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你会想到什么?是鲁迅、徐志摩、沈从文等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还是战火纷飞的北平?亦或是在追求民主和科学的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新思想与新文化?本次,文献君整理了16本以民国为背景的图书,从社会、文化、思想、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展现了民国社会的风貌。
1、《民国研究》总第38辑 朱庆葆 主编
2022年7月出版 ISBN:978-7-5201-9591-1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为第38辑,共收录了19篇文章,分为“日本侵华与抗战史研究”“民国政治与外交”“民国经济”“民国社会与文化”“民国教育”“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专题”“书评”“会议综述”“海外史料评介”等栏目,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2、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 段艳 著
2022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0089-9 本书立足于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国际国内大背景,重点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全貌。以时间为经,以币制改革思想的内涵为纬,把时人的相关著作思想及各类人士在报刊上发表的相关言论和学说都纳入整理和研究的范围,试图对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思想展开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3、后民法典时代的司法实践 刘昕杰 著
2022年6月出版 ISBN:978-7-5201-9717-5 本书以四川新繁、荣县、南溪等地的民国司法档案为论据,研究民国民法典在基层社会的司法实践。选取了典、佃、婚约、离婚、继承、坟产等几类典型案例,从民事制度的法典化变迁、基层法官的司法适用、社会民众的法律认知等角度,分析了传统中国民事制度法典化过程中的多样化趋势和转型中国基层民事司法演进中的实用性特征。
4、晚清民国西学翻译摭论 管新福 著
2021年9月出版 ISBN:978-7-5201-8834-0 本书立足于中外文化交流互润的时代语境,从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译者争鸣、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比较文学、林译小说的时代特色等角度切入,对晚清民国时段我国的西学翻译进行整体鸟瞰,深入探讨当时西学翻译的整体风貌、译者的翻译抉择、报刊与翻译文学的勃兴、翻译中的文化过滤、文化认同等现象,以期推动晚清民国西学翻译研究的进展。
5、《申报》招商局史料选辑 民国卷(全三册) 李玉 主编
2021年4月出版 ISBN:978-7-5201-7906-5 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航运企业,其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在同期著名媒体《申报》上有较多记录。本书精选民国时期《申报》关于轮船招商局“公司治理”与“航运安全”方面的评论、消息与通告等,进行分类编排与校勘,分成三册,期为招商局史和中国企业史研究发掘新的史料资源。
6、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典藏版) 章清 著
2021年4月出版 ISBN:978-7-5201-8015-3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7、民国中产阶级账本:体面地用好每一文钱 黄英伟 袁为鹏 编著
2021年1月出版 ISBN:978-7-5201-7080-2 本书为民国一位中产阶级——安徽宿州货栈经理的个人日常收支账本,以及作者对该账本所做的详细考证与分析。本文深入剖析账本主人在1936 年至1942 年间的日常收支和若干重要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家人生病、死亡、殡葬、祭祀活动,下乡收租,书籍购买与阅读,社交礼仪,战时应变及爱国捐献等,从中透视账本主人新旧杂糅与中西融通的文化性格,其行事风格既体现较高的经济理性,又带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也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城乡关系具有鲜明的二元特征。
8、民国词话丛编(八册) 孙克强 杨传庆 和希林 编
2020年8月出版 ISBN:978-7-5201-6083-4 词是中国古代韵文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唐五代至清代一直是古典文学的经典文体,民国时期(1911-1949)词的创作有了新的特色。词学的批评理论在清代、民国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代表了古典词学批评理论的最高成就。本书对国内主要藏书机构以及民国报刊刊载的民国词话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汇集民国词话专著一百二十余种,文献数量和规模都较以往有很大提高,尤为难得的是其中很多词话是首次公开出版,为民国词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文献资源。
9、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的变迁 柯伟明 著
2020年6月出版 ISBN:978-7-5201-6508-2 从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是近代中国税收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点。本书以引自西方的营业税制度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民国时期营业税管理体制、征收制度、激励机制、税率和课税标准的演进,注重考察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围绕营业税的互动及其影响,以揭示中国税收制度变迁的路径、动力和制约因素。
10、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 刘冰楠 著
2019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01-5782-7 本书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力求系统揭示影响三角学教科书建设和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另一方面也重视对三角学教科书内容、编写理念、组织形式等具体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大量一手史料的分析,力求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三角学的教育情况,并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经验,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启示与建议。
11、地域与使命: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流亡 王春林 著
2019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01-5722-3 本书以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为研究主线,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势力朝向近代化的努力及其困境,探讨了事变后东北流亡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央与地方的争夺以及解放战争等时代大势下的应对与纠葛。从中可以发现,地方势力对如何发展地方以及应对内外困难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划,尽管这种规划富于地域性,但也充满使命感,从而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
12、民国时期天津文庙研究 杨莉 著
2019年7月出版 ISBN:978-7-5201-5026-2 本书运用大量的民国档案、报刊等材料,深入探讨民国时期天津文庙修缮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在延续祀孔中天津士绅的调适与应对,以及“新庙学”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以期解析在庙学制和科举制双双瓦解之后,文庙所具有的价值和祀孔仪式得以延续的原因。
13、民国时期《礼记》研究考论 郎文行 著
2019年6月出版 ISBN:978-7-5201-5020-0 本书旨在揭示民国时期《礼记》研究的基本风貌,并据此研究《礼记》学的基本问题;以《礼记》学研究内容为对象,分为绪论、《礼记》考证研究、《礼记》经解研究、《礼记》通论研究、结论等五个部分。
14、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研究 管贤强 著
2019年3月出版 ISBN:978-7-5201-4134-5 本书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追本溯源”,通过呈现首次编选时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及文学的面貌,力图勾勒面貌背后的发生动因;“宏大叙事”刻画了当时各个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多元丰富面貌,并讨论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外部因素与教科书选文的互动关系;“洞幽知微”,是从选文内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研究教学”阐释社会文化如何通过教科书选文及研究最终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持续影响因素。
15、民国初期商法本土化——以票据法为视角 林伟明 著
2018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3958-8 民国初期是我国传统法律近代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商事立法的内在需求,但商法的制定面临移植与本土化的矛盾。因此,北洋政府曾组织大规模的民商事习惯调查,为习惯融入商事规则打下了坚实基础。本书以票据法为视角,分别从民商事习惯调查对立法的影响,票据立法的移植与本土化,商事裁判对商法本土化的推动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其他商事部门法内容,对民初商法本土化进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和反思。
16、民国通志馆与近代方志转型 曾荣 著
2018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01-3485-9 民国通志馆创建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经历了抗战前的兴盛、战时的中缀、抗战中后期及战后的恢复重建三个阶段,形成了政府主持创办、学者参与纂修、社会多方互动的修志格局。本书从机构沿革、人事状况、修志经费、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民国通志馆予以全面考察,系统勾勒民国通志馆创办与运作的历史图像,力图厘清近代方志发展转型的历史渊源与基本脉络,进而窥探近代中国学术文化的传承、知识制度的鼎革、社会历史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