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好书 10月入围中外人文社科佳作书单 “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21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说、15本中外人文社科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2年10月入围中外人文社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周恩来在巴黎》 [日]小仓和夫 著 王冬译 九州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书,记录了周恩来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以后,在黑暗与光明的重叠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周恩来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中华腾飞世界”而奋斗的历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直到1924年才回国。作者在巴黎实地探访周恩来的足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治学方法,基于大量资料和史料,考证了青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了他由此走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历程。 本书将周恩来留法时期求学和革命思想的形成,置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社会形势和国际共运的大背景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人文社科|翻译|非虚构 《与父亲的奥德塞》 [美]丹尼尔·门德尔松 著 卓雨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门德尔松81岁的数学家父亲去旁听儿子给本科生开设的《奥德赛》研读课,细读关于“漂泊与回家”的12110行史诗,之后父子二人又一起参加《奥德赛》主题游轮旅行。在文本与空间的“奥德赛之旅”中,他得以一次又一次重新理解父亲。 《奥德赛》是英雄漂泊多年,历尽千辛万苦得以归乡的故事;也是稚子长大成人,在寻父过程中逐渐了解父亲的故事。 《与父亲的奥德赛》则将《奥德赛》中古希腊英雄父子的传奇史诗与当代父子的普通人生并置,在文本与现实的交叠中,两对父子相互映照。 时空交错的回旋里,父、子与史诗的故事缓缓展开。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传记 《布衣老爸的风花雪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 张玲著 文津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张谷若先生以30年代成功译介哈代《还乡》《德伯家的苔丝》而闻名于世,他晚年翻译狄更斯《大卫·考坡菲》、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史》等,其译作忠实畅达、注释精赡详尽而享有盛誉,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他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建国后院系调整,以及改革开放等诸多大事件。其女儿张玲亦是极为成功的翻译家,用一贯考究的语言,细密的构架,几易其稿结撰本著,书里每一个名字每一件琐事都经过她关于人品、学品的仔细考量,亲闻、亲见、亲历,补史之缺,绘文之美,言哲之智。通过父亲张谷若和他的交往圈,映射中华民族的百年崛起。 本书对于我们寻索翻译理论,探讨中外文化交流,钩沉一代学人的抱负与情怀,曲折反映二十世纪爱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都大有启发。本书也将刺激我们对个体与时代,文艺与生活、人生价值与社会际遇的辩证思考。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波托西: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 [美]克里斯·莱恩 著 江振鹏 等译 万川·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1545年,在玻利维亚高地一座荒凉的红色山峰上,一位印第安预言家发现了富银矿砂。西班牙人继而在此找到了一条富矿脉,缔造了波托西作为“帝王之城”的传奇。波托西是一个由土著工人、女性商贩、非洲奴隶等普通居民,以及与他们一道居住的精英商人、精炼厂厂主、富有寡妇和皇室官员共同构筑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富有活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波托西: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讲述了这一传奇矿业城市的兴衰。在波托西从16世纪闪耀兴起直至19世纪黯然衰落的历史进程中,学者克里斯·莱恩阐述了白银对于全球经济变革的推动作用,并通过对发展中超限度与破坏性行为的生动描绘,揭露出人类在矿尘飞扬背后残酷无情的诸多过往。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历史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李硕 著 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人文社科 |翻译|社科 《河流是部文明史:自然如何决定文明兴衰与人类未来》 [美]劳伦斯·C.史密斯 著 周炜乐 译 中信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河流对文明进程造成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动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可以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改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 劳伦斯·C.史密斯是一位长期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对河流与人类社会间永恒却未被重视的关系有深切认知。在这本书中,他以广博的笔触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更迭,讲述了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纪实文学 《敖鲁古雅》 顾桃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敖鲁古雅,鄂温克的语言里,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喜欢纪录片的,一定还记得2009年在昆明翠湖边的云南省图书馆举办的云之南纪录片影展,里面有纪录片工作者顾桃拍的一部《敖鲁古雅》。当年有一期《南方周末》,整版写了艺术家维佳的故事。这本书以日记体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作者在跟随拍摄使鹿部落的过程中,和部落里的人们结下的情谊。 维佳,酗酒、写诗、画画、在猎点干活儿;他的姐姐柳霞,酗酒、养鹿;他们的母亲——部落里的萨满——芭拉杰依;酋长玛丽亚-索,也是萨满;酋长的大儿子,出色的猎人何协,何协的老婆卓耶,每天坐在炕头上等待丈夫回家,因为何协一次擦枪走火,误伤了卓耶,导致她大脑瘫痪在床,何协这么多年一直怀着愧疚温柔相待;顾桃父亲80年代去大兴安岭采访时认识的老猎人安道,安道的儿子毛谢…… 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故事。书的笔触朴素真实,对最后的使鹿部落的必然消失没有表现过多的愤懑或感伤,只是如实记录。书的结尾部分,使鹿人的自述,在酋长玛丽亚.索的声音里,即将消失的使鹿部落的历史缓缓呈现……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 《故乡潮州》 陈平原著 商务印书馆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如何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在一个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谈论“在地”且有“实感”的故乡,已然不纯粹是怀旧,更包含着一种文化理想与生活趣味。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对于故乡潮州的一次文化探寻,也是“却顾所来径”的深情回望。书中以“潮州”为题,论文、随笔、演讲、序跋,体裁丰富,指归却一:故乡。无论是体味故乡的地域特质、生活方式、文化品格,还是谈论故乡的地方文学、乡土教材、文化名人,都是一种别样的“返乡”。至于那些对童年与青春的记录、对亲人的念怀,更是与读者分享的自家心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今日的我们,该如何怀乡,或如书中所言:“不妨就从自家脚下,一直说到那遥远的四面八方。” 人文社科|翻译|随笔 《海豚信:1970-1979》(上下) [美]罗伯特·洛威尔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 著 [美]萨斯基娅·汉密尔顿 编 程佳 余榕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大雅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本书是20世纪一对传奇夫妇——自白派诗歌创始人罗伯特·洛威尔及文学评论家、小说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的书信集,也是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海豚》的“阅读指南”。全书收录了洛威尔生命中最后七年(1970—1977年,也是其个人危机与创作革新期)与哈德威克的所有书信,以及他们与圈中好友的部分往来信件,共347封。这些书信涉及二人日常的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诗歌和小说创作,还展示了他们与麦卡锡、毕肖普、里奇、沃尔科特、贾雷尔、伯林、乔纳森、贝里曼等人的珍贵友情,为二人描摹了一幅前所未有的真实“肖像”。更难得的是,它也提供了《海豚》创作的立体资料(事实与书信),诠释了洛威尔如何将生活(以及书信)提升为诗歌的过程。这些书信,是一场关于爱与宽容的艰难跋涉,二人近三十年的爱怨纠葛与迟到的和解,同时也是一代文学巨匠生活与创作的真实现场,在文字表面的琐碎、支离中,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进入洛威尔世界的中心。 人文社科 |翻译|哲学 《虚无主义》 [荷]诺伦·格尔茨著 张红军译 风之回响RESONANCE | 涵芬楼文化 商务印书馆 提名评委:王春林 内容简介:《哈利·波特》《权力的游戏》《真探》……当代流行作品中,隐藏着怎样的逃避本质?算法、社交网络、现代技术是在为我们赋能,还是在维持一种被赋能的幻觉?宅在家里刷手机、标准化的学校教育、打工人的职场生活竟处处都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又不是什么? 当某人被贴上虚无主义者的标签时,通常并不意味着赞美。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是浑浑噩噩?还是认为生活不值得?或是相信一切都无所谓?诺伦·格尔茨指出,如果我们学会辨认虚无主义的多种类型,那么我们就能学会区分有意义与无意义。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到汉娜·阿伦特、让-保罗·萨特,本书追溯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历史,对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提供了一种颇有新意和启发性的理解。 本书结合当代社会的日常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在与“悲观主义”“犬儒主义”和“无动于衷”的对照下澄清何为“虚无主义”,以及什么是虚无主义的思维方式,直击现代人灵魂,引发共鸣与反思。 人文社科 |翻译|非虚构 《致命爱人:家庭凶杀案中的两性关系》 [英]简·蒙克顿·史密斯 著 尹晓冬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亲密伴侣为何变身致命爱人?情感操纵缘何导致家庭凶案?爱,从来都不是暴力和操纵。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在英国,每周有2名女性被伴侣杀害;在美国,每天有3名受害者;而在墨西哥,每天大约有5名。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封控后,英国的亲密伴侣凶杀率翻了一番,全球各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 凶手不会突然失控,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 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 《致命爱人:家庭凶杀案中的两性关系》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逐一回顾“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非虚构 《人间漂流》 小杜 著 新经典·琥珀 | 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这本书,讲述了一群漂泊者的生命故事。他们是到东北讨生活的南方女人、渡江去俄罗斯闯荡的小舅、孤身一人飘洋过海的豆腐状元、追随恋人远赴美国的哲学博士……他们不满于命运的安排,漂向万里之外,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挣扎地活着。 这些人中,有人早早命丧于车轮,有人从此消失在江对岸,有人独自在异乡度过一个个除夕夜,也有人放下书本和康德,与发剪终日相伴…… 而写下这些故事的小杜,在二十多岁时离开故乡东北那座县城,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小镇。十余年间,他搬过许多次家,见识过无数次聚散离合,异乡依旧格格不入,故乡也早已面目全非。 这是小杜的半生故事,也是他过往经历的众生的故事,更是你和我的故事——我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这天地间漂泊,不论身在何地,终归无处为家。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学研究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 吴俊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读鲁迅必读《朝花夕拾》。 本书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简谱和传述,鲁迅生平经纬有了一种客观简述和文学描述,突出了个人史的重点和要点;二是整本书阅读,分篇解读《朝花夕拾》,注重语文和文学兼顾的阅读、分析及修辞艺术、思想意义。由此把两部分结合成鲁迅的文学个人史。最后,正文外还扼要提及了鲁迅文学个人史上的“失踪者”现象。 《朝花夕拾》是鲁迅人生苦痛之际向着青少年时代的回望和暂别,又是跨越羁绊、砥砺前行的再度出发和远眺。 人文社科 |翻译|新知 《无敌蝇家:双翅目昆虫的成功秘籍》 [美]乔纳森·巴尔科姆 著 左安浦 译 三蝶纪审校 天际线·译林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果蝇、蚊子、食虫虻……面对嗡嗡飞舞的双翅目昆虫,我们往往会不耐烦地试图杀死它们。动物行为学家乔纳森·巴尔科姆一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局限,他沿着万千双翅目昆虫隐秘的生活轨迹,揭开这些进化历程中终极机会主义者的传奇身份:它们是破坏农作物的害虫,也是精于传粉的植物学家;是带来恼人瘙痒的吸血恶魔,也是破译遗传密码的幕后英雄;是狂热的污秽爱好者,也是高明的废物处理大师。 双翅目昆虫的命运与人类彼此交织,这些无名的千千万万构成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石,它们的成功秘籍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自然的方式。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文化研究 随笔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 汪安民著 胡杨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学者汪民安当代文化研究的全新力作,围绕“情动、物质和当代性”三大主题的一次文化探险,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物质、语言和艺术。三大主题相互关联相互辉映,共同揭示文化问题最终影响了人的情感、文学、艺术和商业,影响着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渗透和左右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这是一场打破旧有理论框架的文化研究盛宴,是对当代性富有成效的追根溯源,引出令人深思的质询:在当下时代,是否还存在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人和主体,人的主体性是否已被物质、符号、机器、流量、数据等摧毁取代?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评论集 《生如稗草:网络文学导读》 安迪斯晨风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肖惊鸿 内容简介:本书是网络文学评论家安迪斯晨风的网络文学导读。安迪斯晨风多年来致力于推荐、评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个人拥有大量的网络文学阅读量。本书稿是安迪斯晨风对网络文学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的梳理。他从上承通俗文学,下启全IP阅读的角度,为网络文学赋予传统文人阅读旨趣,为其进行文学经典性的赋值。并从海量的文本中,遴选了数十部独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论。语言幽默风趣、旁征博引。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社科 《剑宗读书法:金克木的学习之道》 黄德海著 作家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金克木先生以小学文凭而终成北大教授、一代大家,成于其时代其经历,更成于其习学有法。黄德海拈取金克木人生中的关键节点、学思转捩,以“学习时代”为关键词,扫描其家庭教育、学之所悟、贯通转折,奠定全书的根基——这是具体个人学习的时代,更是每一个个人从时代中学习。“读书方法”则由文字的书、案头的书引申开去,以格式塔、望气等看似抽象,实则有章可循的方法,将“读”作为观人、察世、审物的概括,以之而神游文化、接通天人。这样的“剑宗读书法”,可以在特定(或者可能是每个)人生阶段鼓励人锐意进取,堪与“以不充分的已获得条件判断全局”主张并传。 本书与黄德海在作家社出版的另两部作品可以参照阅读:与《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合璧而观,是金克木先生的人生、习学的探看,更是今年金克木先生纪念活动的重要资粮;与《书到今生读已迟》对照,则是滔滔学海中,取一瓢而饮之路径之乐趣。 人文社科|翻译|社科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 [瑞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著 一熙 译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首次提出病人面对死亡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人们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促进了人们对弥留之际的病人的关怀。 本书出版六十年来,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成为现代生死学教育经典,影响并教诲无数人正确对待临终与死亡。罗斯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导人们更加感性地体味步步紧逼的死亡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帮助人们学习如何给临终的病人以希望、安慰与内心的安宁,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终结,如何应对亲人的去世,从而改善生命的质量。 人文社科|翻译| 日记 《思考就是我的抵抗:伍尔夫日记选》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齐彦婧译 企鹅兰登中国·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思考就是我的抵抗:伍尔夫日记选》收录伍尔夫1915年至1941年间写的日记,真实记录她33岁到59岁人生中的高光和深渊,包括代表作的出版、与灵魂伴侣伦纳德的情谊、和女友薇拉的故事、抑郁症的复发、去世前的最后时光……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文艺圈的奇闻逸事,也有创作时构思的变化和对他人作品的见解。以极其敏锐而细腻的笔触捕捉所思所悟,文字时而活泼,时而刻薄,时而沮丧,让读者得以窥见这位传奇女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密花园。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清代后妃杂识》 王冕森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以清代后妃为对象,立足官书档案展开研究。上部梳理清代与后妃相关的各项制度,并讨论清代后妃的生活状态;下部整理和考辨清代列帝后妃的人物信息。本书构建了关于清代后妃日常的初步框架,以便今人深入讨论。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叠变:鸦片、枪炮与文明进程中的中国(1840-1915)》 马勇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晚明时期的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在对英贸易顺差的刺激下,鸦片引发了近代中国的叠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以来,中国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探索,在迷茫与徘徊中,进行了抗争、学习、融合、改革与改良。外部列强势力犬牙交错、内部政治斗争拉锯不断、内外部战争频仍、洋务运动开启、新一代知识分子开始成长、民智渐开、工业发展……在各种驱动因素的叠加与聚合下,叠变继续。 然而,甲午之战的失败以及稍后列强强租胶州湾、广州湾等,深刻刺激了中国人,成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罕见的奇耻大辱震撼了国人,谭嗣同诗曰: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溟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落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震撼之后则是怀疑、彷徨、困惑与愤怒,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是叠变的加速:维新变法、新政、共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花了几百年所走的路,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亡与新生撕扯着苦难深重的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此也才真正展示出其优势与劣势,困境与顺境。这是中国历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文明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局?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驱动力是什么?引发中国叠变的各种驱动力是什么,是如何交织与叠加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基于此,本书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探索内在的政治演变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期以史为鉴。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学研究 《雷平阳词典》 霍俊明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本书是诗人批评家霍俊明的一部专论雷平阳的诗学专著,以云南、昭通、基诺山、方言、叙事冲动、盐津、坛城、手写体、总体性诗人、异乡人、现代性秩序等近400条与雷平阳的生活、写作紧密关联的“词条”为经纬,全景、立体、深刻地展现出诗人雷平阳写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涉及四个层次的文本:雷平阳的属地性格、家族背景、日常生活、工作、交游、田野考察是第一文本;他的诗歌、散文、小说、考察、札记、摄影和书法是第二文本;霍俊明对前面两个文本的认识和解读形成了第三文本;除此之外,雷平阳还的“隐藏文本”——他写在日记本上而从发表过的诗——也在此书多有展现。此书名为“词典”,区别于宏大的“课题体”、切割式的“学报体”、体大虑周的“文学史体”,建基于写作者个体记忆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侧重于可读、可感、可信,携带了时代体温以及个体悲欣交集的灵魂和命运,是霍俊明倾心于“诗人批评家”的又一实践。 人文社科|翻译|非虚构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 [日]永山央 口述 岑献青执笔 [日]关口加代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曾经有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改变了一个日本职员的一生。 1940年,年轻的永山央来到中国无锡工作,房东恰是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王兰。作为租客,永山不仅得到生活上的关照,更在精神上得到王兰的指点。有感于此,永山将王兰视为人生导师,尊称其为“义母”。半年后,永山被派往他处工作,开始了与王兰长达数年的通信。 1986年,永山重返上海学习汉语并寻找失联多年的王兰,不料斯人已逝。但令他意外的是,不仅留在中国的王兰信件又辗转回到手中,他还找到了王兰的女儿,两家人的缘分得以延续。 普通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令人唏嘘,而王兰书信中超越了种族、国别的人性温暖与精神境界更令人动容。 本书访录者岑献青女士根据对永山央的十多次采访,并结合王兰写给永山央的50多封信件,写成此书。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艺评论 《回放》 叶三著 胭+砚(YY) PROJECT 漓江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叶三的特点,引用费舍尔对彼得·卡门青的表述,那就是:您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些本身不值一提的小事透过诗人的心灵得到传递,使得这部作品变得丰沛而光彩照人。 如今这本严肃的“私影话/剧话”,通过“细读”的方式为我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集体记忆。在她的笔下,那些经过岁月淘洗的令人难忘的文艺作品,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记录我们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像文本,更是一部浓缩了的当代社会思想生活简史,同时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部剧想要获得认可,先需准确辨识出观众的隐痛,而后才是理解和抚慰。”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科普 《植物名实图考校注》 [清]吴其濬 著 栾保群 校注 中华书局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植物名实图考》是清代学者吴其濬所著。全书三十八卷,分十二大类:谷类二卷,蔬类四卷,草类二十一卷(计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毒草、芳草、群芳八小类),果类二卷,木类五卷,共计植物一千七百十四种。本书着重于植物种类名和实的考证,对一些植物的古今历史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文字细腻准确,很多篇目可作小品文来读。另外,与对各类植物的文字描述相辅相成的是,原书于每种植物之下均附有相关图片,非常精美,既可供观赏,又于理解文字内容有益。此次校注,以光绪六年山西曾国荃重刊本为底本,对明显的错误酌情出校说明,对难以理解的典故词语加以注释,对各类引文加以核对。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随笔 《演奏之外》 张昊辰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长篇纪实散文 《草原十年》 安宁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王春林 内容简介:《草原十年》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它以一个草原小镇为标本,记录呼伦贝尔草原上普通牧民十年的生活变迁史。作家安宁在30岁到40岁的十年间,一次次回到自己第二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她看到了一个草原小镇的历史,一代人的历史,一个牧民家族的变迁,以及草原生态的变化:当我们回望草原上的人、动物、植物,它的壮美与广阔,会发现它犹如汪洋大海,波澜起伏,每一道小小的褶皱中,都闪烁着时代耀眼迷人的光芒。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非虚构 《寻常百姓家》 么书仪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本书记述的是一户寻常人家在20世纪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起点是1990年代么书仪老师一点点积攒起来的36盘录音带。在录音带中,父母向女儿回忆过往。双亲相继去世后,么老师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又仔细爬梳了父亲留下来的各种遗物:信、账本、单据、思想汇报、合同…… 这本书的骨架就是从这些实物和基于那36盘录音带的文字中生长出来的。它记述的是普通一家人的历史:祖父辈生活在河北丰润县农村,克勤克俭经营杂货铺;父辈带着全家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先是搬到唐山,继而是天津,最终落脚北平;子女一辈在1949年之后天翻地覆的巨变中,求学、工作,实现了从商人家庭到知识分子家庭的转变。 无论时代的风向如何变幻,这一家人始终克勤克俭,诚实、努力贯彻为人的责任。我们从这一家人身上可以看到无数中国家庭和无数中国人的身影。 同样是20世纪的不容易,如果说《巨流河》是大江大河,《寻常百姓家》则是滴水穿石、细水长流、百折不回。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集 《通宵俱乐部》 阿乙 著 单读 | 铸刻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通宵俱乐部》是小说家阿乙最新随笔集,记录他在1996至2020年间的写作,书中文字长度体裁不一,都是他对日常生活的洞察与哲思。 “尊贵的朋友,生活诚如我们所见,总是对我们静默,但我们又总能警觉到,有一种小如壁虎的东西,以快如闪电的速度掠过生活的画布。我作为一名作者,职责之一是捕捉生活中出现的这种转瞬即逝的感觉与情绪。和之前出版的《寡人》《阳光猛烈,万物显形》一样,这本随笔集展现的也是这种捕猎的成果。” 人文社科|翻译|艺术 《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 [美]理查德·A.巴尼 著 邵逸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双峰》的导演,享誉国际的好莱坞鬼才,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过去三十年里,没有导演能够拍出比林奇作品更引人入胜、更具争议、更令人困惑的电影,也没有导演比林奇更不愿谈论自己的创作。 《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收录二十三篇重要的林奇访谈,时跨三十多年,多篇首译中文。这些也是林奇为数不多敞开心扉、直言不讳的访谈,涵盖他创作与人生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他对自己电影的独特解读、他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暴力、恐怖、城市、欲望、女性、生老病死、现代人的焦虑等议题的深刻探讨。电影、绘画、音乐、家具设计;现代却令人不安的纽约、衰败污秽却古老美丽的费城;童年的回忆、荒诞的故事、超现实主义的意象……一切都在林奇难以捉摸的谈话与静默中攫住人心。 人文社科|翻译| 纪实 《手机废人》 [日]石川结贵 著 王雯婷 译 李昊 校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今天每个人不可或缺之物,它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弊端。你可能知道手机屏幕蓝光对眼睛有害,但你可能没有想到你对手机依赖的危险更大于蓝光。你可能为了填满业余时间而开始玩游戏,但最后可能本末倒置,反被占去工作和私生活的时间…… 本书作者采访了对手机产生成瘾依赖的诸多案例,年龄段覆盖从幼儿到老年群体。比如,很多年轻母亲在育儿阶段为图省事,过早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不少母亲自己也是重度手机使用者,沉迷于各种APP而无暇顾及孩子需求,孩子在最需要情感培养的阶段却无法与活生生的人产生足够互动,造成其成长后的个性冷漠的缺陷;进入校园后,不少孩子为了融入同学间以聊天软件和SNS组建起的社交圈而费神,而正是这一社交圈决定了校园内隐秘划分不同群体等级的差异;迈入社会工作以后,个人行程也因为GPS监控而能被领导掌控到,必须应付客户需求随叫随到,筋疲力尽;进入养老院后,还会有老人因为沉迷麻将之类的手机游戏不可自拔,甚至有陷入网络诈骗的危险…… 文明的工具像一把双刃剑,被手机无孔不入渗透的生活背后,是个体失去对自己人生掌控权,陷入异化而不自知,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需要警惕的。本书警示读者重新思考自己与智能手机的互动方式,避免成为一个“手机废人”。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艺术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 唐宏峰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本书研究近代中国视觉文化,以视觉性为线索,从绘画、画报、摄影、幻灯、电影等艺术门类,到各类光学玩具/视觉技术,乃至小说与报章文字所记录的视觉经验、视觉感知,力图描画和分析近代中国所呈现的视觉图景、图像—媒介文化与近代中国人所分享的视觉经验,并将之与晚清的政治氛围、文化心理,乃至全球跨文化的图像、媒介与思想的流通联系在一起,由此勾勒出近代中国的视界政体,并揭示其与中国人主体性形成的关系。 本书作者但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多年,在海内外也有一定影响。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上百种中外文献、资料,走访国内外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旁征博引,力图在对近代中国视觉文化历史进行广泛而细致研究的同时,对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将中国近代视觉文化的发生、演变,理解为现代性世界历史转型的内在部分,以期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学术专著 《人类神话:网络文学神话学研究》 王祥 著 宁波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2年6月 提名评委:肖惊鸿 内容简介:全书主体部分十章,十个神话叙事专题,对网络文学的形态、效能、创作思维、创作方法、文化资源等基因信息和种属特征进行清晰解读。提出并回答了关于神话的使命、充斥神话思维的人类文明的作用,以及现代人类和未来人类如何创作神话为自己服务等问题。后三章详细分析论述中国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叙事,以及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在网络文学中的神话再造和世界文化传播。全书呈现人类神话对人类文明建构的意义,阐述人类神话对网络文学基因的影响,描画未来神话叙事的发展路线和未来人类文明的可能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1914:世界终结之年》 [澳大利亚] 保罗·哈姆 著 杨楠 译 译林方尖碑·译林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1914年,德、奥、俄、英、法等国让世界陷入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造成3700万人死伤,摧毁传统的社会结构,根除古老的政治制度,并开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 作者保罗·哈姆从不同国家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故事,从外交活动中的纵横捭阖到西线战场上的血火硝烟,从上层阶级的尔虞我诈到普通民众的苦难哀愁,本书试图回答20世纪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1914何以成为“世界终结之年”。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非虚构 《她们和她们:<人物>杂志女性报道集》 安小庆 林松果 李斐然 著 乐府文化·东方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12个真实的女性故事(9篇深度人物报道+3篇作者独家自述),讲述这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和心灵。从乡村到都市,从不惑到耄耋,她们遭遇困境,她们奋力挣扎,她们经历苦难而保有天真;她们的故事是永恒的故事,也是人性的故事。从无声到有声,从陌生到相逢,从一个人抵达另一个人,这些散发着光与热的文字,让共鸣发生,让理解实现。 人文社科|翻译|哲学 《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 徐献军 译 浦睿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写给青年人的一本哲学入门书。这原本是他的一系列电台讲演,雅斯贝尔斯将自己深邃的哲学思想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阐释出来,并在讲稿的基础上成就本书。 这本书从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本原、人、世界、信仰和启蒙、人类的历史、哲学思考者的独立性、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的历史等十二个方面,阐述了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让读者对哲学有具体的感受。最后,对于一些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以及西方和东方哲学,他都提出了简明扼要的评论,还就青年人如何学习哲学提供了自己的朴素而坦诚的建议。 与一般的哲学著作不同,这本书简明而有深度,语言流畅好读,没有难记而恼人的哲学名词和教条,对于青年人了解哲学的基本命题,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和爱好多有帮助。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 陆大鹏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德意志贵族怎样应对纳粹?容克贵族阶层与普鲁士军国主义有什么联系?法国大革命如何开启德意志诸侯的“陪臣化”命运? 本书综合德语、英语世界的各类研究、专著、访谈等资料,将德意志贵族作为主线,细致刻画这一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前世今生及跌宕起伏的生活与命运,并由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的演化。同时,全书对贵族体制的体系机制做了非常系统的呈现和解析,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各个角度对德意志贵族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入透视,是一本德意志贵族百科全书。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历史 《学术史讲义:给硕士生的七堂课》 葛兆光著 商务印书馆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本书是葛兆光教授二十年间给硕士生讲授“古代中国学术史研究”一课的讲义,共八章,十多年间经其反复修订,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与“从头道来”的综述或概论式的讲法不同,本书着重讲述了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化史的大关节上的文献,列述学生应读的一些基本文献,应该了解的古代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些基本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论著和一般方法。同时还开列了“现代学术”应该着重阅读的人物。本书虽为“学术史讲义”,内中含有葛兆光教授希望改变文史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的思考,会告诉文史研究生“读什么”和“怎么读”,本书值得文史类研究生反复研读。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化研究 《海上书局图文史话》 樊东伟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本书为“海派文献丛录-新闻出版系列”之一。 上海自1843年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逐渐发展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无可非议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对于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数目庞大的出版机构,迄今只有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1993年学林版)、《上海出版志》(2000年上海社科版)等少数几种专著有过介绍,并且因时隔久远,受当时的资讯限制,在完整性和准确度上皆有较多缺失和谬误,本书主要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较具代表性的出版机构,共百二十家,尽可能搜罗各家较为完整的资料信息,配以多种类型的相关图片而编成,旨在为这些出版的曾经“过客”留一份小传,希望由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以后的出版史研究拓展开为广阔的空间。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非虚构 《造舟记》 许路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从迷恋中式帆船,到复原造出一艘传统木帆船,需要多少努力?这是一个为梦想造舟的故事,一端是热爱,一端是大海。出走和自由并存,欢乐和痛苦参半。 许路,大海的儿子,童年时诏安老家的大帆船一闪而过,却永久地影响了他的生命。他想找到一艘老式木帆船,驾着它重新出海,环绕地球一周。寻觅、挖掘、研习、复原、建造、下水……一个人的梦变为一群人的。老师傅们也加入进来,他们是中国最后一批木帆船老工匠。 “太平公主号”终于启航,许路却留在了岸上。他完整记录了这项古船复原壮举,从发起到主持,试航到失事,也抢救式整理了民间遗存的古老造船技艺。以造船,以远航,探索一个个体、一个时代、一种文明能出走多远。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电影评论 《电影编剧没有秘密》 芦苇 王天兵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芦苇和王天兵在2013年之后全部的重要谈话,回顾了芦苇鲜为人知的早期经历,更深入细致地讲解电影编剧技巧,最为重要的是对芦苇创作的《霸王别姬》电影剧本的逐场分析,让这部尘封三十年的剧作瑰宝大放异彩。此外,还有围绕电影《白鹿原》的改编技巧以及相关事件的深度访谈,与附赠的《白鹿原》电影剧本参照阅读,也会使人受益匪浅;还有对此前未曾提及、未及详谈的芦苇剧本的全面回顾,包括《黄河谣》《龙的亲吻》《李陵传》《岁月如织》《赤壁》《沂蒙母亲》《弗朗索瓦——一个法国外交官在云南》以及芦苇一些尚未实现的编剧设想等,谈话内容几乎涵盖了芦苇的创作生涯。 功夫在诗外,芦苇对民间戏曲、民乐和民歌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电影界可谓首屈一指,这是他担任编剧的电影具有独特魅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本书收入的相关谈话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芦苇在这方面的视野和追求。 本书是《电影编剧的秘密》的延续,也是它的全面补充,同时又自成一体,而且分量十足,对电影编剧技巧的讲解更细致,更具实操性。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以色列简史1897—2011》 [英]马丁·吉尔伯特 著 扈喜林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120多年前,维也纳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发起犹太复国运动,希望在《圣经》中的“以色列地”建立一个属于全体犹太人的国家。历经50年艰苦而漫长的建设,犹太人终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从此全世界犹太人拥有了自己的祖国。建国后的70多年来,尽管存在战争、恐怖活动以及大规模暴动,以色列依然不断通过秘密和公开的谈判寻求和平。 著名历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爵士在本书中,搁置固有观念,讲述了以色列富有希望和建设成就的起源、演变过程。用2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历史档案,完整记录了以色列漫长的历史岁月和以色列人民的生活,再现了以色列建国之路,以及在中东战火之下,以色列人努力寻求和平、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文社科 |翻译 |社科 《诉说忧伤: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 [美]戴维·A.卡普 著 幸君珺 萧易忻译 上教人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戴维·卡普以自身经历和社会学的想象力,结合主、客位两种视角和方法,通过对50名抑郁者的亲密访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抑郁经历、想法和感受,为揭示抑郁症复杂的社会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全书聚焦于抑郁者如何理解这种从本质上来说是模棱两可的生活情境,他们的抑郁意识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发展,他们如何看待精神病学和药物治疗,从而如何与家人和朋友打交道。抑郁之痛苦不堪言,且不可预测,卡普的采访时而尖锐,时而令人不安,时而幽默,时而睿智,让我们惊叹于抑郁者在处理痛苦时的勇气,也听到了抑郁的真实感觉……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集 《我害怕生活》(全5册) 李静 著 单读 | 铸刻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王春林 内容简介:《我害怕生活》(全5册)集结了话剧剧本、批评随笔、文学评论、小说及诗歌,合计七十余万字,呈现了李静1995年至2022年期间的创作: “有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了漫长的贫乏与胆怯,却在断断续续挣扎不休的写作里,看见了一丝亮光” 《必须冒犯观众》收录了李静二十五年间关于文学、戏剧、电影、泛文化现象的批评随笔和自己所写《大先生》《秦国喜剧》等几部戏剧作品的创作谈。此书曾于2014年出版,此次新版,撤去了若干旧作、增加了1997—2003年和2014—2022年间写作的二十余篇文章,并按论域重新编排。 《捕风记》收入了李静对十四位戏剧家、作家和批评家的集中论述。此书曾于2011年出版,此次再版,有增有删,所论者为: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林兆华,过士行,朱西甯,木心,莫言,王小妮,止庵,林白,王安忆,贾平凹,林贤治,郭宏安。 《王小波的遗产》是李静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1995年至2022年。最近一篇《海绵记》写于2022年4月,是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出对他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小波给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以表达作者对他文学遗产的感激之情。 《致你》是李静的私人创作集,写于1996年到2021年,包括从未发表的诗歌,以及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首次结集出版。 《戎夷之衣》是李静完成于2021年的话剧剧本,借《吕氏春秋》里的一个故事,叩问人心中的光与暗。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科普 《给孩子的另类科普:一万亿个外婆》 劳佳迪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科普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温暖心灵的科学漫游故事,涉及星际旅行、分子机器、永生之谜与量子计算4场前沿科学之旅。 外婆病逝后,小女孩星星想,要做些什么才能重新见到她呢?有一天,她像爱丽丝跌进兔子洞一样,来到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科学小镇,遇见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们。在这里,行星和黑洞可以作弹弓,海水变成飞船的燃料,虫洞是与外婆相见的隧道;分子机器能合成一个外婆,冷冻、干细胞和基因剪辑具有魔法般的效力;当她意识到量子宇宙的存在,一万亿个外婆也渐次“现身”,与她重逢在宇宙的角落。在生命的某个瞬间,我们都可能是星星,而外婆代表每个人至深的怀念。 本书少有地以感性融化理性,以文学启发科学,在硬核的前沿科学中兑入柔软想象,是科普出圈的另类探索。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骆驼与轮子》 [美]里查德·W .布利特 著 于子轩 戴汭等译罗新 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传统观念一般把轮子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明,而骆驼则是笨拙落后的运输形式。本书通过回顾骆驼从古至今的驯化和使用历史,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地挑战了这一出自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借鉴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与骆驼饲养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运用大量图像证据,探讨了骆驼的使用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其中蕴含的社会、军事、经济、技术因素。本书具有开阔的世界史视野和鲜明的跨学科特色,论证科学充分,曾荣获美国科技史协会须发的“德克斯特奖”。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 《我是陈桂花》 陈曼冬 著 文汇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我是陈桂花》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两三年里写的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大多数都是作者在时间的碎片和生活的缝隙里完成的,书里很多内容,描绘的也是这样的缝隙。这样的缝隙,足以抵御繁忙、琐碎甚至有些糟糕的日常。 作者所说的缝隙,更多的是一种时空空间。比方说在家、在上下班的路上、在旅途中、甚至在排队等待时……在任何内心和思维存在的地方。在生活的缝隙里,在工作的缝隙里,在时间的缝隙里,心里的那颗从少年时代就萌发的热爱文学的种子不断地生长,然后开出了花。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学 《不任性的灵魂》 张新颖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张新颖从布罗茨基眼中的奥登、奥登眼中的歌德谈起,牵引出但丁、艾略特、帕斯捷尔纳克、卡佛、博尔赫斯、E.B.怀特等世界文学史上的响亮人物。天才灵魂的任性飞扬总会显而易见,而作者所看见的,是他们的不任性。 这样一群“不任性的灵魂”:克制,谦逊,中性,平静,把自己美好的才赋用于现实的细事。如歌德,生活上足够富裕,盛名之后却选择去魏玛宫廷做公务员;如怀特,为《纽约客》专栏持续写作56年;又如贝理夫妇,尊重着婚姻里彼此的“孤独”。“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控制下解脱出来,学习把它放到适当的位置,放到世界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世界。 人文社科|翻译| 历史 《杉木与帝国: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 [美]孟一衡著 张连伟 李莉 李飞 郎洁译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从蔡京改革到张居正“一条鞭法”,中国发生了一场贯穿宋元明的“森林革命”,千万根巨木,不仅营造出繁荣的木材市场,也缔造了东方海军神话。现代林业制度,原来起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帝国兴衰与森林进退相生相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本书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足以挑战伊懋可《大象的退却》,意义堪比彭慕兰《大分流》。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历史 《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 韩香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萨珊波斯与中国作为丝绸之路东西两大文明策源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着较多的相似性,都建立过帝国,都具有专制及多元色彩。中国与罗马(拜占庭)、中亚等的交往,无论陆海,都是绕不过波斯的。因此,探讨波斯与中国的关系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利用多语种文献以及中西方考古文物资料,着重探讨了萨珊波斯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以及双方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的转译与适应等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小到物品、物种等的交换与交流,大到技术、思想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力图修补中外文明交往史上这块模糊的“拼图”。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随笔集 《五行志随笔》 俞晓群著 商务印书馆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五行志》从属于史书的“志”这一篇目,记录了各种奇怪的现象、灾害以及阴阳学说。从《汉书》初设《五行志》直至《清史稿》,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十五部正史含《五行志》(或与“五行志”性质类同的志书)。千余年间,正史《五行志》的撰述绵延不绝,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本书即针对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内容,对其进行记录、梳理和研究,如整理正史中的鬼、妖、孽,六祸、六痾和六眚六祥,讨论“最坏的皇帝”“最坏的妃子”,挖掘隐藏在“迷信”背后的历史发展和政治现象。“五行志”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把人事、气象与灾祸联系起来,看似充满迷信附会,实则保留了一些古代气象资料,以及古人的气象观,有一定参考价值,包含大量历史信息,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政治的变化。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化随笔 《有书来仪》 谢其章 著 华文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藏书家谢其章近几年读书、藏书的心得体会,有发人深思的感悟,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有盎然的生活情趣,一个个近现代文人,一桩桩文坛趣事在书中跃然纸上。本书篇目涉及人们熟悉的鲁迅、张爱玲、叶灵凤、黄裳、沈昌文;也涉及人们不甚熟悉的包天笑、简又文、唐大郎;还涉及大家也许是头一次听闻的丁力、李景慈、梁又铭等人。这些人物都曾在文坛和报坛上活跃,在一份份古旧刊物上留下自己的印痕与一些有趣的掌故。作者依托自己收藏的古旧书刊,挖掘尘封的往事和文海遗珠,使得人们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名人,以及一份份刊物,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讲述了作者与众多爱书人、藏书人相互交往的种种故事和滴滴真情。 人文社科|翻译|艺术 《电影中的奴隶:再现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 [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著 姜进 译 上教人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电影有何潜力,能以一种有意义的、精确的方式来诉说过去?”在《电影中的奴隶》一书中,戴维斯进行了电影和史学的交叉研究。她认为,电影是“一个有价值,甚至有原创性的历史洞察的方式”,历史电影是制片人、演员和观众共同参与的关于过往的集体性“思想实验”。书中以五部关于奴隶的历史电影为底本,探讨了电影如何影响了现代西方社会对于历史上的奴隶制及其现代遗产的批判和反思。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社科 《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王笛 著 中信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人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服饰是如何反映阶层和社会变迁的?厨房里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什么样的关系?古代的轿子、车、船有什么独特发展历程?从集市到城镇,这种流通与集散的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真实的“勾栏”“瓦舍”是我们以为的勾栏、瓦舍吗?古人为什么喜欢翻老黄历?“十里不同俗”,传统社区的人们是靠什么凝聚起来的?古代真的无“礼”寸步难行吗? 下卷“家、群体和法律”,则讲述家族、群体和法律。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宗族力量不容小觑,那宗族是一个使钱生钱的公司吗?在传统的儒家社会,法律的制定是从哪里出发的?传统社会的那些酷刑与刑具,是怎么发明出来的?除了庙堂,江湖上的三教九流、黑帮会社靠什么来管理?中国传统社会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们真的都“书画琴棋诗酒花”,诗意地栖居? 看历史就像看电影,我们会看到全景、中景,但更真实的情景可能来自近景与细节。我们只有把历史放在显微镜下,倾听普通人的声音,才能看到更鲜活、更有血有肉的历史,感受中国社会的烟火与温度。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集 《沙漠的巴丹吉林》 杨献平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长期在西北巴丹吉林生活,他以在巴丹吉林沙漠从军的体验与观察为主题,书写了瀚海之中的沙尘暴、辽阔戈壁、孤立的牧区,以及黄羊、蜥蜴、蝎子、四脚蛇等诸多沙漠动物,并对周边的哈日浩特、肩水金关、居延海等诸多人文古迹进行了实地踏勘。这些文章生动有趣,将沙漠精灵们描写的活灵活现。本书所呈现的是瀚海泽卤之间别有趣味的边地生活,西北天幕之下丰盈独特的内心历程。 人文社科|翻译|科普 《心脏简史》 [美]桑迪普·乔哈尔 著 黄维佳 金培峰译 联合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心脏科医生桑迪普·乔哈尔完美地将他的个人经历与激动人心的历史发现糅合在一起,道出了人类这个最重要脏器的故事。书中提及的一些人物在当时为了探寻心脏的奥秘,不惜将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险地,例如施行了史上第一例心脏手术的医生丹尼尔·黑尔·威廉斯,意外发明了起搏器的威尔逊·格雷特巴奇,等等。 在回顾这些扣人心弦手术场景的同时,作者也叙述了他曾医治过的患者以及乔哈尔家族的心疾故事,从祖父在印度猝然逝去开始,心之奥妙便开启了他一生的执着所在,也暗示着他自身将可能归于相同的命运。谈到如今面临的医疗技术水平限制,作者认为在将来,相关学科的进展将会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非受限于某种新设备的发明。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哲思 《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 胡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大知名教授、传播学学者胡泳写给双胞胎儿女——未未、末末的信。既是一份记录孩子成长点滴、温暖而鲜活的“多孩”家庭教育样本,一位中年父亲的“第二次出生”,也是一部关于爱的教育、人格与人生的哲学沉思录。 分为“年轮”“成长”“读书”三个篇章,每一章附有一篇妈妈的随笔。“年轮”篇记录了孩子们0-12岁的童年点滴,并以智者父亲的思想视角,洞察了孩子们不同成长阶段,在语言习得、人际交往、个性表达等层面的特征,提供了一份鲜活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家庭教育样本。 “成长”篇进一步开启与孩子们的心灵对话,从“七色彩虹般的情感”、友谊到慈悲,从小汽车、圣诞老人、数字屏幕、家务劳动,到“你我他/她”、万物生灵、星空宇宙……包罗万象,饱含哲思。“阅读”篇则记录和孩子们一同阅读《绿拇指男孩》《绿山墙上的安妮》《格林童话》《毛毛》等经典书籍的温馨场景,读解富有见地。 12年,24封信,胡泳教授以一贯的思辨和洞察力,切中爱的肯綮,剖析自我成长的本质。 这本书既写给孩子——愿在前所未有、迅疾变化的世代,充分觉知,勇猛生长,像树一样,扎根扎深,拥抱天空,向真实的、全面的、此时此地的生活进发。 更送给今天疲惫不堪的父母——希望提供一份不焦虑的心理疗愈书,蓄积能量持续更新爱的库藏。 人文社科|翻译|人类学 《静默之声: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 [美]罗伯特·F.墨菲 著 邢海燕译 上教人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唯一的残疾是放弃,“生命”的疾病无药可医。 当罗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正处于人类学家职业生涯的巅峰之时,他感受到疾病的第一个症状,而这种疾病——脊髓肿瘤最终将带他踏上一次比任何亚马孙实地考察都陌生的奥德赛之旅:脊髓肿瘤压迫了神经,使得墨菲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发展为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在这部扣人心弦的书中,墨菲即是一位“观察者”,又是人类学的“线人”,他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以及残障的社会属性。他说,瘫痪和所有残疾一样,侵犯了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与他人的联系,残障被社会定义,并被文化赋予意义。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 [荷]西佩·斯图尔曼 著 许双如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面对文化差异的现实,人们如何将外邦“蛮族”构想为“共同人类”?这一努力又如何受到自身视角、经验和历史的局限?在本书中,西佩·斯图尔曼聚焦希罗多德、司马迁、蒙田、博厄斯等人对各自时代的边境经验的思索,分析世界历史上不同宗教经典、哲学、史书、民族志中“共同人类”观的异同,追溯跨文化平等的演进。斯图尔曼认为,诸如“共同人类”和“平等”的观念的“发明”并不描绘社会现实,而是旨在打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人们利用这些思想资源,与现实中的不平等展开持续对抗,正因如此,这些观念也具有了改变现实的变革性力量。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 杨念群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本书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清朝则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观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本书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开具体讨论。一方面探究“大一统”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及其在清代展现出的独特历史形态,另一方面探讨“大一统”观在清代政治、社会与文化实践过程中到底如何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力。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学研究 《现代与正义: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研究》 战玉冰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侦探小说内含了有关正义的基本诉求,但在现实中却被证明一切都只不过是“正义的虚张”。侦探小说捕捉到了现代都市的精神气质与感觉结构,而这恰恰决定了侦探小说自身的现代性特征。侦探小说是一种极具现代理性精神的文字形式,但其又该如何走出对理性的迷思? 本书以晚清民国侦探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类型文学研究、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多种方法,重点关注其中的正义想象、都市书写、理性迷思与类型演变等问题,同时述及传统与现代、翻译与创作、文学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辩证思考。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 《乖啊乖:为爱狗的你和我》 万方 著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是一本剧作家万方写给所有爱狗之人的书。它讲述了作者本人与爱狗乖乖十六年间的相处日常,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陪伴与“双向”拯救。2003年,万方因丈夫身患绝症而陷入对生活的迷惘与无尽的痛苦中,她无法判断自己向丈夫隐瞒病情的决定是对是错,也不知自己应当如何面对爱人将至的死亡。在朋友的建议之下,她收养了小狗乖乖,这不仅是改变她生活的契机,更是一段缘分的开始。乖乖的陪伴让她在“被需要”与“被信任”中逐渐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重获对生活的希望。多年之后,当乖乖的生命同样走到尽头,关于生与死的课题再次摆在万方面前时,她对死亡产生了新的诠释与接纳。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清末民国人口贩卖与家庭生活》 [美]任思梅 著 施美均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清末,中国北方的人口买卖市场十分活跃,仆人、妻妾、童养媳、妓女、学徒、养子等,那时候社会各个阶层的家庭都依赖人口贩卖满足家庭所需。本书研究的正是这种人口交易是如何实现的,以及使其成为可能的社群和亲属网络。作者对警局和法庭档案的使用相当创新,以富有细节的个体故事做串联,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如何接受人口贩卖作为一种普通的交易事件。在审视关于奴隶和人口贩卖的法律辩论和精英话语的同时,也深入到了人贩子和受害者个体的世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处于历史变革中的底层人口流动图景。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学欣赏 《傀文尖语文课》 倪文尖 著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背影》里“我”和父亲的关系究竟怎样?《祝福》中害死祥林嫂的“凶手”是谁?《围城》究竟是谁围住了谁?这些经典作品,你真的读懂了吗?文学阅读有没有方法? 中文系名师、多年参与国家语文教育顶层设计的倪文尖老师,通过对文学史上的中外经典及语文课本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进行精读分析,呈现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本书上编为十一篇课堂讲稿与名作解析,从《孔乙己》《背影》《合欢树》到《京华烟云》《围城》,一篇有一篇的角度与技法,实操演练,以文本为中心,从头到尾,从肌理到结构,从行文脉络到作家立场,从内部形式到外部语境……读通读透,酣畅淋漓;下编选取《祝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哦,香雪》等十三篇诗文进行旁批评点,几百条随文批注或提示重点,或设问引起关注,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探索与思考。 出入文本内外,深入字里行间,让“倪大红”老师手把手带领你与文本正面对决。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社会学 《请客不收礼:一个村落的仪式性礼物交换与互惠变迁》 郑姝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中国乡村仪式性宴请中请客收礼向不收礼、部分收礼转变的过程与机制,将礼物收受规则中的互惠分为资助型互惠与关系延续型互惠。本书认为,礼物收受规则的变化就是双重互惠制度单重化与有限化的变化,即资助型互惠消退及萎缩,关系延续型互惠持续。它经历了去制度化与再制度化过程,受到来自市场、村庄及政府的内外因素影响。村庄的社会流动、人口流动及关系选择是内在因素,市场变化与政策要求是外在因素。声望建构、情感表达、道义维系及绩效获得是行动者的行动逻辑。村落社会的流动性与价值表达成为互惠再制度化的关键环节。在礼物收受规则变迁中,机会创造者、制度变革者、制度筛选者及制度变革成果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请客不收礼”的产生。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大宋之法》 吴钩 著 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历史作家吴钩通过撰写一系列宋朝司法笔记,从法理、制度、刑事、民事四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介绍宋代中国在法律文明上取得的成就。 宋朝的司法制度可谓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最高峰,但长期以来被埋没和误解:一方面,元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包公戏、包公案小说,导致大众对宋代法律制度产生误解;另一方面,清末以来的启蒙知识分子,热衷于为异邦构建优良传统,却忽视了中国本身的历史源流。 本书通过援引大量宋人记录的法律案件,并与宋朝法条相互参证,真实还原了宋代司法制度及其实践;同时也是“以宋朝为方法”,从中国历史深处打捞已有的优良传统,讲好我们自己的“国王与磨坊”故事。这不是为了证明“祖上曾经阔过”,而是希望通过一遍遍地整理、编撰、讲述、阐释,将故事内化为连绵不断的文明传统,成为司法制度良性演进的内在动力。 人文社科|翻译|文学评论 《透过窗户》 [英]朱利安·巴恩斯 著 郭国良译 译林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透过窗户》收录了作家巴恩斯在《纽约书评》《伦敦书评》《卫报》等处发表的十七篇文学评论及一则短篇小说。评论对象包括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奥威尔、吉卜林、福特、梅里美、维勒贝克、海明威、厄普代克等人。 作为英国当代文坛首屈一指的小说家,巴恩斯亦是一位优雅风趣 的文学评论家。在他的笔下,作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奥威尔的寄宿学校经历如何影响着他的写作?吉卜林每年都在法国自驾游,对法国他有怎样的情愫?伊迪丝·华顿预支八千美元天价稿费匿名赠予亨利·詹姆斯;莉迪亚·戴维斯对《包法利夫人》不是很有热情,但她的译本却是蕞好的…… 透过这一扇扇文字之窗,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最好的小说,以及关于生活的真相。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人文启蒙的知识传播原理》 徐贲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徐贲老师说:“启蒙不是万灵药,启蒙不一定能解救我们,但没有启蒙,我们肯定永远不会自由,肯定没有解救的可能。” 本书是徐贲老师“启蒙三部曲”的第三部。徐贲老师从他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中总结出关于人文教育与人文启蒙的“知识传播原理”, 这些“原理”涉及人文教育与人文启蒙问题的十个重大方面(又细分为百多个可持续扩展的论题)。 人文启蒙传承的是人类追求智慧的古老传统,并非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它的目标是求真、向善、通达、去除寡智和愚蠢,以及情感成熟的明白人生。它传播的是一种与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相一致的理性智识和伦理知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人文启蒙有关的古代智慧、知识和哲思观念前史。第二部分讨论当下启蒙知识传播的核心构成:传播者、接受者、传播手段和环境,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公共话语与写作。第三部分讨论与启蒙相关的社会政治生态、认知特征与伦理取向。 人文社科|翻译|科普 《星辰的故事:星座与人类》 [美]安东尼·阿维尼 著 晏向阳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自古以来,人类有多少美妙的赞美,献给星辰。 本书是一本充满好奇心的科普故事集,写了10篇关于宇宙星辰的故事。 在书中,作者回溯星星在天空中轨迹,追踪人与星星的关联。从古希腊到非洲大地,再到美洲,每一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关于星辰的故事。这些由各种古代或现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星座和星群,让人们想象飞驰,人们借由星星来深入讨论大自然(气候、环境、纬度等)和文化(从狩猎-采集文明到现代文明)。 人文社科|翻译|随笔 《在印度看印度:带你直面真实的印度》 随水 著 书田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随水是一名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他为了体验和观察不同文明,旅居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印度旅居期间,他深入印度各个角落,详尽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历史、饮食、建筑……并一一记录,最终汇集而成本书。 印度的种姓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它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印度吗?为什么印度的女性要陪送那么多嫁妆?为什么印度人对洁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恒河对印度的意义是什么?在印度生孩子是怎样的体验?印度的神话对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印度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状态?作者将通过《在印度看印度》一书,把你带临印度现场,让你感受一个真实的印度。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历史的微声》 王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10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就是对书的评论,展示了历史学家王笛近四十年读史观察,也可以说是他的阅读史,就此可以窥见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发现“历史的微声”,也就是去倾听民众的真实声音。 收入作者在中英文学术杂志以及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书评,其中在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亚洲研究季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发表的英文书评,皆是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出版。本书是作者读书评论的第一次结集,细读罗威廉《救世》《红雨》、卡洛·金斯堡《奶酪与蛆虫》、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史景迁《王氏之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等史学名著,思考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本书第一部分“读书就是自我塑造”和最后一部分“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是专门为本书所写,尚未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过。 作者绘制了十九幅人物插图,传达出那些海登·怀特、费正清、史景迁、孔飞力、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等杰出学者的神韵和思想的力量。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黑色大西洋:现代性与双重意识》 [英]保罗·吉尔罗伊 著 沈若然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黑色大西洋:现代性与双重意识》是国际著名种族理论家保罗·吉尔罗伊的经典作品,也是重塑了黑人文化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作者充分运用和发展“黑色大西洋”概念,将其作为一个历史场域、一个分析单位、一种理论视角,追溯了黑人在非洲、美洲和欧洲 间的迁移过程,深入分析了黑人离散对黑人文化自身以及西方现代性的影响,将黑人从现代性话语的边缘挪至中心。 吉尔罗伊认为,无论是在奴隶制还是后奴隶制时期,黑人都不是无力的受害者,他们有自身的能动性和完整的思想文化史。大西洋内的离散之旅,赋予了黑人文化不同于其源头的特性,它不完全从属于非洲或西方,但又融合了非洲和西方,以此种二元化、双重性的方式,黑人成为西方现代性独特的建构者,其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也是现代历史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读者关注“探照灯好书”微信公众号,留言、点赞、点“在看”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支持你喜欢或者想读的作品。 值班编辑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邓思懿 ? 阅文·探照灯好书评委 ? 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小说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文化、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QQ:121311324 邮箱:nfzmzy@qq.com 合作请加微信或QQ,加入工作群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