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闪击波兰》的前几章里他们所做的,极大地伤害了战国民人的自尊,而在战后经济的打击下,这种伤害极容易被当地的独裁统治者加以利用,他们要做的,仅是为本国人民的愤怒树立一个合适的标靶,并将其说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历史的残酷之处即在于:它以或动或静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后来的人们却永远不能改变什么,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嘶喊将永远在历史的长廊里回响。 在《闪击波兰》的章节里,我们把对战争的注意力聚集在波兰这个个案上,可以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历史上被其强邻瓜分过数次,而他们每次复车的过程都是艰辛而痛苦的。在这次德波战争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华沙zui后沦陷前军民的拼死抵抗,更有在战前领导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大意与疏忽。 一场“鹰击羔羊”的悬殊对决:不到40天,经过行军坦克无情的蹂躏和苏军落井下石的背后一刀,拥有100多万军队的波兰“闪电”般地沦亡了。 “波兰再一次遭到了两个大国的侵略。这两个大国同其他大国一起奴役波兰达150年之久,但却不能摧毁波兰民族的精神。华沙的英勇抵抗,表明波兰的灵魂是不可毁灭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波兰首相)的思想落后了80年。”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哈特 “波兰战役对于我的装甲部队而言,是diyi次火的洗礼。” 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