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版1印 ★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 有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变迁 ★ 不仅对于普通读者有阅读的趣味性,对于专门学者和文学作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一个收藏丰富的资料库、情节库,对作家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友情提示:本书年版久远,纸张较薄,介意的读者请慎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它由国家设立科目,用分级统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从建立到废止,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变化。可以说,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度过了1300年。这1300年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依“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考试,选用官吏,以达到官僚阶层日益庞大,国家机器日益完善,封建统治日益巩固的目的。要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都要研究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辞典》由清史专家翟国璋教授主编,虽然是一部工具书,但其中凝结着主编和作者们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包含着不少创见和新见。其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简练畅达,使用方便。既能反映科举历史的发展变化,又能展示具体制度全面准确的真貌。科举制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合理性,是我们今天需要总结的宝贵财富。同时科举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封建统治者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它在束缚人们思想方面起了阻碍社会前进的作用。《中国科举辞典》注意到科举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作用,做了客观公允的分析。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又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科举名词】:约1700条,包括有关科举制度的名词、科目、俗语相关教育和书籍、科场案件等等。有的是属于某一朝代特有的。而有的像“秀才”、“进士这些名词,从隋至清始终存在,但又有变化,这些名词要写成“通条”反映出它的变化。还适当选入了隋以前的教育、铨选内容。
【科举人物】:共约7000条,主要包括状元和进士。状元必须有简单事迹者,进士则是有较多事迹者。释文尽量突出其科举经历。此外也选入了少量与科举有关的人物。
【科举大事记】:从隋至清1300年的科举考试,从开始到结束,中间不断变化。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以系年的方式,用较少的篇幅,概述其兴衰变化历程,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概貌。
【进士名录】:包括唐至元的各科进士。本书将作者们搜集到的、较有把握的各朝、各科进士的名单,按朝代、科次排出。其中两宋的进士名录是许多年的研究成果,元代的进士名录更是查阅了作者们所能见到的正史、笔记、方志、碑拓、胶卷,以及类书、著述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