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明以来,儒家思想主要呈现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种形态。其中,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1130-1200),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是王阳明(1472-1529)。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异集中体现在对《大学》的解读上。因此,不理解《大学》就无法理解以朱熹和王阳明为代表的新古典儒学(《<大学>释义:基于朱熹和王阳明的研究》将宋明儒学称为新古典儒学,将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称为古典儒学),无法理解儒家思想,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为了将朱熹和王阳明对《大学》的散见解读加以系统化,并从中西思想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在正式解读《大学》一书之前,先写作《<大学>释义:基于朱熹和王阳明的研究》的导读。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早在唐朝,韩愈、李翱就认为《大学》的地位与《孟子》《易经》一样重要。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开始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作为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到了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四书》加以注解,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并在其一生的讲学中加以阐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