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米粉“个人年度书单”约稿的时候,其实颇有些踌躇。今年因为工作挤压和其他一些事,周末看书的时间少得可怜。况且我读书杂又乱,还不做笔记,一时间就很茫然,脑子里快速回想这一年都看了哪些书,其中哪几本还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过转念一想,凡是看完没被我在这次搬家时处理掉or随手卖给多抓鱼的,应该都还值得推荐。就着这个兴头,回家整理了一遍书架,买了一直没看的先摆了一排(建议下次做个“买了不看”的书单,我一定主动报名),看过还安然无恙躺在书架上的本来也就不多了,就是下面这个书单。 以下十本书排名不分先后。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苏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这是一本旧书,第一次读是十几年前,还是在学校图书馆,缘于跨专业选修课老师的介绍。当时读完什么感觉已然忘记,但可以说,它开启了我对社会问题另一角度的思考。今年买回来重读的是北京大学2014年出的第三版,看了新版序,苏力先生说自己“死不悔改”,不做修订(首版于1996年,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本书据说在法学界引起的争议声很大,但经验告诉我们,越有争议,越值得阅读。引用一位律师朋友的原话:“我读书的时候,有一部分老师和同学特别喜欢苏力,另外一部分则特别不喜欢他,但是呢,大家都会读他的书。现在估计还是这样吧。”另外,苏力本人文学素养高,文字表达有穿透力,分析问题又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对非专业读者十分友好。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意] 奥莉娅娜·法拉奇/著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2020年 这是一本首版于1975年的书,在当时的意大利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进步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都对她生气(时值意大利《流产法》提出,各方激烈争论对立期),但是没关系,法拉奇这本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销量惊人。她虚构了一个没有姓名、国籍、种族的女人——换句话说,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位女人,让她与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对话:她的孩子是否自愿来到母亲的腹中?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对一个男人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是女孩呢?成为母亲是一个女性的天职,还是自由的选择?由于法拉奇本人至少两次的流产经历,所以一般认为,这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法拉奇的半自传小说,法拉奇本人则称这本书是她“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和“想象力这颗卵子”天然受孕的结果。据说后来法拉奇还饱含热情地亲自录制了这本书的音频,在音频的开始和结束处,她插入了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绿袖子》。 《宋宴》 徐鲤、郑亚胜、卢冉/著 新星出版社 2018年 恰如其名,一场色香味俱全的宋朝文化盛宴。似乎不必多说,关注这个公众号的朋友应该都挺熟悉了。 (关于《宋宴》,戳我,戳我) 《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 [奥地利] 让·埃默里/著 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 2018年 作者埃默里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让他对于“老”和“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以5篇哲学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变老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译者杨小刚在《代序:理解他人的可能与不可能》说:“理解是为了尊重,即便总是存在理解的不可能,做出理解的尝试也已是尊重。”“看着周围的亲人老去,我们已经在时时刻刻感受时间的残酷。然而,单纯的感受是不够的,变老的感觉对于尚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只能是‘夏虫不可语冰’,但我们毕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尝试通过别人的描述去尽量揣摩那些体验,这样会让变老显得没有那么难以忍受。”让我想到很多年前,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嘲讽秦始皇追求长生之术,晚年自己却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的故事。按一贯思路,都是批评一通封建帝王晚年昏庸、迷信方术云云,然而,那位老师沉默了一小会儿,对我们这群十八九岁的学生幽幽说道:“你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一个人到了年老体衰时的心境,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会倾向于理解他而不是谴责他。”那个场景,那位老师当时说话时的神情,至今记忆尤深。 《悉达多》 [德] 赫尔曼·黑塞/著 译林出版社 2015年 是的,就是那个黑塞;是的,就是那本《悉达多》;是的,这本创作于1922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名著我直到今年才开始读。但是,在前两年了解了一些印度文化之后才去阅读这本书,也说不定更应该算作一种幸运。根据其他人的推荐和比较,选择了杨武能的译本,阅读体验良好。正像杨武能所说,这本书“疏于情节曲折、跌宕和描写的细腻委婉,却富有诗意和哲理”,故比起之前归类的“小说”,更应该被称为“诗篇”。 《中国神话传说》 袁珂/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叫“从盘古到秦始皇”,顾名思义,就是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作者“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选出来,熔铸成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系”。中国神话和传说(这是两个概念)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似乎都不陌生,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体系,想要全面展现中国神话世界自然不容易,所以这本书有60多万字可能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篇幅如此大,排版字体又小,对我已经因为审稿日益疲惫的眼睛简直是一种负担,坦白说,我没有读完。幸好,发现后浪还同时做了一本十几万字的“简明版”,打算留待春节假期看。另外,仅个人意见,由于成书时间等原因,这本书其实有很多遗憾之处,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勾稽梳理了古籍中的神话素材。但是直到目前似乎也没有看到在介绍中国神话方面有比它更好的书面世,所以,还是特别推荐对神话感兴趣的人都来读这一本吧。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美] 贺萧/著 人民出版社 2017年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当下来说,“农村妇女”,尤其是老年农村妇女始终是被双重边缘化的群体,隐匿在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中。美国历史学家贺萧在2000年前后,与陕西当地一位妇联干部(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合作,选择了陕西省4个村子里的72 位老年妇女作为访谈对象,聆听、编织、梳理出她们的故事和内心世界,从女性视角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妇女实际上是主要农业劳动者(因为征兵拉壮丁等);农业集体化时代,农村妇女又同时承担了农业生产的“公共劳动”和家庭领域的“隐性劳动”。由于体力差异、孕育照料子女等因素,农村妇女必然得不到和男性同等的“工分”,而家务劳动则直接被忽略不计。此外她们还被困守于源于传统的各种“美德”(家庭责任心、孝顺老人、讨人喜欢、忠贞等)。在此期间农村妇女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她们的痛苦被整个社会所漠视;而当时间跨越到新时代后,她们又在新秩序下成了多余的存在。于是,“诉苦”,成了她们的一种常态,也成了这本书中频繁使用的一个词语。 “这些妇女们讲述过去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身边想听她们的故事或者了解那个她们曾经生活的、但如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物质和话语痕迹的世界。她们塑造了一种进步的叙事,将自己描述成女德的典范,在有关集体化时期的故事、记忆和制度都逐渐消失和不被重视的时代讲述她们的故事。这些年老的农村妇女们讲述自己的过去,对获得当下的关注提出了有力的要求。” PS:作者在个人网站上公布了完整版译文PDF。 《废名短篇小说》 陈建军/编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年 开始读废名,缘于我正在编辑的《严家炎全集》。在此之前,废名于我是陌生的。严家炎先生评价说:“废名小说其实是供人鉴赏的小品和诗。他写生活的欢乐和苦涩,静谧和忧郁,寂寞和无奈,……咀嚼并表现着身边的悲欢,间或发出声声叹息。” 并且认为废名的短篇小说《桃园》“足可与朱自清散文《背影》相媲美”。 废名和沈从文、汪曾祺同属于京派作家,审美倾向相似。第一次读“汪曾祺”,是在书店一排书架前随意看,在毫不知作者名气下,随手翻开读到“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便毫不犹豫买下那本散文集。我想,假如有个同样的场景,我随手翻开看到的是“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闩了门再去点灯。半个月亮,却也对着大地倾盆而注。王老大的三间草房,今年盖了新黄稻草,比桃叶还要洗得清冷”,也一样会兴冲冲地把书抱回家吧。只可惜,废名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被忽视的、属于小众阅读的民国作家。 《逆水行舟:卢作孚长孙女回忆录》 卢晓蓉/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 作者卢晓蓉老师赠书。卢作孚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然而,这本是一个不该被忘记的人。由于种种遮蔽,就连卢晓蓉老师自己也是很多年后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祖父。面对上一代的亲历故事,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干脆直接摘抄钱理群老师的一个推荐语吧:“在我们身上曾经发生的精神荒谬和悲剧又一定程度上在后代重演,这大概是对我们民族的遗忘症的一个惩罚。要避免这样可悲可怕的历史循环,就要从恢复个人和民族记忆做起。在我看来,卢晓蓉的回忆录就是这样的自觉努力。” 《长夜难明》 紫金陈/著 浦睿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 真正一口气读完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紫金陈在今年接连两部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赚足了口碑之后,在微博上发过一段话,印象深刻:“小说最早出版时我发过微博,其他故事的创作目的就是好看,唯独这个故事输出了个人价值观。选题是在2014年底,我想出这个选题,编辑的建议是不要写,我研究了很多当时的政策精神,我个人判断是时代在变化,所以我想用类型小说的形式来记录。”虽然我对小说中某些描写一直颇有微词,豆瓣评分给的不够高,但还是希望多一些像紫金陈一样,愿意“研究”,敢于冒险的创作者,并且希望这样的作者能像他自己希望的那样——多赚钱。 ——可以在这里看到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