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活用孔子


作者:江绍伦     整理日期:2022-01-15 05:10:14


  人的本性
  人是什么呢?这个简单的问题必须从不同层次作答。
  首先,儒家释人,从他的本性解说,即“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即是说,人是有仁心的动物,没有仁心,不足称为人。
  什么是仁心呢?中华传统的观念是“仁,亲也。从人二。”就是说,人是醒觉自己以外存在他人的,而且互相关爱。
  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的意义进行了系统阐释,从不同角度解说它的含义。
  最浅显而时常为人引用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连小孩子遇见恶人欺负他的时候也会说的。但这两句话的含义十分深远。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不对他人施加自己不喜欢的事,社会便不会有欺骗,而世界也不会有战争了。
  孔子这种智慧符合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即说道理之时,从自己设想,十分易懂。
  仁心的更积极的应用,同样用两个显浅的句子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迭人”。(《论语·雍也》)
  这表现的是无私行为,即自己意欲建立事业,同样协助他人有所建树;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志向或目的,也同样协助他人做到。试想,这样的人际关系,无论放在学校、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国家之间,不都是和谐共处的最好做法吗?
  怎样行仁
  上面说的仁的概念部分解释了人的本性。但是,怎样实行仁心呢?
  也许,这就涉及教育的功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都有仁的素质的。可惜孔子没有把方法说得直接而详细。
  《论语-学而》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小孩子在家庭中长大,自然会学得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这样说,家庭经验对人的成长影响至深。家庭是成长和做人的一个重要基地。
  从家庭进入社会,儿童逐渐学会爱惜亲戚和朋友,再扩大到爱惜血缘关系以外的其他人,根据的也是仁心。孔子在《中庸》里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当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更简单地说:“爱人。”
  爱人的观念是广泛的。要解释它的行动,孔子还是回到前面提过的两个行为规范,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在儒家智慧里,仁是人的自觉道德意识和心理感情。仁心的表现是由个体来主宰的,所谓“为仁由己”。而且,对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人来说,仁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要行使仁心,它就在我心里了,十分自然,无须牵强。
  西方文化无仁
  西方文化里没有“仁”的概念,因为西方文化对人性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们翻译“仁”字,用kindness或者benevolence,都只形容人的行为,没有说明人的本性建构,不能译出“仁”的精髓。
  西方的人性不是人内在自然有的,而是由上帝赐予的。上帝造人,依照的是他自己的形象或本质。所以,英文的person包含上帝的神圣本质,同时亦存在于上帝的影子之下,不完全独立。英文的individual(个体)是集体(collective,group)或众人(crowd)里的单数,也是社会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数字,不含有天性的。
  《圣经》一开始便用故事说出上帝造人以后,如何严厉地要求他服从自己。
  《创世纪篇》所述的事实十分惊心动魄。上帝吩咐亚当和夏娃不要采吃树上的果子,没有解释为什么。等到他发现两个子女偷吃了果子时便盛怒起来,不但把他们逐出伊旬园,而且要他们的子孙都背负“原罪”。
  以我们今天俗人的想法去看,这位父亲不但缺乏一般的慈爱之心,而且相当严厉,不合情理。
  当然,上帝留给人类祖先一条“赎罪”之路,那就是无条件相信和服从他,并且时常赞美他。
  这就是为何许多中国人在未曾接触西方文化之时,见基督徒每餐之前都必先行祈祷赞美上帝的仪式,不明个中道理。上帝需要人的赞美,就是道理。
  《旧约圣经》是犹太人的圣经。等到《新约圣经》由西方人记述耶稣的事迹,所说的故事也同样尖锐而惊动人心。
  简单地说,上帝天父为了拯救人类(全部身带原罪),不惜差遣自己亦人亦神的儿子耶稣(今亦同称上帝)到世间行善。之后耶稣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处死,以他所受的痛苦和委屈来替人类赎罪。
  这种慈父亲见儿子受死所感的痛心,被说成是上帝天父对人类的至高之爱。对于基督信徒来说,这是伟大的博爱。
  然而,一般人难免会问:“有必要吗?”难道全能的上帝一定要用如此戏剧性的激情劝人去爱上帝的其他子女?难道最大爱的榜样会差遣儿子去受死,却不听他的求救?
  P3-8





上一本:追寻消失的真实 下一本:活得优秀爱得优雅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活用孔子的作者是江绍伦,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