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活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平平庸庸地活,一生也会碌碌无为;积极进取地活,一生也会留下可圈可点的事迹;损人利己地活,只能让他人所不齿;而造福他人、乐于奉献地活,自然会为他人所称道。 有时我们自己在快节奏生活中,在多种角色扮演间,常常显得异常忙碌、行色匆匆、体力透支。活得匆忙,躺在沙发上不经意间想想:这种忙碌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换一种生活方式,是不是就会打乱一切秩序? 我真的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享受一下快乐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是否能够创造一个我们想要的明天?是否能够找到理由让自己的脸上挂上微笑?如果不能,那么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还是我认为生活只能如此?我到底想得到什么? 人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活法”而奋斗。有的人热衷名利,认为人活着的最大追求就是让自己功成名就,于是,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名利;有的人放纵行乐,认为人生不过一瞬,让自己过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纵情声色,享受短暂的生命;有的人追求物质生活,认为金钱万能,只有钱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有车有房,于是,他们孜孜不倦地赚钱;有的人,认为只有不断地奉献才能让人生更有价值,于是,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却给他人带去光明…… 所罗门的魔鬼曾对渔夫说,随你挑选一种死法吧。然而,死法再多,不过百种。活法远远多很多!雷州方言有这么一句话:“爽过乞丐晒日头”,说的是寒冬腊九难得见几天太阳。好不容易熬过衾寒枕冷之苦的乞丐们,纷纷跑到空旷的地方晒日头,这时,身子暖暖得禁不住伸几个懒腰,双手忙乎着伸到腋窝里,揪出狗日的跳蚤,放进口中嗤嗤作声,惬意、快感俱备,那个爽哟,用一句北方话来说,就是“盖了帽”了。 人到底应该怎么活?越来越多的人在思索这个问题。为了我们的一己之私而活,还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活?为什么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现代,人们反而找不到快乐呢?如何活才能让自己快乐,让人生幸福呢?人们之所以不快乐、不幸福,那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人们在金钱社会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迷失了。 三国时期的周处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 周处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于管教不严,年少时纵情肆欲、轻狂放荡、为害乡里、恶名昭彰,是乡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有一天,周处问乡里的长辈:“现在时局平和,又赶上了丰收喜年,为什么大家却闷闷不乐呢?”长辈叹了口气说:“三害没有除去,又怎么会有快乐呢!”周处追问是哪三害,长辈给他的答案是:“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还有专门欺负百姓的恶人。”于是,周处自告奋勇,先A山杀了猛虎,又下水与蛟龙缠斗,周处与蛟龙打斗一连三天三夜没有归来的消息,乡人以为周处死了,大家在一起高兴地庆祝着乡里的三害都被除去了。周处回到家乡后,这才知道自己在乡民眼中也是一害,心中懊悔不已。于是,他离开家乡,拜访名士陆机、陆云兄弟,在陆机、陆云的勉励之下,周处改过自新,立定大志,最终也做出了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在这个故事里,周处在为乡人除去两害之后,自以为这是为乡人做了好事,殊不知,自己竞也是三害中的一害。对他来说,自己的“活法”为人所不齿,这是一件很令人感到耻辱和懊恼的事情,于是,痛定思痛,重新审视了自己。 庸庸碌碌的人生并不是耻辱,只要能够敢于正视自己,审视自己的活法,改变自己的活法,人生就是有意义的,生命就是有价值的。 赵德生于北方,父母对他管教不当,赵德在小学的时候就成了学校中有名的小霸王,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偷鸡摸狗,做尽了坏事。 到了初中,读了一年多就退学了。每天游手好闲,混在网吧歌厅,四处打架,经常出入看守所,在乡人眼中他早已没救了,天生坐牢的命。有一次,在打架时,赵德拿刀砍伤了他人。没过多久,对方竟然纠集了上百人把赵德围困在家中。赵德的父母好话说尽不说,还赔了一大笔钱,这才让事情不了了之。 看着父母为自己担惊受怕、操劳受累,赵德把自己关在屋里几天没有出门。经过一番思索,赵德对父母说想做点正事,做点小生意也可以。父母欣然同意了赵德的想法。赵德想在家乡开一家食品加工厂,但是,从招聘启事贴出,都无人问津,一周之内工资涨了三次,依然没有人应聘。原来,乡人知道是赵德开的工厂,都不敢去应聘,对赵德敬而远之。 赵德知道自己这些年定型在乡人眼中的形象,于是,一改往臼作风,安安分分做人,时间一长,这才逐渐扭转了自己在乡人眼中的印象。 如今的赵德,已经成为造福一方、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人人夸赞的青年才子。 前后的鲜明对比,这就是一个人不同的活法问题。 《审美学》上有个观点,人坐在客厅里观赏外面的暴风骤雨,跟坐在一叶孤舟上遇到暴风骤雨的心境是截然相反的。前者可以一边品咖啡,一边借用高尔基的名句,隔着玻璃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狂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但后者呢?也许是浑身哆嗦无比恐惧,祈求上苍保佑让这该死的风雨消失无踪。看看,同样的一件事情,所处的位置不同,审美情趣不一样,心境和想法也就不一样。因此,在讨论“怎样活才算好”之前,必须弄清“活”与“不活”的问题。只有“活”不成为一个问题,才能考虑“怎样活”,进而探讨“才算好”。否则,连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怎样活才算好”就成为奢谈。关于“怎样活才算好”,实际上是内心感受问题。“怎样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否觉得“好”要靠心境。 什么样的活法,造就什么样的人生。过去,你怎么活,不重要,它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你怎么活,也不重要,现在也即将过去;将来,你怎么活?才是最重要的。P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