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位于太原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下,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结合的建筑园林。这里背山面水,坐西向东,山上松柏青翠,山前清泉环绕,秀丽壮观,古木参天,其间有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及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本书将带领读者参观晋祠的古代建筑、游览晋祠的山水园林、欣赏晋祠的雕塑壁画、品味晋祠文化。 山西省省会太原,古称晋阳、并州,地处黄河中游,东靠太行,西依吕梁,汾河从城中流过,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海拔780米。《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里际山枕水,古木参天,气候冬温而夏凉.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是一处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物丰富的古建园林。这里的每一处文物遗迹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它对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祠庙园林、建筑雕塑、诗文碑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旅游胜地。 晋祠古为唐地,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的开国诸侯叔虞而建的。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地记载了周成王的胞弟叔虞被封为唐国诸侯一事。叔虞来到唐国,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叔虞死后,其子燮困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干晋水之源,因称晋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