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


作者:胡丽娟      整理日期:2018-11-19 02:33:58

  调和思想可谓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对自1895年以来面对政治社会危机、文化危机所作回应的延续。民初调和派章士钊、杜亚泉、梁启超、张东荪、李大钊、李剑农诸公结合中西经验对民初如何实现民主转型问题的不懈求索,深刻表达了以妥协实现民主转型的政治智慧,是民初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胡丽娟所著的《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选取民初政治调和思潮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民初宪政民主转型的历史经验和思想遗产,对于当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政治调和思潮代表着民国初年民主转型中的妥协路径,因其蕴涵着深邃的妥协智慧与丰富的曲折性经 验,不失为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大课题。英美宪政民主的成功经验,证明妥协之于民主转型具有不 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有鉴于此,本书回顾了民初的政 治调和思潮。  胡丽娟所著的《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围绕如何实现民初民主转型的问题意识,通过文本 解读和历史分析,探讨了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时代背景、理论要旨和思想价值,以及思潮的衰落;进而借 鉴邹谠的“全赢博弈”理论,分析了民初激烈对抗型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调和思潮衰落的原因。本书 认为,民初的宪政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袁氏与民党间互不妥协的激烈对抗所致。本书梳理了章士钊、杜 亚泉、梁启超、张东荪、李大钊、李剑农的政治调和理论,进而从价值理念、宪政制度、社会基础三方面 综合分析思潮的要旨,指出思潮的价值理念在于多元妥协的宽容,渐进的进化,英美传统的自由;宪法、 政党政治及权力分立制度,是其一整套的宪政制度;社会是政治改革的基础,社会与国家二分,中产阶级 占主体的市民社会,是政治调和所需的社会基础。由于袁氏与民党间你死我活的激进“全赢博弈”,政治 调和思想因其“妥协博弈”的温和特质,被激进的时代所淹没。思潮的衰落,不仅表征着民初的转型方式 由渐进改革转向激进革命,也表征着自由主义由英美传统转向法俄传统。此外,调和思潮的衰落有着更为 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与英美孕育妥协的封建弱王权,多中心秩序,思想多元、法治传统,均势政治,以 及市民社会等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民初社会深具大一统专制强王权,一元秩序,思想一元论与人治传统, 非均势政治,以及东方农民社会等政治文化传统。民初的这一历史土壤只能产出“全赢博弈”,全然不适 宜政治调和的生长。  《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在结语部分充分肯定民初政治调和思潮的思想价值,提出跳出民 初的“全赢博弈”模式,实现中国的民主转型,必有赖妥协之道及其适宜的历史土壤。妥协是民主的必由 之路。





上一本: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下一本:美国小民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的作者是胡丽娟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