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创新方面做了颇具成效的探索,除了其视角一改以往学术界主要从食盐专卖制度、盐政的方面进行研究之外,在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也可见其细致而新颖的学术取向。如:作者对于官府盐课收入的精细计算,以及对于盐课广泛流向于官员薪俸、养廉、边防军需、缉私费用、抵筹赌饷、河工建设等方面的细腻分析,证实盐课收入对于地方政务起着强力的支撑作用;又如,作者认为,盐商在获得殷实资本之后,对于地方社会的教育、学术以及地方公益事业予以了有力的支持,同时盐商宗族的建设对于地方社会的演变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又如,作者对于私盐地域特性(如私盐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社会条件、宗族组织的渗入与控制等)的论述,对于粤盐之于闽粤赣经济区域及其社会经济格局的形成的催生作用、以及湘粤赣经济区域中的食盐流通问题等的阐述,皆不乏颇为新颖而精到之处。这些问题的研究,确是以往学术界很少涉猎的,反映出作者具有十分敏锐的学术触角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资料的收集与运用方面,本书工作也契合社会史的学术取向。详细而全面地占有史料是解决史学问题的基础,这是我们做任何一项研究都无法回避的;而社会史的研究更为强调史料来源的全方位特性。本书作者对于史料的收集与整理用功颇勤,且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传统的研究多侧重从正史、盐法志中寻找材料,本书作者不仅尽可能地爬梳此类史料,而且更注重对地方志、文集、族谱、碑刻、笔记小说的收集,尽可能发现一些前人所未曾注意到的新史料。为此,作者不仅在图书馆、资料室潜心查阅,而且深入地方,实地考察,探寻民间文献。因而,本书的研究完全是建立在扎实材料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这也便保证了观点和结论的客观、公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