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永远感恩毛泽东


作者:田伶,王连春     整理日期:2021-12-27 05:20:24


  第一章 不满十二岁入伍的小兵
  一、艺海之路梦初圆
  1931年阴历10月11日,在冀西南的一个小山村,贫农的女儿二丫头(小名),已经19岁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照隆重的传统仪式,坐着轿子嫁给了苑家会村老田家的儿子兵泰(小名)。当时,新郎只有17岁,他骑着马迎娶了这位贤惠朴实的贫农女儿。
  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用他们的话说,婚后感情很好,共生育两男四女,六个孩子加他们两口子一共八口人,共同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又幸福的人生里程。
  父亲是个老革命,他1929年——1933年在河北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潮,是个进步青年,后于1933年在河北唐县一区民安庄学校任教并继续参加中共领导下的许多革命工作。在一次活动中,撤离时他不慎跑丢了围巾,被敌人拣到后辨认出来,由此身份暴露了,国民党悬赏要他的人头。后来,在组织的帮助下,父亲于1937年秋季参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作的需要,他将原来的名字田振华改为田国栋。
  在革命队伍里,他虽然是做政治工作的,但是,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许多战斗。1939年,在攻打大龙华的战斗中,他作战勇敢,还缴获了日本军官佩带的战刀和军用大衣。
  由于我从小就离开家庭,基本上是在部队长大的,因此对父亲的历史了解并不多,只是从父亲留下来的物品中获知,抗日战争时期,父亲在晋察冀边区十三分区工作,所在部队的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杨成武将军。
  听妈妈讲,父亲一生转战南北,但从来没有受过伤,只是积劳成疾,身体一直不好,因肺病总是住院。解放后,于1954年6月由华北军区后勤部转业到中央轻工业部工作。
  我的妈妈名叫张廷芝,与爸爸结婚后,大伙都习惯叫她“兵泰媳妇”。妈妈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党员,1942年参加了八路军,在原晋察冀第一军分区鞋厂工作,是个支前能手。1943年,由于敌后环境恶劣,疏散军、勤、妇、弱还乡。妈妈是个“解放脚”,所以回到老家又参加了贫民团并任主席,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经组织批准开始随军,从此一家人终于过卜了较为安定的日子。
  解放后,母亲曾在北京市宣武区的一个造纸厂任主管党务的副厂长,并兼做当地街道的治安委员。由于工作积极,1957年还协助北京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杀人案件,受到北京市公安局的表彰。1958年她被选为北京市宣武区人民代表。20世纪50年代,在街道工作没有收入、无人愿意干的情况下,妈妈毅然辞去了厂长的职务,做起了专职的街道主任工作。
  我的妈妈用她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地影响着我们姊妹几个。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而执著的人,她总对我们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咱们建立了新中国,在新社会没有人压迫人,和平年代多好啊!”她懂得感恩,喜欢平平静静的生活,她更是立场坚定,跟着共产党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工作着。在我的印象中,她的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记得1990年因病逝世时,我们在她的衣袋里,只见到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并在“为人民服务”一页用纸条作了标记;除此之外,身上只有一个装着3角7分钱的钱包……
  1947年,在催生共和国的隆隆炮声中,我在部队里出生。幼时父亲讲:我出生的所在地区是根据地,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老区。按照旧历来算,我的生日是1947年阴历十月十一,恰好就是爸爸妈妈16年前结婚的日子。爸爸开玩笑地夸奖妈妈说:“你又给咱们这个革命家庭添了一个‘小福星’,这是个大喜事。”后来,我在家中一直很受宠爱,包括姐姐、哥哥们都特别爱护我。用我妈妈的话说:“自小青出生,就没有受过罪,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直到全国解放,她就是有福。”
  母亲怀我的时候,接到正在部队领兵打仗的父亲捎来的口信:按照我家的习惯排列,生男可取名小金,生女可取名小青。我的两个姐姐分别叫“青梅、青月”,两个哥哥分别叫“金矿、金双”,所以我这个小女儿出生后,正式取名田小青。
  转眼我到了要上学的年龄,该起个学名了,于是父亲就为我们(除了两个姐姐)下面四个孩子更名,我就改名叫田伶。“伶”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当时并不明白,长大以后,才知道“伶”字还可以当做演员讲。难怪有人用我的名字编成谜语:“乡村演员”。我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就很善解人意,并心直口快,坚持正义。还爱唱爱跳,在小学二年级时,就参加宣武区商业系统的演出,很受大人们的喜爱。
  全国解放以后,我们全家随着父亲所在的部队————华北军区后勤部来到了北京。开始全家住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1954年,父亲从部队转业,我们又搬到宣武区。
  1959年夏天,传来消息说,宣武区少年之家舞蹈队的十八个女队员,要去空政文工团参加选拔舞蹈演员的考试。那时我并不是舞蹈队的成员,只不过是少年之家图书馆的服务员。但是,因为我特别喜爱舞蹈,而且在学校曾经演出过舞蹈节目,还在宣武区的演出中获得过好评,所以少年之家的辅导员就叫上我跟着她们一起去了。
  七月,北京骄阳似火,灼烤着我们焦虑、忐忑不安的心。当我们匆匆忙忙赶到空政文工团的时候,每个人都已大汗淋漓。
  在空政文工团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列队走进了排练大厅。不一会儿,几位老师开始对她们十八个人进行初步考察。先是扳腿,接着又做了几个下腰动作,然后要求她们每个人表演一些小节目。当时我站在一旁,觉得挺好玩,都看傻了。
  舞蹈队的同学都表演完了之后,忽然,一位姓方的老师指着我说:“该你了。”开始我以为是在叫别人,左看右看。但方老师仍指着我说:“不用看了,就是你。” P9-12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人物,他也有错误和缺点,但那只是第二位的。我们在认识毛泽东同志的时候一定要用分析的方法,既不能把他捧为神,更不能把他贬得一无是处。
  ————伍绍祖
  作为一个凡人,毛泽东主席也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苦闷和困惑。我们可以从《永远感恩毛泽东》这本书中朴实、白描式的叙述,看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一个活生生的毛泽东。
  《永远感恩毛泽东》这本书,很好读,有些地方写得很感人,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矫揉造作,但在平实中显真情,在寻常中见奇崛。
  ————李明天
  毛泽东尽管和任何人一样,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创造的历史是不能被随意歪曲和编造的,围绕他的谣言、谎言都会被戳穿。这是田伶、王连春他们两位写作《永远感恩毛泽东》一书的初衷。
  ————万伯翱
  (作者为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万里的长子,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散文作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大喜的日子里,我非常高兴地得知,由田伶、王连春二位同志合著的《永远感恩毛泽东》一书即将出版,我深感欣慰并向作者表示热烈地祝贺。
  田伶同志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当时她还不足12岁,学习的专业是舞蹈,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训练,她很快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先后参加了著名的《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演出,《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椰林怒火》、《碧空姐妹》等歌舞节目的演出及电影拍摄工作。
  更令人羡慕和惊奇的是,她与单位的其他同志一道,被选派到中南海“春藕斋”执行为开国领袖们演出、伴舞的任务。期间,她不仅认识、熟悉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并且还成为了他们熟悉的小朋友。这不能不说是她人生经历中的一大传奇。
  “文革”中,由于田伶代人受过,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不公正待遇。在抗争无效、申诉无门的情况下,她怀着一丝的希望,决心到中南海找毛主席,当面向领袖陈述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不幸。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个近似天真、幼稚的奢望居然变成了现实。毛主席不仅召见了她,而且十分耐心地听取了她的叙述和报告,并当面对田伶说:“你是个好人。”主席的一句话,使田伶如释重负,体会到再次“解放”的幸福与快乐。
  田伶是一个解放军文艺战士,历史给予了她近距离观察、了解、认识和学习伟人品德的难得机遇。在她的眼里,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历史巨人,也是一位拥有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情感的仁厚长者。在他身上平凡和伟大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
  多年以来,田伶很想把这些都写出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毛泽东尽管和任何人一样,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创造的历史是不能被随意歪曲和编造的,围绕他的谣言、谎言都会被戳穿。这是他们两位写作《永远感恩毛泽东》一书的初衷。
  在此,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读一读、想一想会对自己有帮助,并十分欣慰受二位作者之托,写了这篇短文,是为跋。
  2011年5月





上一本:再老也不怕 下一本:幸福冲击波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永远感恩毛泽东的作者是田伶,王连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