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宗羲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明夷待访录》及《破邪论》反映了他对君主专制的成因、发展、危害、变革的全部观点,是17世纪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这种启蒙思想不同于西方的启蒙思想,也不同于清末中国的启蒙思想,它脱胎于先秦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民重君轻”的民本思想,产生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局中对明代登峰造极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2.本书首次对黄宗羲的《破邪论》进行了全文注释和白话翻译。《破邪论》写于《明夷待访录》完成三十年后,总体可以视为《明夷待访录》的再论和补充,而至今未见完整的注译本,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 3.“三全本”《明夷待访录·破邪论》紧密贴合原著,对这两部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题解”部分对黄宗羲的意见有分析、有论断,多数会引用前人的意见加以辅证,便于读者多角度思考。“注释”部分对于书中涉及的重要史实、制度都有准确详细的注释。如《学校》《田制》《财计》《分野》等篇章,涉及很多专门的制度,而本书则没有回避,采取或引用史料说明,或直接进行解释等方法,将这些制度一一注释明白。 4.“三全本”一般没有附录,本书则在附录了全祖望的《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全文,并加以白话翻译。这主要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与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而其本人初为党人,再为游侠,终为学者的经历也具有非同一般的传奇性。全祖望作为黄宗羲的弟子,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黄宗羲的精神内核,完整展现了他一生的行踪与思想轨迹,全面展现了黄宗羲的风采。 《明夷待访录》是明清之际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在中国政治思想目前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书中提出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学校独立等观点,闪烁着启蒙民主思想的光辉。所谓"明夷"是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明夷待访录》文字的特点是对封建的现状,进行了很尖锐的批判,而且是披着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原中国国务院曾说: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破邪论》是黄宗羲晚年的一篇重要论著。分为从祀、上帝、魂魄、地狱、分野、唐书、赋税、科举、骂先贤等节,是所谓“因念天人之際,先儒有所未盡者,稍拈一二,名曰破邪”,是对已往观点的补充和发展。《明夷待访录》已有校注本,但无全译,《破邪论》很好重要但因篇幅太小不能独立成书,故次此约请专家将其合并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