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周易花絮飘上党


作者:王建堂     整理日期:2021-12-27 05:15:18


  西周被殷商封为“西伯”,还有另一版本的解读:源自“西伯戡黎”。
  《文选·报任安书》(卷41)司马迁云:“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商纣拘禁在河南汤阴菱里监狱时,才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故名之《周易》。周文王的足迹有没有留在上党大地上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仅有,且有权威的古文献记载,见于第一部文诰体历史散文集《尚书》里“西伯戡黎”篇————“西伯”指周文王,“勘”是平叛,“黎”即是殷王朝的属国,在今长治境内,遗迹有黎城县、长治县黎岭。全篇记述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殷朝贤臣祖伊为殷朝安危担忧,向殷纣王进谏,规劝他改弦更张,但遭到了纣王的拒绝,文义如下:
  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大臣)祖伊非常恐慌,急忙跑来告诉殷纣王:“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断绝我们殷商的国运了!那善知天命的人用大龟来占卜,觉察不到一点吉兆,这不是先王不力助后人,而是因为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因此,上天抛弃了我们,不让我们安居饮食;大王不揣度天意、不遵循常法,现在的臣民没有谁不希望殷国灭亡的,他们甚至说:‘上天为什么还不降下威罚呢?’天命已不再属于我们了,大王打算怎么办呢?”
  纣王说:“啊!我的命运难道不是早就由上天决定了吗?”
  祖伊反问道:“啊!您的过错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难道还能祈求上天的福佑吗?殷商行将灭亡,从您的所作所为就看得出来,您的国家能不被周国消灭吗?”
  “西伯戡黎”是商周之际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周文王,是西周圣明的开国君主,《尚书·商书·西伯戡(kan)黎》(卷9),记载的就是周文王讨伐“黎侯”的事儿。“黎”,孔安国《传》云:“近王圻(qi,殷商国都朝歌的近邻)之诸侯,在上党东北”。郑玄云:“西伯,周文王也,时国于岐,封为雍州伯也。国在西,故日西伯”。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日:“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纣都朝歌,王圻千里,黎在朝歌之西,故为近王圻之诸侯也。”北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21)云:“据《史记》文王脱于羡里之囚,而献洛西之地,然后纣赐之弓、矢、铁(向)、钺(yue),使得专征伐,为西伯。文王之为西伯,得专征伐之权,出于纣之命也。既受命于纣,以专征伐,于是诸侯有为不道者,文王为民除害,称兵而往伐之。黎乃诸侯之国,《史记》以为‘耆’,《尚书大传》为‘肌’,其音相近,盖在上党壶关之地,与朝歌接而密迩(er)于王畿(ji),其君党恶于纣,与之为不义而虐用其民,文王既专征伐,于是率师戡黎而胜之。”
  大概当时的黎侯“助纣为虐”,文王巧妙地运用殷商赋予的“专征伐”、征伐黎侯国;同时,这一历史事件也折射出:天下归周,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据《竹书纪年》(卷上)载:纣王三十四年,“周师取耆(qi)及邗(yu)”,五十二年,“周始伐殷”,殷商遂灭。从西伯戡黎到武王伐纣,约十八年。总之,西伯戡黎,是商周之际一个转折性的历史事件,是周人代商的第一个明确信号,而这颗“信号弹”、最早就是从上党大地射发的,古上党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同时,周文王也将历史足迹,永远镶嵌在上党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借“西伯勘黎”之光,上党又一次走向了历史的前台。
  最近,学者在整理清华竹简时,“西伯戡黎”又一次成为“学界热点”。
  《今文尚书》中《西伯戡黎》讲西伯讨伐黎国的事情,《史记》等文献认为“西伯”为文王;宋代有学者认为应该为武王,这次清华简《耆夜》篇为“武王说”提供了证据,证明伐黎是武王八年的事情。(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北魏尔朱荣射二狡兔处名“武王坞”,因武王伐纣时途经此地故名,在今潞城市西北40里处。)
  P22-25
  《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也是上党文化之根,对上党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研究上党地域视野下的《周易》文化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是地域文化和经学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可拓展上党文化研究的新视域,又可转换《周易》文化研究的透视点,既是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又是拓展《周易》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学术研究的生命就在于原始创新,在于喊出独特的“第一声”。而《<周易>花絮飘上党》一书就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话题、全新的打造,必定也会给上党一方人以全新的阅读审美与智慧启迪的。
  愿《周易》花絮飘上党,上党原野赏《周易》。





上一本:四书全鉴 下一本:姑娘愿你与这个世界愉快相处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周易花絮飘上党的作者是王建堂,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