。这样穷人就有更多的就业和收入。这套被称为“供给经济学”的理论,也成了很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基本信仰。 可是:为什么让富人更卖力工作需要先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卖力工作需要先让穷人更穷? 所以,有些措施看似价值中立,背后却牵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断。但如果有经济学家宣称自己的分析“科学”、价值中立、惠及大众,就需要我们独立思辨,清醒认知政策与环境为个人带来的利弊。 19.李鸿章·袁世凯[日 ]冈本隆司 著马静 译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本书囊括了其一生的传记。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巅峰,甚至当上皇帝呢?本书把袁世凯的一生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20.救赎者:拉丁美洲的面孔与思想[墨] 恩里克·克劳泽 著万戴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推翻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踏上了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彼时,美国正挥舞着干涉主义的大棒对它的后院虎视眈眈,欧洲老牌帝国无不垂涎于大洋彼岸的丰饶资源与广阔市场。身处百废待兴、强敌环伺的历史困境,拉丁美洲该如何找到它的出路? 在本书中,恩里克·克劳泽以媲美文学作品的笔触,借助九位拉美历史人物的人生线索,勾勒出一百五十年来拉美的政治思想面貌和历史探索轨迹。在这些人中,有为刚刚走出黑暗的拉美点亮民族之光的何塞·马蒂,有在动荡时代的夹缝中传递思想火炬的巴斯孔塞洛斯,有倾尽祖孙三代之力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事业的帕斯家族,有写出风靡全球的《百年孤独》,却因与独裁的共谋关系而饱受争议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有一生坚持对抗独裁专制的巴尔加斯·略萨。他们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怀揣着相似的理想:建立一个公正、繁荣、和平的秩序,使饱受落后、贫穷和帝国主义之苦的拉美获得救赎。 21.战时的第三帝国[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著陈壮 赵丁 译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直到1939年,大多数德国人仍相信欧洲不会再次陷入一场全面战争,相信希特勒在重振德意志荣光时会通过外交手段维系和平,但这一丝希望在9月1日150万德国大军入侵波兰的那一刻彻底破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正式揭开,德国开始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占领区的扩大,第三帝国实行新的种族秩序和优生计划,对象从犹太人、波兰人、吉卜赛人,逐步扩展到精神病人、残障儿童。从“安乐死”计划到种族灭绝,纳粹一步步实行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大规模谋杀。 从冬季战争、大不列颠战役、巴巴罗萨行动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理查德·J. 埃文斯结合战争进程的宏观叙事与各阶层、各种族民众的个人陈述,揭示德国如何点燃欧洲战火,洞察希特勒的野心与动机,完整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他更聚焦纳粹党的普通成员、一般德国人和“非德意志”人的日常经历与心境,细腻地描绘在这段悲惨的烽火岁月中,“普通人”是怎么生存的。全书融合了叙事、描述和分析,从战役、政策、党内斗争、经济发展,乃至文化宣传、武器研发、科学研究到种族屠杀,完整而精确地展现第三帝国从1939年全面开战到1945年彻底覆灭期间的各个面向。 既能“入”书,又能“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