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仪式在历史上很隆重,这项活动已经持续3000多年了。传至近代,延续下来的有打春牛、剪春鸡、咬春等内容。 男人们在立春这天打春牛。过去,在立春前一天,各州、县都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先是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他们沿街高喊:“春来了!春来了!”俗称“报春”。此时,无论士、农、工、商,见了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位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接着,迎春队伍浩荡而来,前面是鼓乐仪仗队;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后面是手持农具的乡民。因为传说中迎春活动祭拜的芒神居住在东方,所以,迎春队伍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土制芒神与春牛。众人来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走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谁为芒神,何为春牛? 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他是主宰草木、各种生命生长和农业生产之神。最初的芒神似乎与鸟图腾有关,《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在这里,芒神是人首鸟身、骑龙的形象。据说,句芒曾帮助夏禹征服四方,使民不饥、国家实、民不夭。后来,人们把芒神拟人化了,是一个男人形象,在民间年画里,则成了一个笑眯眯的赤脚男孩形象。 民间打春活动塑造芒神很有讲究,他身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365天;他手上的鞭子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有24个节气。芒神在春牛那里所站的位置以阴阳年确定,阳年芒神站在春牛左边,阴年站在右边;立春日距正月初一之前5日以外,芒神站在牛前,距正月初一后5目以外,芒神站在牛后,如果立春日在正月初前、后5日内,芒神则与春牛并立。 芒神的面象,寅申巳亥面为老年状;子午卯酉年面为壮年状;辰戊丑来面为童子状。芒神的两髻,金日平梳两髻在耳前;木日平梳两髻在耳后;水日平梳两髻,左髻在耳前,右髻在耳后;火日平梳两髻,右髻在耳前,左髻在耳后;土日平梳两髻在顶真上。芒神的罨耳依据立春时是白天还是黑夜确定,子丑时全戴;寅时右边戴,左边揭开;亥时左边戴,右边揭开;卯至戌时则手提罨耳,辰午申戌四阳时,用左手提,卯巳未酉四阴时,用右手提。 芒神的服色由立春日的天干(天干中又以阴阳分之)、地支确定,亥子日黄衣青腰带;寅卯日白衣红腰带;巳午日黑衣黄腰带;申酉日红衣黑腰带;辰戌丑未日青衣白腰带。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绑腿、鞋、裤视立春日纳音,金日,绑腿、鞋、裤俱全,左绑腿挂于腰带上。木日,绑腿、鞋、裤俱全,右绑腿挂于腰带上。水日,绑腿、鞋、裤俱全。火日,绑腿、鞋、裤俱无。土日,只有裤。 民间也用芒神的装束预示该年的天气。当他没有穿鞋,而且裤管束得高时,代表该年多雨水,裤管束得越高,表示水灾越严重。相反,如果他双脚都穿草鞋,则代表该年干旱。如果他一只脚光脚,另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雨量适中。 牛是农耕的重要家畜,农民分外爱惜它,以致它成为吉祥的象征。乡民塑造的春牛如果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高八尺,象征农耕八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尾巴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有12个月。立春这天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将开始。 将芒神和春牛迎回城里,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率僚属、乡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打春仪程,吏民击鼓,由官员手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口喊一打“风调雨顺,地肥土喧”;二打“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三打“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交给下属吏与乡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寓意春气透了,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孩子们则钻进人空里围着春牛前跑后颠、左冲右突乱闹腾。宋代诗人杨万里作有《观小儿戏打春牛》诗云:“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P2-3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常听长辈人念叨农时节气:哪天哪天打春(立春)了,哪天哪天立夏了,哪天哪天立秋了,哪天哪天立冬了,附带讲述与这个节气相关的许多故事。那个时候,我不懂得节气内里的含义,只是听着有趣儿。 后来上学读书了,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之后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而后调到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再以后当了《大众日报》记者。这些年大多数时间一直是生活在农村、采访在农村,从而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时24节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24节气是咱中华民族的独创。它起源于黄河流域,初始于春秋时期,完整形成于秦汉年间,被确立为农业气候历法,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沿用至今。并且,由节气衍生了许多节日、节日习俗、生活习俗、地方风俗、娱乐内容和形式。 几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发现,随着我国社会迈进现代化的门槛,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农业四季种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农业生态环境演变致使大量动植物锐减或灭绝。现代人对于24节气疏远了,陌生了,不在意了,24节气在现代化过程中与人们渐行渐远。代代流传的与节气相关的那些故事,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当我意识到这些,心被深深地刺痛。24节气历经千年,作为历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工具,也是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探索和总结,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它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它在千年流淌的岁月里,已经渗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血脉里,灵魂里,潜移默化于中华民族的-思维、心理和性格中。 由此,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责任感,萌发了写写24节气的想法,将24节气里的农时、农事、农村风俗、节气谚语和农村自然景物记录下来,意在使人们通过阅读,了解24节气,留住对24节气历史的记忆,留住中华农耕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并传承下去。 以什么形式写作24节气,致使我在很长时间里犹豫不决。介绍24节气知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书界也不乏这类书籍;单纯地节气介绍,文字不免枯燥,难免影响读者阅读兴趣;以文学笔法写作,撰写一个、两个、三个节气不难,将24个节气一一写来而不雷同,心中着实没有底数。反复思考斟酌后,我决定以20世纪60年代前后为节点,以24节气的每个节气为章节,以散文的笔法,以通俗丰富的群众语言,以历史知识与现实状况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融为一体进行写作。 书稿写作过程中,参阅了沈泓先生著作《春分冬至》、李金水先生主编《中华二十四节气》及网络登载的个例知识内容,在此,对他们一并致谢! 我将书稿投寄中国农业出版社,使此书得以现在的面目呈现给读者。值此,向中国农业出版社生活文教出版分社致以谢意! 朱殿封 2015年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