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批准号:15XMZ092)成果,也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流域文明与族群互动”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将侗族惯有的诗意生存方式置放于河歌歌俗中进行分析,揭示河歌与人及其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对河歌的生态审美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勾勒了其他侗歌、河歌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学界几乎没有从人类学、美学等视角深入研究河歌的文献。 在对河歌作概念界定,并对河歌的历史和分布区域作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诗意生存”内涵是历史生成的。基于侗族以前是“无字文化”社会的事实,河歌的生发是跟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靠歌来代言、以歌交友、以歌择偶的现实相关,又跟侗族生计方式和“团寨”文化模式下侗族的“群体性”交往特征有关。从逻辑上,本书对“坡会节”和“春社节”等歌俗活动、行歌坐夜的河歌结构、歌师及贡献、侗族宗教文化、河歌审美特征、河歌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分析出侗族诗意生存的具体规程和意义,认为河歌体现了侗族歌论“歌养心”、以歌交友和择偶的诗意生存方式。本书通过考察侗族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关系以及河歌艺术生发规律,考察河歌审美场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