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武汉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作战时间:1938年5月底--10月下旬 参战兵力:中国第五战区、第九战区共130个师和海、空军各一部,总共约100万人;日军9个师团、3个旅团和炮兵部队、海军陆战各一部共约35万人。 作战结果:日军伤亡10万人,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 会战意义: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zui大兵力,苦战5个月,不但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反而使日军遭受严重的打击。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再也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以攻略城池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同时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从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从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雨后乍晴霞满西天的时候,郑州东北郊,黄河南岸的花园口,零散地伫 立着几个缙绅模样的游人,似乎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姗姗来迟的渡船。其中一 个身穿蛋青色绸袍、神态飘逸的中年汉子,手搭凉棚,一会儿看看黄河北岸 ,一会儿看看黄河南堤。 他是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河面空阔无涯,一望无际,没有船只。只有一排排浑浊的浪头无休无止 地向东奔泻,一阵阵寂寞的涛声犹如历史的钟漏,述说着它的繁华岁月,也 泥沙般地淘尽千古风流。 这里曾经是许天官的花园。史籍可考的是,那个许天官是灵宝人,明弘 治九年进士,嘉靖六年入朝任光禄卿,直升到吏部尚书,因受严嵩排挤,郁 不得志,归隐故里,赋闲黄河边的许堂村,并修一大花园,北靠黄河,南濒 涸水。涸水源于荥阳,于此流入黄河。许天官年老贪财,想借黄河扩大涸水 ,以涸水渡口发财。不料这一年春汛猛烈,黄河奔腾南侵,竟将许天官的花 园席卷而去,涸水渡口成了黄河渡口。日久天长,凡过河的人都说:“到花 园口去!”花园口便流传下来,而许天官则鲜为人知了。 蒋介石在堤上信步徜徉。黄河堤是开封通往洛阳的汴洛公路,堤面宽达 30米,在当时恐怕可算一级公路了。堤南坡是交通壕,每50米有一座钢筋水 泥地堡。第39军新8师的士兵并不知道这位青布长衫的中年汉子就是蒋介石 ,看到自己的中将总司令商震和中将军长刘和鼎不离左右地陪着他,毕恭毕 敬的样子,士兵们便把腰杆挺得笔直,持枪注目而立。 这是1938年的5月中旬。5天前,蒋介石刚吃过午饭,侍从给他送来一份 敌情报告,说有一支番号不明的日军从鲁西浚县直扑濮阳,来势凶猛,似有 南渡黄河切断陇海的企图:另有约一个师团的日军分别在青岛、上海登陆, 正向徐州方向挺进。 绿树掩映的武昌珞珈山寓所。巨幅挂图前,青绸长衫的蒋介石眉结跳动 ,腮帮紧绷,一副愁肠百结的神态。 挂图上,以江淮重镇徐州为中心,运河一线和淮河一线,密集地标示着 敌我双方态势。红箭蓝矢,弯弓大弧,虬蜷龙蟠,风云际会。 面对地图,蒋介石心中隐隐升起不祥之感。日军想干什么呢?试图切断 陇海,南北合击,将我60万主力作球心包围,全部消灭在这里吗?好大的胃 口!蒋介石不觉怦然心动。 早在国民政府撤出南京迁都重庆,中央首脑驻节武汉之初,蒋介石和阁 僚们就开始制定以保卫武汉为宗旨的战略方针,军委会于1937年12月13日拟 定的《第三期作战计划》,已勾画出武汉保卫战的决心图。马当、田家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