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所著的《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梳理和探讨了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的主要范式,并引入了关系实在论的分析视角,将关系实在论视角引入民族和民族主义分析,旨在弥补流行的民族原生论和安德森、霍布斯鲍姆等人倡导的民族建构论的不足。书中主要分析后冷战时期中国大陆上的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并阐释了官方、知识界和大众在上述两个领域中的表现。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将关系实在论引入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议题,旨在与建构论和原生论的民族、民族主义观展开辩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主义的类型学(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及民族主义主体的类型学(官方、知识界和大众),作为分析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框架。为应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国内的变迁与压力,中国官方的政治与文化民族主义显得颇为务实、理性与具有防守性,而中国知识界和大众的政治、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则具有多元性。整体上,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革命”与“救亡”主题消退的背景下展开的,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的再建构的特征,即从“拯救性”焦虑转变为“创造性”焦虑。“创造性”焦虑将是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长期的核心特点。《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基于关系实在论的探索》由王军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