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君子,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处处内省自察慎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要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警戒自己,不违天道,不违人性。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内省于细微之处,自察于独处之时,防微杜渐私心杂念于滋生的瞬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里不仅强调道的重要性,也是区别真“道”和假“道”的区别。辨别“道”真假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离开,离不开的就是真道,能够离得开的就是假道。这也是区别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说是真理,就不能够离得开,如果能够离得开的真理,就是假真理、伪真理。 正如“文革”时期“四人帮”高喊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实践证明:草,填不饱中国人民长期饥饿的肚子,人民自然选择了能够填饱肚子的苗。 辨别道的真伪之后,紧接着强调道在细微之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在人的意念之中,没有比幽暗时更为明显,没有比细微时更为显著, 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之时。 这里强调的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具体标准。 你要做君子,就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在你自己独处的时候,在别人看不见你的所作所为时,听不到你的所言所语时,你一个人独处时的内心活动,你的言语行动是否合乎道德标准。你要做君子,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小心谨慎,特别是在你一个人独处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严格要求和约束规范自己,这样对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的身心都有好处。 这里所说的慎独,并不是让人没有私心杂念,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狠斗私字一闪念”和“斗私批修”,假如是这样,也就违背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哲学观点,同时也违背了笔者主张的“人性本欲”的观点。 这里所说的,是在你“率性”————“尽其性”、“任其性”的同时,要懂得“修道之谓教”,“忍其性”的重要性。 这里不是让你违背人性取消私心杂念,私心杂念是取消不了的,而是在一个人有私心杂念的同时,能够按照“修道之谓教”的标准,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警惕自己,修养自己,规范自己,不要出格。 譬如“人性本欲”,当你“率性”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是否危害和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假如没有,合乎道德伦理标准,就光明磊落尽情地去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率性”见不得人,需要偷偷摸摸地去做,这就说明你的行动已经超越了道德范畴,你的思想还有道德的约束,是欲望的膨胀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常言道:“为人别做亏心事,头上三尺有神灵”,一个人假如做了不好的、损人利己的、伤天害理的事,早晚是会被人发现的,就是当时不被人发现,你头上的神灵也心知肚明,早晚会得到报应的。 正如陈毅元帅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切全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这里的“神灵”,既有迷信的色彩,又有客观的色彩。迷信的色彩,也是警告缺德的人不要丧尽天良,无法无天,让他们对上天和神灵产生敬畏和恐惧;客观的色彩是,神灵其实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明察秋毫之末,没有什么可以隐蔽的事情。发现是早晚的事,不要做坏事、做缺德的事情,假如你天良没有完全泯灭,良心的谴责会伴随你终生。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见你做的坏事,不要认为别人听不到你说的坏话,不要认为你的私心杂念和不好的心思别人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其实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端倪和其他的表现方式。 大至宇宙深处河系恒星的演变,高空风云气象的变迁,地下深处矿藏的发现,大海深处油气田的探寻;小至人类身体的细微变化,自然界微生物的基因变种,无不有迹可循,更何况一个大活人的种种迹象。 譬如一个人贪污受贿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会被人发现?譬如一个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也会被人发现?又譬如一个小偷偷别人家的东西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也会被人发现?又譬如一个人内心喜欢或恨一个人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会被别人发现? 据说美国一个叫莫菲的航空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墨菲定理”,说航空的飞机、航天的飞船或航天飞机,最隐蔽、最小的缺陷,大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爆发;最隐蔽、最小的缺陷,往往是大空难的关键。后来无数空难的事实证明了“墨菲定理”的正确性。 据说古代一个所谓的清官,有人弹劾他的贪腐又找不到证据,就派人收集他们家的垃圾,结果在垃圾中发现了很多贪腐的痕迹和证据。本拉登懂得垃圾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家的垃圾就地烧毁,就是这样,还是被美国情报局发现。 这正如《中庸》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越是隐蔽的东西,有时候反被别人发现得容易,是因为你的故意隐藏,反倒引起别人的注意,没有什么比所隐蔽起来的东西更能够显示出来,因为你隐蔽的神态,已经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的眼睛不敢直视别人,很可能他心虚或心里有鬼。 综上所述:回归到主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真正的“道”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假如能够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要时时刻刻心存敬畏之心,在慎独之处下功夫。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别以为别人看不见,听不着,你就可以胡作非为,忘乎所以,欲望膨胀,其实只要你有私心杂念的苗头,有不善的念头,就会表现出来。 所以说,不要欺人,不要自欺,不要侮辱别人的智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别人都会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长存敬畏之心,一日三省吾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慎独上下功夫,不敢做离经叛道的事情。 这一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道不远人”;二是,“慎独”。“慎独”,是一个人要在道德层面上慎独的警戒;下一节,主要讲一个人在情感层面上发之“中节”的要求和重要性。 P45-47 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絮纲维,开启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宋·朱熹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