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生作用。”犹太人、语文学者克莱普勒在可怖的生存环境中、在德累斯顿的犹太人居所里记下了他的观察——第三帝国时期,语言是如何走向堕落的。作为一部诞生于恐怖年代的经历之书,本书以骇人而真实的方式呈现出纳粹统治残忍的日常性。 这本“世纪之作”既是历史书写的杰作,也是一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位语言和文学家在无望的纳粹时代实施的自我拯救,令所有的历史书籍在它面前相形见绌。 “在我的日记本里,LTI这个符号最初是个语言游戏,带有模仿戏谑的意味,然后很快就成为一种仓促的记忆的紧急救助了,作为在手帕上系的一种结扣,没过多久,它又成为那全部苦难岁月里的一种正当防卫,成为一种向我自己发出的SOS呼叫。” ——维克多﹒克莱普勒
作者简介: 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1881—1960),出生于瓦尔特河畔的琅茨贝尔格,在布隆贝尔格和柏林长大,在慕尼黑、日内瓦、巴黎和柏林读了哲学、罗马语文学和日耳曼学专业。1920—1935年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罗曼语文学教授,1935年因其犹太出身被 解聘。1945年后恢复了德累斯顿教职。此后在格莱弗斯瓦尔德、哈勒以及柏林任教授。 克莱普勒给自己最“艰难”的作品命名为《第三帝国的语言》,它令这位学贯罗曼学、日耳曼学和比较文学的作家声名远播,跨越了欧洲大陆。不仅因其是第一本对“第三帝国语言”的深刻评析,也不仅因作者所表现出的语言天赋,更因为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人道主义的文献。 译者简介: 印芝虹,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德语现当代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译著另有《托马斯·曼》(合译)、《学习,别听学校的!》、《周末》等。
目录: 代序 英雄主义001 .1..第三帝国的语言 001 .2..前奏009 .3..基本特征:贫瘠 012 .4..帕尔特瑙018 .5..摘自第一年的日记023 .6..三个最早的纳粹词035 .7..炫/扩展040 .8..十年法西斯主义 044 .9..狂热的051 .10..本源诗文 057 .11..模糊界限 061 .12..标点应用 067 .13..名字 070 .14..煤耗子080 .15..不可能085 .16..在一个独有的工作日090 .17..体系和组织094 .18..我相信他 100 .19..家庭告示: 第三帝国语言的复习小资料 116 .20..留下了什么? 122 .21..德意志之根126 .22..阳光的世界观 (来自偶然的阅读)139 .23..如果两人做同一件事146 .24..欧洲咖啡馆156 .25..黄星 164 .26..犹太人的战争 170 .27..犹太人眼镜180 .28..胜利者的语言 188 .29..犹太复国主义 199 .30..词语最高级的诅咒 213 .31..从运动中走出 223 .32..拳击 230 .33..追随者236 .34..那一个音节246 .35..交替冲淋 252 .36..现场检验 260 .也作后记.“因为言论” 285 .附录. ....关于这一版 289 ....评注291 ....代后记 384 ....译后记 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