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从三国建立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性。曹操事业的成功,其酷虐、机变的个性及表现,在扫荡政敌,诛除异已,树威秉势,以猛药治乱世上,固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然而,单凭树威秉势还不足以成大业。还需具审时度势、多谋善断、知人敢任、施恩尽能的特殊才能、智谋和魄力才行。在这方面,曹操显露政治家、军事家非凡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知人敢任、用才尽能方面,确实表现非凡,同袁绍“矜愎自用,短于从善”形成鲜明对比。连诸葛亮都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能断大事”。占得先机,夺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权,被人称为“谋权”。 建安元年春,汉献帝流落安邑,虽然汉献帝这个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天下分崩的形势下,依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臣僚。拥护汉室的正统观念还很强。所以,有头脑、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想将汉献帝抓到手。从当时的力量来看,袁绍是最具有条件的。《三国志·袁绍传》斐注引《献帝传》,载有袁绍谋士沮授的一段论述: 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绍悦,将从之。 郭图、淳于琼曰:“汉室凌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共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计,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 关于是否要迎接汉献帝这一重大问题,袁绍的确像苟或说的那样“迟重少决,失在后机”,暴露了“志大而智少,色厉而胆薄”,多谋少决,优柔寡断的致命弱点。拒绝沮授的建议,就丧失了先机迎纳汉献帝的主动权。沮授的警告和预言算说准了:“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这个“先人者”恰恰就是袁绍的对头和克星曹操。 当时在是否迎纳汉献帝的问题上,曹操内部也发生了一场争议。曹操召集会议,商议奉迎汉献帝至许都一事时,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荀彧不以为然。独排众议,主张奉迎汉献帝。苟或的“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的战略思考和“若不时定,四方生心”的劝告,同沮授所讲“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完全是不谋而合。这足以说明,时势如此,英雄所见略同。曹操在这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果断地采纳了苟或的建议,奉迎汉献帝。恰逢董承暗地派人请曹操带兵去洛阳勤王,这样,曹操便名正言顺地带兵赴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在朝廷任议郎的董昭建议曹操,以“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为理由。不使杨奉等人生疑。曹操欣然采纳,顺利地将汉献帝奉迎到许都。自此,董昭便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 这件事处理得实在果决、漂亮,充分显示出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谋胜”于人的卓越才能。此事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袁绍得知汉献帝被曹操奉迎到许,后悔不迭,于是穷思竭虑,又想出了补救办法:以他盟主身份,藉口“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实”,令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以自密近,便于得机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上。 曹操根本就不理会袁绍的政令,随即要献帝颁下诏书责备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迫使袁绍上书陈诉一番。这正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策略的妙用。优柔寡断的袁绍丧失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便处处受制于曹操,而曹操则掌握了天下大权,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三国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人最聪明,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是最富有色彩的。这些计策、策略、人物都在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并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借鉴意义。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自周至清中国三千年“家天下”的最高法律————礼。一旦礼崩乐坏,必定天下大乱。此时要么权臣主政,天子沦为傀儡(甚或生命不保);要么改朝换代,新朝天子重握绝对权力。一般来说,权臣“挟天子”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天子大权旁落,权臣大权在握,但“天子”名号仍具有合法(礼)的权力,享有正统的影响力、号召力。 二是权臣有政敌存在,使他不敢轻易废立甚至取而代之。 三是权臣的政略,“天子”既然仍有号召力,何妨借名以用之。 曹操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且充分利用了“天子”的号召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来为自己削平群雄、消灭政敌服务,藉此也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孙子·势篇》中详细介绍了势的利用。谋势者,善于辩势、蓄势、造势、乘势、借势,力之所至,势如破竹。 东汉末期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魏集团很高明的选择。对稳定政局,吸引人才都是很重要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曹操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争霸都是这个套路,都是打着天子的旗号,这叫出师有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但很多人对其中“势”的应用并不清楚。天子者,势也。挟天子,即借天子之势。 “借势”道理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放弃自己的计划,而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不是站在强势的对立面挑战它,而是站在强势的制高点利用它,借强者之势成就自己。弱者要想强势,有一个可用的策略就是借势。狐假虎威的故事人们都知道,狐狸本是弱者,但借助老虎的威风吓退了百兽,着实风光了一把。社会生活中,总会产生某些热点事件。每当这些事件产生后,就会有一大片跟风者。P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