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众现代化作为一个人文社科的传统命题,其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代表人物有帕森斯、亨廷顿等,主要涉及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启蒙化等多重维度的发展。而现代化理论提出,时值美苏冷战之际,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及其门生自肯尼迪政府时期以来,将现代化与“美国化”“西方化”相融合,从而凸显西方制度的“优越”,意图使第三世界国家摒弃本国传统,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乃至意识形态层面实现西化、自由主义化。而西方现代化道路虽然曾创造过欧美国家工业文明的辉煌,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许多采用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均陷入停滞或动荡,发展止步不前。而与此同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吸取西方国家有益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国情,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进一步迈进。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剖析,对传统所谓“西方化”现代化道路进行祛魅,有助于读者更加理解现代化的内核,即应根据本国国情来进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并了解“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这一论断,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书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运行机制,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现代化理论乃至人类文明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并着重探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未来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