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学术争鸣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重大争鸣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十一个议题展开,绝大多数与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转型直接相关,而且学界的分歧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内部的分歧,因此研究这些争鸣是外界观察中国外交政策和政学关系的一个窗口。本书将中国的研究界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模式称为“政主学从”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水平落后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有价值的学术争鸣必不可少,因为争鸣是启发思维、矫正错误的必要过程。 学术争鸣还可以成为沟通学术研究和政策制订的桥梁。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争鸣多数与外交政策制订有关,研究这些争鸣是外界观察中国外交政策和政学关系的一个窗口。由于中国没有美国式的“旋转门”制度,中国学者接参与政策制订和外交运作的机会比美国学者要少得多。从逻辑上来说中国学者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力较低。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还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本书两位作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11次重大争鸣,绝大多数与中国的重大外交政策转型直接相关,而且学界的分歧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内部的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