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历史好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1-24 14:40:58

  《中华读书报》2023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或长按二维码在线订阅。
  每年岁末,中华读书报编辑部都会梳理一年内的优秀出版物,从中遴选出“百佳”图书,再优中选优评出十大好书。2022年度十大好书已发布(点击阅读:中华读书报评出2022年度十大好书),另外的90种包括文学20种,历史20种,学术·文化15种,人物·传记10种,艺术10种,童书15种。以下为历史类好书2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德累斯顿:一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英]辛克莱·麦凯著,张祝馨译,文汇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78.00元
  二战临近尾声,德国名城德累斯顿遭盟军轰炸,对这座城市以及身处其中的居民造成的影响至今未绝。本书从德累斯顿的“毁灭”写起,围绕着轰炸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回顾、讲述和分析。身为媒体人与二战历史研究者,本书作者、英国人辛克莱·麦凯心怀对战争的反思意识,用多方、不同人物在这一军事行动中的态度、表现和遭遇,还原了历史片段,也为这座名城留下这部意味深长的“传记”。
  《发光的骨头》,[英]凯特·摩尔著,刘畅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68.00元
  百余年前,镭作为一种新元素刚被发现不久,因其具有荧光效果,而被美国的仪表盘行业作为夜光涂料使用。当被企业雇来描画表盘的女工被病魔缠上、被死神追击,她们开启了长达十数年的维权之路……本书追溯这段历史,难得的是,作为受害者的“镭姑娘”成为作品主角,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刻画她们的形象,讲述她们的人生,使这段故事带着温度,浸满泪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荷]田海著,王健、尹薇、闫爱萍、屈啸宇译,新星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通过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文字资料、遗迹、田野调查等,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力图廓清关公崇拜的来龙去脉,以及与之关涉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深层次背景。本书作者是有国际知名度,对中国传统宗教、民俗、古典文学等颇有研究的荷兰汉学家田海,在这部兼有学术性和趣味性的著述中,作者特别强调了关公信仰虽然源自多个因素,但主要还是起源于口头文化,他也意在表达当今日益单一化的关羽形象背后的复杂性。
  《汉家的日常》,侯旭东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第一版,108.00元
  作者多年来提倡和从事“日常统治史”研究,本书即为其这方面精彩个案研究的汇集。上编的五篇文章围绕汉代传舍(相当于官方招待所)展开论述,下编的八篇涉及君相关系、郡国到朝廷的上计等话题,外编一篇则是对刘渊起兵反晋问题的新解。这些研究小处切入,甚至显得零散、琐碎,但都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并包含对两汉时期不少重要问题的新看法。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99.00元
  因《南北战争三百年》等历史著作为学界和读者关注的青年历史学者李硕有着重新书写“中国史”的计划,本书是开篇之作。书中聚焦中国上古时代文明起源,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写到商周易代(殷周革命),时间跨越千年。本书中李硕的写作基于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详述上古人祭风俗的来龙去脉,写法上注意宏大叙事与微观历史的结合,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将相对枯燥的历史场景加以合理的生动描述。
  《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毛立平、沈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99.00元
  清宫戏中少不了女性的身影,但实际上,由于清代宫廷施行严格的“内外隔离”制度,内廷生活相较于前代更显封闭和神秘,后世对此的研究也很不足,所以我们对清宫女性的了解是相当匮乏的。本书依据清宫档案,对不同阶层和类型的宫廷女性群体做了深入研究,涉及后妃、公主,以及宫女、乳保等仆从群体。本书的研究,使我们对清代宫闱制度和宫廷生活,皇权、制度和性别的关系,都有新的认识。
  《晋侯晋都晋文化》,李伯谦著,三晋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120.00元
  山西曲村—天马春秋晋侯墓地的考古发现是新中国重大考古成果。北京大学考古系原主任李伯谦参加主持了考古发掘并深入研究,本书收录《晋侯墓地的新发现》《从长时段着眼晋系墓葬研究》等20余篇相关考古论文,依据晋侯墓葬排列和海量出土文物,结合同时期相关考古史料,厘清了晋侯初封地、晋国定都及迁都、晋国唐叔虞之后9位晋侯墓主排序等问题。其研究以两周王朝历史为大背景,对西周王室墓地及其相关历史也一并考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重要成果。
  《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全二册),王笛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0月第一版,128.00元
  本书是多年来对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等颇为关注的学者王笛的社会史新作,上卷“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下卷“家、群体和法律”,则讲述家族、群体和法律。书中以微观视角,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切入,将研究与写作的范畴延伸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野,让读者深入历史细节,回溯传统渊源,重新认识中国社会。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赵世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118.00元
  所谓“刘猛将”,是今苏州太湖洞庭地区自宋元以来几乎村村户户供奉的神祇。本书指出,这种刘猛将信仰来自于“水上人”——他们住在船上,多无籍贯,后来才陆续上岸,变成定居人群。以这种民间信仰为切入点,本书对东太湖地区水上人上岸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做了梳理,认为水上人上岸的过程是一个从离散社会转变为整合社会的过程,对江南地区农业聚落的形成、商业与市镇的繁荣等具有深远影响。
  《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赖瑞和著,中西书局2022年10月第一版,128.00元
  2022年4月去世的唐史学者赖瑞和教授以对唐代职官制度的研究而广为学界所知,这部遗著收录赖教授发表的14篇论文和3篇学术随笔,既有他“文官三部曲”之外研究官僚制度和文化的若干单篇文章,也有其特别着意的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李白的翰林待诏是怎样一种官职?王维《相思》诗中的“红豆”是什么植物?唐人在多元货币下如何估价和结账?书中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既是学术的,也颇具趣味性。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美]康拉德·雅劳施著,王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108.00元
  关于20世纪的通史已充栋宇,传记或自传亦汗牛马,但像本书这样,以“集体传记”来呼应“人学”,构建20世纪德国“日常历史”的严肃史著,对我们来说还颇为新鲜。雅劳施有效地选择和利用了普通人的回忆录,对照其共同的经验和不同的讲述方式,寻找内在关系,构建历史脉络,从而全面、生动地写出了极端年代的特殊风貌和意义重大的历史教训。
  《儒法国家:中国历史新论》,赵鼎新著,徐峰、巨桐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第一版,139.00元
  本书是一部历史学作品,也是一部社会学作品,其目标是通过社会学分析来对中国历史型态作出解释。具体而言,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为何且如何由秦统一并演化为官僚制帝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被制度化的政治/文化结构(即儒法国家统治型态)何以能够历两千年而不衰?本书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社会机制在塑造历史方面的作用,对中国历史很多重大问题的分析均具新意,富于启发性。
  《魏晋南北朝》,[日]川胜义雄著,林晓光译,九州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88.00元
  虽然只是一本概说性著作,但作品完成度很高,其经典性早已得到公认。作者引入中日比较、中欧比较的视角来认识魏晋南北朝,触及诸多“大问题”。为什么是在中国四分五裂的时代,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却空前扩张而达于日韩等地区?今人眼中腐朽没落的九品中正制为何在当时却是甚具先进性的制度?……通过对这“华丽的黑暗时代”的讲述,华夏文明及其承载者(知识人)那惊人的韧性得到了充分展现。
  《西学东渐与东亚》,[日]川原秀城编,毛乙馨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的主题是17—18世纪东西两种文明在中国展开的文化交流,以及这种文化交流带给中国、朝鲜、日本的影响。本书以东亚视角分析“西欧哲学”(philosophia)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播,认为耶稣会士和在本国学术传统下勇敢地接纳新的知识体系的东亚知识分子,通过尊重对方的“对话”而进行的文化交流给双方(尤其是东亚)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中国清学、朝鲜实学和日本兰学的诞生。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第一版,280.00元
  备受关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终于出版了。《报告》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9大课题、44个专题研究的综合与总结,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的框架和结论的基础上编写修订而成,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和研究过程、取得的成果和结题后的重要新进展。“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和仍将接受学界审视,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探索亦不会止步。
  《现代政治思想史:从霍布斯到马克思》(上下),[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著,周保巍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298.00元
  这是一部备受国际学界推崇的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史权威之作,以对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联邦党人、伯克、边沁、密尔、黑格尔、马克思等十位思想家所思所想的呈现和剖析,串起了从近代早期到19世纪末波澜壮阔的政治思想演进历程。作者充分吸收了剑桥学派在论辩语境方面的问题关怀,同时也充分承认经典文本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在“历史”与“哲学”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李怀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89.00元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革命和现代化宏大叙事式微之后,人们转而选择更加具体、细小、局部的题目开展研究。本书是一次勇敢的“回归”,试图“挑战”现代中国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颇为引人瞩目。作者选择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这三个要素形成分析框架;将中国的现代转型置于世界史的视角下加以认识;贯通从清代早期到20世纪中叶的历史……无论方法还是观点均具新意。
  《寻找夏朝:夏代史与中国早期国家问题研究》,沈长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158.00元
  有关夏代的历史资料留存至今的不多,以至于夏朝历史给人以若明若暗的感觉,有人怀疑夏在历史上的存在。本书起名《寻找夏朝》,就是表示我们目前对于夏朝的了解很不够,还需要继续探索,以充实夏代历史内涵,进而证明夏朝的存在。除了证明夏朝真实存在,本书还涉及对中国早期国家的认识,对二里头和夏代的关系、什么是“夏族”、大禹治水的真实性等问题做了回答。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10月第一版,98.00元
  葛兆光先生这本讲义从具体研究案例切入,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次及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再讲到对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最后介绍了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历史的相关文献。可以说,这是继《宅兹中国》《想象异域》等著作之后,作者“从周边看中国”“把中国带进世界,把世界带进中国”理念的再度集中呈现,是对全球史、区域史研究潮流的回应与实践,帮助我们打开看待历史的新视野。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修订版),宋杰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138.00元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某些地域的争夺往往特具决定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兵家必争之地”,也即本书所称的“枢纽”。本书各章分别聚焦三代之郑州,春秋之郑国,秦汉之敖仓,三国之合肥、濡须和汉中,北朝之河东,南宋末之襄阳,等等,对围绕这些枢纽的争夺进行的战争做了细致分析,揭示地理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部初版于十年前的著作,本次出版有所增补和修订,并重绘了地图。
  ?点击阅读:
  中华读书报评出2022年度十大好书
  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文学好书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中华读书报》
  书业的风向标
  学者作家的交流平台
  教师学生的课外园地
  编辑的案头参考
  书店图书馆的采购向导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协会主办,彩色对开大报,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万字,单价4.5元;全年50期,总价225元。新出好书、学术前沿、文坛风云尽在其中!您可以随时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
  邮发代号:1-201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0
  咨询电话??:010-67078085,6707807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上一本: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文学好书 下一本: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10种人物·传记好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历史好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