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哲学问题研究


作者:王伟凯     整理日期:2023-02-23 06:39:31

  《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哲学问题研究》是社科论丛之一。
  和谐是21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实现人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全面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人是自然界中*活跃的因素,是社会运动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社会生活的质量、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否,只有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构成一个人的和谐人生,也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六中全会则专门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实际上这就对和谐社会的性质予以了明确界定,党的十七大又重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及操作手段。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虽然呈现在操作层面上都是形而下的微观的可视物质,但若想使这些有形事物进入和谐发展的路径,就必须有形而上的哲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发展的理论和思维模式,才能使和谐渗入到事物的内骨子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说,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价值越来越突出,相对于社会而言,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要素是其子系统,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既不能把它作为以上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能仅仅看作是这些要素运动的外部条件,要使社会达到和谐,必须使这些要素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这些要素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也必须实现协调有序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整体协调状态。  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和谐是任何形态的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向往,但关键要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现在我们是在社会主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就具有了如下特征:首先,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其次,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聿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第三,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一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和谐社会;第四,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  有鉴于此,本书从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几大要素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入学理论,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实现和谐的操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和谐”恩想,这种思想一直到现在都对人们的生活、行为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探求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将会锻大充实我们的和谐社会理论,因此本书**编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和谐观念的理论基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思想的形成,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和谐文.化观作了深入分析。人是自然界的主体,社会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在一定层面上受本人道德素养的影响,所以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本书在笫四编中专门就道德建设进行了论述,提出通过道德制度化与制度道德化以及加强个人心理素质培养来为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通过环境影响个人行为,进而达到提升道德层次的目标。人与入的组合有多种模式,但*重要的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家庭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程度,所以本书第五编就如何实现家庭和谐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时刻与自然界打交道,通过人们的行为,自然界就发生了变化,应该说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环节,与其他生物一起推动着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如果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在自己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那就、会对整个生物链条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本书第三编从人的生态思维及生产与消费角度对和谐社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现社会长久和谐的重要路径就是发展经济,但这种发展不是盲目的,必须以维护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为前提,本书第二编就提出了和谐发展经济以及发展和谐经济的几条理论性思路,指出只有将发展与维护,索取与回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偏差,才能避免给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和损失。  通过这种形而上的哲学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控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和发展模式,更加全面地审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能为社会和谐的良性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上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 下一本:思想艺术家成长之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哲学问题研究的作者是王伟凯,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