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运转的电影工业正给我们生产着记忆,它的产品可以按照集成块的方式任意组合我们的过去,记忆的时间性被抽离了。我们有的只是影像化的、超现实的、不可置疑的空间化的过去。人们不必再费神追忆似水年华,也不必再争论历史的真相与再现的可能,更不必思考自己的身份与家族和民族史的关系,超大的银幕“供应”给我们所需的一切,它告诉你是谁,应该如何思考,该如何回忆。 银幕不是一扇透明的窗户,但光影会让我们产生“窥视”历史的幻觉。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化消费的中心话题,大量的历史影片以冲击力很强的史诗性叙事塑造着观众的历史意识。特别是“二战”屠犹题材,这个当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核心话语,已成为美国学院体系中发展成熟的庞大学科,而影像再现“大屠杀”更隐含着复杂的价值判断。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历史见证”影片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 王炎,1963年生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美国Seton Hall大学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英语系(兼)副教授,美国Seton Hall大学客座教授。 在《读书》、《天涯》、《书城》、《文艺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曾出席香港浸会大学“二十世纪中国国际研讨会”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国际研究生会议”等国际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空间与文化记忆”学术研讨会。2003年7月曾主持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并多次在北京大学“博士开讲论坛”上就不同问题做学术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