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黄帝内经》中一段关于养生与长寿关系的讨论,意思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贤人,年纪活到了100多岁,而形体、动作不显得衰老;但现在的一些人,往往不到50岁,形体就衰老了,是时代不同了吗?人们就早早失去生命了吗?”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运用各种养生方法,调摄精神,锻炼身体,能够节制饮食,日常生活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过分地操劳,精神与形体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因此能享尽其生命年限,活到百岁才离世。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酒当作一般饮料,嗜酒无度,把不正常的当作正常的,酒醉后肆行房事,耗散精气使其枯竭,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不善于统摄自己的精神……所以五十来岁就衰老了。” 生长壮老本来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人自有天年之限,因此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养生活动保持身心和谐、躯体与机能和谐,预防早衰,即病理性衰老,这也是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上古之人”,由于遵循养生的法则,故人至老年虽然形神皆不及少壮,但仍可以维持相应水平,生活自理,精神不败,度百岁乃去;而“今时之人”违背了养生法则,则半百而衰,不能尽终其天年。这段对话通过古今寿命的鲜明对比,说明了养生对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何谓养生?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早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岁月里,从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一些防病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并相互传授。发展到后来,人们把这种自觉的保健延年活动叫作养生。以后,人们又将这种保健延年活动加以理论上的归纳,称之为养生之道。经过长期的运用和不断充实,后人将偏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把侧重于老年延年益寿方面的又衍生出寿老、寿亲、养老、寿世等。这样就基本反映了养生的主要轮廓。因此,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养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古义和今义之别。古人以“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辞源》)为之养生,这是古义的养生,也是狭义养生。而广义的养生,是指现代养生学中养心、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保健、防病、寿老、寿亲、寿世等防病于未然、养病复康,使人身轻体强、耳聪目明、益智明心,并能陶冶性情、身心康乐、延年益寿诸方法之总称。养生的目的是达到“康”“乐”“寿”的境地,因此,凡令人健康、快乐、长寿的理论和方法均谓之养生。 养生包括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很多人把二者等同起来,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即要达到康、乐、寿之境地所必须遵循的养生原则)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即为了实现康、乐、寿的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是养生活动进行的前提。而“养生之术”则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的具体实施办法。这种“道”与“术”相结合的养生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内容丰富的、优秀的文化瑰宝,又是一门当今人类急需的、急待发展的学问和实践活动。 根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彭祖是我国最长寿的老人,其养生之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第一,他十分重视运动锻炼,坚持每天清晨练功。他的健身方法,被后人概括为“导引法”,至今仍被人们用以强身祛病。第二,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彭祖坚持顺乎自然的信条,他认为,长寿的关键在于不伤身体。比如顺应四季节气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另外要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用脑适度。第三,创造和谐的夫妻生活。彭祖认为,禁欲是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的,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男女相需好比天地相合,而和谐有节的夫妻生活能够增加人的精神活力。他同时还指出当人们酒醉、饭饱、忧悲恐惧、喜怒失常时不该同房。只要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延年益寿。他的这些观点,与《黄帝内经》中的某些养生原则桴鼓相应。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