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读后感(作者:青竹) 檀香刑是近来读的莫言的最后一本长篇小说。莫言的书里充斥着暴力美学,檀香刑在我看来又是暴力之最。书中的“暴力”描写的更加细致,更加的触动人心,甚至感触到灵魂深处的颤动。 故事从多角度阐述一个故事,多个人的自述充分的展现了每个人复杂的内心活动。这本书对人物个性的描写很直白,不需要我们费劲脑汁去揣测人物内心和人物的性情。 一 本书从受刑人的女儿孙媚娘的自述写起。媚娘不守妇道与县令暗结珠胎,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欢愉。与县令一见钟情后,媚娘控制着内心的欲望,告诫自己与对方天差地别的身份不允许自己胡想。只几天媚娘形容枯槁,不像个人,在缠绵悱恻之下求仙问道以得解救。后来一老婆子开了特殊药方给媚娘服下,却没能除去病根。 媚娘父亲孙丙与县令斗须后,被人暗下黑手拔去胡须。媚娘看着爹爹烂糊糊的下巴,因怀疑是县令所为,对县令怀恨于心,这才淡化了媚娘的相思之情。媚娘乃真性情也,施尽计策混到县衙欲为爹爹报仇。见到县令后,媚娘却“丢盔弃甲”,情不自已当场与县令苟合。 县令夫人知晓媚娘与县令之事,害得一对儿鸳鸯分了离,日日相思。终于媚娘拼死一搏,凭着自己的身手,翻墙到县衙偷见县令。却不曾想被夫人当场抓住,羞愧难当。此番种种依旧不能断了媚娘与县令的情爱。 二 书中的县令满腹经纶却空有抱负,因参与戊戌变法,身陷囹圄,后在其夫人曾家(曾国藩)的帮助下做了个小小的县令安身。县令爱民如子,亲自教化百姓,抓匪抓赌,不失为一方好官。虽然只是小小县令,得到乡绅百姓爱戴,倒也算如鱼得水,过得顺意。 后来孙丙带领群众起义扒德国人的铁轨,打破了县令和百姓们平稳的生活。此事是主干,其它旁枝末节的回忆都是为了最后的檀香刑。德国人枪杀二十七位百姓,县令亲自上府为民请命饶过情有可原的孙丙并为死去的百姓讨说法。途中经历各样挫折和艰辛,县令为自己义薄云天的行为感动,想之必可流芳后世。 可叹呀,府台大人的一袭斥责和巡抚袁世凯速抓孙丙的电报,让县令改变初衷。在抓孙丙的过程中和见到袁世凯后县令的内心活动非常复杂。最后为保住乌纱和性命,甚至抱着空无的升迁希望,县令做了袁世凯和德国人的帮凶。 三 县令夫人的出场频率并不高,可我却想说说这个女人。这女人的面貌起初一直是个迷,不知是美貌绝伦还是丑陋不堪。因写到这一段时,全凭孙媚娘的自述。媚娘想见又不敢见,不见又想见的矛盾心理和行为,让我们这些读者只能跟着媚娘的步子走,来慢慢揭开夫人的真面目。 夫人出身名门,乃曾文正公曾国藩外孙女。自小受到“正统文化”的熏陶,使得夫人在房事上冷若冰霜,让县令欲火难消。以夫人的家世,自然懂得官场智慧,这又让县令对夫人大大的尊敬。 夫人对媚娘的态度,从棒打鸳鸯到为县令“金屋藏娇”,前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样的转变恰恰刻画了夫人的大义。那晚媚娘协几名叫花子进牢救爹爹,惊动三方势力后被夫人所救。夫人颤抖片刻后,镇静的回答来人的问话,并成功打发走来人。待县令回房后,态度严肃又理智的告知县令娇藏屋中。这一过程,恐男儿不能及也。 故事的最后,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和皇帝不加抵抗逃离京都。夫人得知后,留书一封自杀以谢曾家英气,这才激起了县令胸中的骨气和勇气。在德国人又一次残害国人,杀尽猫腔戏班后,县令又得知夫人已先去,留待他追。县令疯狂了,把匕首刺入孙丙的胸膛以解救他所受的檀香刑,并粉碎德国人和袁世凯的阴谋。 我要抄录县令最后的自述,也是全书最后一段,来表达出他那一刻的无畏和无惧。 孙丙啊,余做过许多对不起你的事,但你的胡须,的确不是余薅的。余诚恳地说着,顺手就将匕首刺入了他的胸膛。他的眼睛突然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把他的脸辉映的格外明亮——比月光还要明亮。余看到血从他的嘴里滴出来,与鲜血同时涌出的还有一句短促的话:“戏……演完了……” 四 故事中的刽子手赵甲的自述,道出了清朝那些残忍的死刑。 第一刑:阎王闩,套在人头上,死相极难看,人眼蹦出。受刑致死的时间由刽子手掌控,此刑不仅死相难看,犯人不能速死造成的痛苦更是重点。台下那些宫中的看客,宫女啦、太监啦、嫔妃啦、皇帝太后啦,不是晕倒,就是呕吐不止。就连刽子手都在强压恶心,为了职业生涯不能吐在现场。 第二刑:腰斩。赵甲说人腰斩后,肠子拖的到处都是,上半身还在活动说话,过了许久人才会死去。 第三刑:凌迟。这个不用我多说,是一项比较经典的死刑刑法。人千刀万剐后再死。刽子手赵甲回忆执行犯人凌迟五百刀的场景。可谓精细,听来又科学,每一刀下的恰到好处,直到最后一刀刚好毙命。犯人钱雄飞受刑时的高贵姿态,让杀人千百的刽子手心生敬佩。在那次施刑后,刽子手赵甲失去了男性的功能。 凌迟处死这一段,我是晚上读的,读完晚上十点半。挺恐怖的,怕夜里做噩梦,迟迟不敢睡。差点失去勇气继续读下去,因为我知道还有最残忍的檀香刑没有读。 第四刑:檀香刑。檀香刑执行场面非常宏大。一根浸了油的檀香,从人的肛门处插进,再从脖子后出来,中间喂犯人人参汤,犯人在这样的折磨下活五天。 看客们的畸形心理也是施刑场景中的着色点。砍头看得不够滋味,越是残忍,越是戏剧性的死刑,才能越满足看客的变态心理。 五 穿插故事始终的猫腔也是本书的看点。作者信手捏来的唱词在故事中频频出现。执行檀香刑时,猫腔班子搭台唱戏,牵引着看客发出了猫叫,本地衙役也跟着喵呜喵呜的叫。这就是猫腔深入一地,成为当地灵魂的呈现。 书中赵小甲是个可爱的半傻子。他单纯又麻木。正因为他的傻,看出了人的本真。动物投胎的人的本相总在小甲的眼前时隐时现。这几分神话色彩,使故事更加的鲜艳。 刚翻开檀香刑和合上檀香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从一开始对媚娘的粗言秽语有几分厌恶,到后来各种刑法凸显出的人性的罪恶,再到现在对那个时代的反思。我不知道孙丙奋起反抗是不是对的,鸡蛋砸石头,害死了更多的人。但如果后来的政党都像清政府一样一味的割地求饶忍让,我们又不会有崭新的今天。 在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从1921到2021,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练才走到了今天,才迎来了新的篇章。我们该感激我们的政党吧,用一代代人的鲜血和汗水给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中国。 越是读莫言的文章就越了解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之所以畸形,是因为它是抛物线,一步步走入谷底,落入万恶的最底层,又一步步艰辛的走上来。太不容易了。 读到凌迟处死钱雄飞的坚韧时,我流泪了。读到县令夫人殉国时,我又哭了。那个时代,有资本家的狗腿子八国联军,有隔岸观火不顾国人死活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有不顾名族大义和国体的清政府,还有像县令这样心存正气又隐忍不发的小小仕人,有孙丙拉起起义大旗为家为民的义士,有百日维新六君子中的刘光第,有为国除害学荆轲刺秦的钱雄飞,还有曾文正公之后的义女县令夫人。 莫言的其它书你都可以不读,甚至“蛙”你都可以不读,但一定要读檀香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