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名人堂●十大年度图书出炉
2016年12月18日,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编辑部,根据书评人评估、业内口碑掌握,以及热度考量,精心梳理整理出40本候选“年度图书”(分为文学、社科(历史)、非虚构、随笔),首先在线上接受读者投票评鉴。经过近两周的在线评选,已经产生出人气较高的前十位作品。然后,我们再向资深书评人征求各自对好书的选择,并在10本川版好书中选择业内口碑的好书,最终综合选出10本年度好书。这10本年度好书分别是《望春风》(格非)、《软埋》(方方)、“山珍三部”(阿来)、《茧》(张悦然)、《撒马尔罕的金桃》(薛爱华)、《漫长的中场休息》(本·方登)、《龙头凤尾》(马家辉)《北鸢》(葛亮)《我们的中国》(李零)《妹方》(张广天)(排名不分先后)。 在网上公布出50本书的候选资料时,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反馈。有读者惊喜:有好多都是我读过的,确实好!也有读者遗憾,“这些书看简介就知道很不错,可惜我都没来得及读。”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先生有一种观点:“当下已经不是那种一本书引发全社会高度广泛关注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读书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正处于分散,分众传播的时代。每个热爱读书的人更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多去关注一些相对小众的好书。” 好书评选活动很多,标准和视角也各有不同。但评选活动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于,这是一个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好书的机会。选出这10本书,只是一个引子。回望2016年,不会因为读书少而悔恨。展望2017年,坚定一定要抽时间读书的决心。这就是尽到这次盘点评鉴出十本好书的意义吧。在物理意义上,尽量延展我们的脚步,向山川河流平原峡谷求智;在精神空间中,我们尽量扩展我们的视野,与美好的智慧结晶和形式相遇。 除了广大网友,我们找来各个领域内的读书人。有业内被公认为“文学批评第一把交椅”的资深文学批评家李敬泽。李敬泽对格非的长篇《望春风》,阿来的“山珍三部”(《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张悦然的《茧》,以及著名汉学家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印象深刻,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他首先点了几本书的名字。 在历史非虚构领域内异军突起的实力派作家、“朱自清散文奖获得者”蒋蓝阅读非常广博,他投票选择的是《撒马尔罕的金桃》、《天国之秋》、《我们的中国》、《二手时间》;备受广大文艺青年信赖、在网络上文学人气甚高堪比“网红”的书评人、影视编剧鹦鹉史航的选择是张悦然的《茧》、葛亮的《北鸢》,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以及《现代的历程》《造房子》《长征》《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2014年“全国首届书香之家”称号获得者,资深书评人、作家朱晓剑的选择是《望春风》、《漫长的中场休息》、《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纳粹医生: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天国之秋》、《龙头凤尾》、《蜀中盗志》、《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东京本屋》、《六江纪事:江河十年行》 以一己之力支撑独立人文小书店20年的读书人店主、“四川省第二届书香之家”称号获得者吴翠萍,在2016年读过的书中,将她的选择投向《多湾》《北鸢》《野芒坡》《我的应许之地》《纳粹医生》《撒马尔罕的金桃》《天国之秋》《中国文学史》《龙头凤尾》《道德颂》;90后川大艺术理论博士芮兰馨,喜欢阅读社科类图书,《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假如海洋空荡荡: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纳粹医生: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哈佛中国史》《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二手时间》自然在她的视野之中。 读书量惊人的80后“深阅读者”侯雯雯选择的是《撒马尔罕的金桃》、《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天国之秋》《金雀花王朝》。作为青年读书会“途漾读书会”的创始人,张晋晋经常与朋友在线上深阅读讨论读书。她说,2016年由于工作繁忙,“今年仔细看完的书不过6本,在不多的数量里面,我的年度最佳书籍是《漫长的中场休息》。”张晋晋还特别为本次选年度好书,专门写了一篇长达1500字的推荐语。 1 《望春风》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2“山珍三部” (《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 作者:阿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与《瞻对》严肃沉重笔调的不同,“山珍三部”呈现出清澈、优美的行文风格和文本气质。轻盈的诗意和飞翔感,以及淡淡的乡愁美,让人仿佛回到了阅读《尘埃落定》的诗意感觉。在三本小说的封面包装,插图风格,清新文艺范儿。对此,阿来也有所自我意识,“前些年都在写厚书,内容比较多,这些题材蕴含有些东西比较沉淀、比较复杂,所以写完那些以后,去年我突然就想,一定要写一些语言上给人感觉轻松、轻盈的、透明的小说。我觉得有的写作,才是对自身的一个,从情绪到思想上都是一个调整。我想作家写作最好的调整方式,就是用写作本身来调整。或者可以叫疗愈吧。而且,同时也能将我这些年的思考,融入其中,给它一个艺术的形式。” 3《茧》 作者:张悦然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历史和当下生活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与张悦然以往唯美而梦幻的作品不同,《茧》是一部直面祖辈、父辈恩怨纠葛的转型之作。在这本小说中,她通过叙述还原一桩骇人罪案,层层抽丝剥茧,将几代中国人的现实际遇与心灵困境展现在读者面前,被业内赞誉为“代表了80后写作的新质地和新方向”。一个青年带着飞蛾扑火般的勇气去探寻祖辈不堪的历史真相,这种文学关注眼光,打破了人们对八零后作家写作素材的刻板印象,清晰地显示了从“青春写作”到父辈人生的“历史转向”。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说,“《茧》寻找父辈的历史,这也表明这一代年轻的作家开始跨出个人经验的一些边界,试图让自己的写作接上更广阔的现实,或者说更厚重的历史背景,这种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4《软埋》 作者:方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写人物和处理故事情节上,方方不愧是一个成熟的作家,她采用两条线索交织叙述,一条线是今天的人们去寻找和发现历史真相的过程,另一条线索则是被软埋掉的历史事实层层复现。复现的过程是倒着写的,正好同前面一条正着写的线索相呼应。方方把这个过程设计为一个早早就失去记忆而后来又成为植物人的人(丁子桃,也是过去的胡黛云)头脑中浮现出的一幕幕场景。也就是她和家人一起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她从地狱深处一层一层走上来,在每一层都看到一幕悲剧,一直走到地狱门口。在这门口,她看到的是最后一幕,这一幕交代了她自己和公公一家人进入地狱的原因。原来就是因为她说了错话,祸从口出,惹来了全家人的杀身之祸,把全家人带入地狱。 5《北鸢》 作者:葛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鸢》依旧是纯正的东方品质,朴素、典雅、厚重、苍凉,不浮华、不妖媚、不滑腻。这与葛亮的家学渊源以及他后天的修养有关。他对古代书画的痴爱、对京剧的熟稔,都渗透在文字里。从文本上讲,葛亮在延续来自唐宋传奇、明清话本的中国传统叙事方式。他置身香港,华洋杂处,五色迷离,但他的文字却最大限度地向传统靠拢。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极大,从莫言、余华的小说里,都能找到外国文学的痕迹。外国文学有其益处,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都是当代伟大的作家,但《红楼梦》、“三言二拍”等中国传统小说,把宏大的时代命运降落在个人身上,并在日常生活里丝丝缕缕地展开,这样的文学传统也很了不起。 6《撒马尔罕的金桃》 作者:薛爱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详细研究了中国唐朝的世界文化交流细节。内容涉及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这些外来物品对 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很多逐步融入中国原有文化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这本学术书的最大特色是,从博物学角度对中古史重新进行研究,至今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唐代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必读著作。 7《我们的中国》 作者:李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们的中国》分为四册,各有独立的书名。第一册“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第二册“周行天下”,跟随古代“三大旅行家”的足迹寻访古今变迁。第三册“大地文章”,既有山川考察记,也有“家乡考古学”。第四册“思想地图” 侧重于思想史。本文为第一册“茫茫禹迹”自序,由三联书店授权澎湃新闻使用。在李零教授看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漩涡,雪球越滚越大,形成了“大一统”。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从宏观方面着眼,就要思考“大一统”的问题。作者遍访古战场、古城址、祭祀遗迹,从“茫茫禹迹”起,周行天下,寻找孔子、秦皇、汉武的回音,写就此书。 8《妹方》 作者:张广天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简单说来,妹方不是一个行政上正式的地名,是一个文史意义上的地名。指的是今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一带,即金衢平原之南的山地。《妹方》作者张广天考证,这个地方,古为越国西境山地,商汤后裔从北方迁居于此,一直保留着那时的口音和生活方式。这部分居民在史书上被称作姑妹人,在上古诸侯国前的方国时代,姑妹人的方国被称作妹方,那里人被称为妹人。《妹方》写的就是妹人的生活和世界。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种尊严有序、文明馨香、流传悠久的古老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或已经消失。对这种留存和消失,作为妹方的后代,张广天进行了一番回首和深刻思考,并用诗意盎然的语言表达出来。 9《龙头凤尾》 作者:马家辉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1941年,岭南子弟之一陆男才,徒步五天,从茂名南下深圳,穿越边界,进入新界、九龙,终于抵达尖沙嘴。 站在九龙半岛的最南端,站在铁栏杆旁,隔着维多利亚港望向香港岛,遥远的另一个世界。洋船,小船,快艇,木艇,不同的船只在他眼 前穿梭来去,傍晚时分,对岸华厦亮起红红绿绿的灯,灯光倒映在海面像被剪得破碎的旗帜,招牌上有许多英文,他看不懂,更觉诡异,以及茫然悚然。这个最底层的人,靠苦力,靠口舌,靠投机,成了黑帮首领。可是作者马家辉心狠手辣,给他安排一个非常惨烈的命运:他爱上一个英国情报官。外国人。还是男人。 10 《漫长的中场休息》 作者:本·方登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19岁的少年比利,在战场上,战场下,经历了“天真无知-顿悟-幻灭-觉醒”的过程,他的内心开始思考战争的实质,开始质疑社会的庸俗。他见识到了美国的另一面,也让他对生命和死亡有了全新的认知。这部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反战小说。作者方登在反思战争的肩膀上,还反思浮夸的、虚伪的、冷漠的、商业的庸俗社会。与战争的荒谬与价值漂移相比,人生的局限性,是他更想要表达的哲学思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