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建造了曾是远东最大、设施最精良的监狱,在一定的语境中提篮桥成了监狱的代名词。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犹太人在这里建造了摩西会堂,后来又由于欧洲的战乱和虐犹,大量逃生的犹太人进入上海,使这里成为犹太人避难的诺亚方舟,聚集了大量精英人物,给这里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价值,为上海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提篮桥于是有了更深切而广泛的文化含义。本书作者曾经参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对上海的城市和建筑遗产有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也发表了专著和论文。 本书探寻了这个地区的人、故事和空间,展望它的未来,以新的视野研究这个中外许许多多学者所关注的地区。
作者简介: 张艳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研究与培训部主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遗产保护与发展。2008年获得美国Geety基金会资助,作为客座学者在Getty保护研究所开展提篮桥地区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主要著作有《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在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上海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 王 健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犹太、以色列问题研究,著有《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史》、《上海犹太文化地图》、《犹太人与中国:近代以来两个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谊》、《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犹太民族史上的东方一页》,编有《犹太人在中国》、《犹太人在上海》、《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译有《现代巴勒斯坦史》等。
目录: 目 录 过去篇 总述…………………………………………………………………………………………………… 上海印象……………………………………………………………………………………………… 居所变迁……………………………………………………………………………………………… 虹口隔都……………………………………………………………………………………………… 历史遗存……………………………………………………………………………………………… 上海探寻……………………………………………………………………………………………… 现在篇 总 述………………………………………………………………………………………………… 事件簿1……………………………………………………………………………………………… 提篮桥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2002—2004) 事件簿2……………………………………………………………………………………………… 提篮桥历史建筑的修缮(2003年至今) 事件簿3……………………………………………………………………………………………… 提篮桥复兴计划(2002—2004) 事件簿4……………………………………………………………………………………………… 犹太名流重回故里(2006) 事件簿5……………………………………………………………………………………………… 摩西会堂保护与整治(2007) 事件簿6……………………………………………………………………………………………… 提篮桥老年人活动中心改造(2007—2009) 事件簿7……………………………………………………………………………………………… 以色列记者收集上海犹太人墓碑(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