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即使不完美也要够精彩
作者:午歌,老丑,蔡要要不吃药 整理日期:2021-12-27 05:10:54
时间用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 文/老丑 刚玩摄影的时候,和其他人比起来,我似乎有着不一样的感知力。 别人说熟悉单反,熟悉构图,摆弄测光,寻找灵感,再培养手指的惯性等等,少则半年,多则几年,而我相机刚到手,认真看完了一本说明书,基本就会用了,而且拍的照片也都不错,出片率也可观。 带我入行的兄弟也很吃惊:刚买了相机,怎么感觉你成长的速度那么快? 我挠挠脑袋,吞吞吐吐地说:我,是,真,的,不,知,道。 他:你之前接触过单反没? 我:没,这是第一款。 他:那之前玩过相机没? 我:很早之前的带胶卷的相机算吗?舅舅之前在照相馆工作,我很小的时候就会摆弄了。 他:废话! 我很无语:可我后来基本就不玩了,唯一能拍照的就是手机啦。 接着,他让我用手机拍一张照片给他看看,我找好角度,又对不同的地方点了点,按下快门,一张照片呈现出来。 他拿过来,又翻了翻我的手机,笑着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天赋,所以才会比其他人更优秀,其实那些天赋异禀的人都是极少极少的,大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投入和付出,才让自己显得比常人突出。 我摸不着头脑,羞涩地听着他似乎很有道理的赞美。 后面他告诉我,找角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构图,在手机屏幕上点来点去是测光和对焦,这些手机照相的基本原理和单反都是相通的,只是我平时不清楚而已。 当他看到我手机里一年就拍了4000多张照片,而且每一张都经过精心处理的时候,他也惊呆了。这种每天10多张精修照片的速度,也算是摄影的后期。 曾待在舅舅的照相馆,我每天都喜欢闷在暗房里,看着照片一步步冲洗出来。后面拿到相机,就算买不起胶卷,我也会整天拿着它,从取景器里观看天空白云建筑车流,想象着快门按下去的声音,以及每一幅照片拍出来的样子。 玩单反的时间不长,可我在摄影上所下的功夫,却从小到大从未间断过。而恰恰是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决定了我可以玩弄单反可以驾轻就熟。 我时常在思考,周围的这些人都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接受了相同的教育,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与众不同? 很多情况大家都认为是天赋造就了不同,可有多少人拥有独特的天赋,有多少人会认识并发掘到自己的天赋,并好好珍惜它?况且,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淡化,一天天被岁月消磨掉。 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洞察到自己的天赋并且顺着自己的天赋做事。更多情况下,我们在某个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往往取决于我们花费在上面的时间。 在留学行业那会儿,有个曾和我一起入职的同事叫艳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司前台。 同样是接听电话,她面对的常常是预约、投诉以及日常行政的工作,而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些顾问,却穿着整齐的西装,接待家长同学,平日里拿起电话都是用英语和校方对话。 有次团建,她偷偷跟我讲,其实她也想做顾问的工作。 本以为我会笑她,但我没有,而是编了个故事告诉她,说我也认识一个朋友,原来只是一个编辑,后面从文书做起,最后也成了顾问。 她问我那个人是怎么做到的。我告诉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那个人比别人更辛苦一些,下班的时候经常帮着顾问做事,还有就是多花时间学学英语这样。要成为那样的人,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他那样的事。 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偏偏成了这姑娘的不竭动力。后来我离职一年多以后,有次和老同事聚会,打探到她竟真的跳槽到了别的公司,被重新包装成了顾问。 而在这期间,她平时的时间,则全部按照我的建议,一步一步去做顾问做的事,熟悉业务,学好英语。最后回馈给她的,也是她理应得到的。 我常喜欢拿这个例子去给更多的人分享,因为它并不是很逆天的成功案例,也不是屌丝逆袭的典型,只是踏踏实实做事最后换来回报的范本罢了。 拥有比别人得天独厚的优势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决定人的一生的往往是他对时间的利用。 那么多高才生最后沦为平庸,那么多学渣能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这些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学渣拥有更好的运气,而是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更能体会到知识的可贵,更能奋起直追,善于利用好时间,专注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聚集起自己成吨的能量。 而那些本就情智双高的学霸们,他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能量,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事实证明,很多事他们做得的确得心应手,但这个时候,他们的时间却是一团散沙,很难再聚集起来,在一件事情上发力。最后沦为平庸,大多也是没有把时间凝聚起来的结果。 时间分散在哪里,回报就在哪里;时间用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 许多读者都会问我,如何精进写作;为什么我总有东西想要表达,却常常话到笔尖就是写不出来。 通常情况下我会劝慰他们,许多事不必急的,写作常常是从记录开始,接着模仿,再去读书、反思、改进,一步一步付出,最后才能有所建树。 很少人会为一个人的天赋埋单,那些鲜花与掌声,皆是为了某个人在某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 P21-25 有些幸福和认同注定不是拼来的。天堂在左,肉身在右,与其四顾无望地茫然追逐,不如凿壁偷光,让自己活得柔软而敞亮。 ————午歌 很少人会为一个人的夭赋埋单,那些鲜花与掌声,皆是为了某个人在某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 ————老丑 人本身,才是最大的资源宝库。人生可以规划,并且要努力,但不该死板僵硬地去执行,也不要拒绝尝试改变。遭遇失败,要能反思,然后站起来。 ————沈嘉柯 人生就是一场先克制后放肆的进攻,克制是为了让自己有资格,放肆是为了让自己有光芒。 ————苏先生 初夏的北京,阳光灿烂,裙角飞扬。姑娘们迫不及待地换上漂亮的裙子,迎接这看似久违的夏天,男孩们又开始了麻小腰子加扎啤的夜生活。 正是晚高峰时间,站在拥挤不堪的5号线,闷热的车厢充斥着男男女女的汗味、香水味、口袋里残留的食物味……我在缝隙里掏出手机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篇稿子,静下来想了很多,是最近难得的平静,甚至没有发现是谁在我的小白鞋上踩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无限的焦虑和恐慌中,整宿的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也会梦醒。做各种各样的梦,有时候关于工作,有时候关于生活,有时候关于感情,有时候莫名其妙。有时候醒过来仍然心有余悸,有时候已然忘却。 越长大就会思考得越多,而我的焦虑大多来自于这些思考,当思考的问题得不到完善的解决办法的时候,就变成了恐慌。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斥着迷茫和不安。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在跟几个好友表达这种焦虑的时候,一个朋友用了四个字来表达“欲求不满”。她说:“我也是这样,我所有的不快都来自欲求不满,在我还没有能力生存的时候。我却想要生活。”在这本书里。十六姑娘也用了一句很贴切的话来表达焦虑:“我的焦虑很普通,通俗来说就是个人能力跟不上梦想所需。” 在北京,我没有归属感。五环外狭小的出租屋,嘈杂的合租室友,天文数字般的房价,还有上下班拥挤的地铁和遥远的路程。以及沉重的工作压力。我很多时候会想,要是回家当个老师,是不是比现在好得多,可以安安稳稳过一生。但更多时候,我知道我不愿意。我不愿意过那种一眼可以看到头的生活,我不愿意在二十多岁死去,七十多岁才埋葬。 我想到残小雪在(为什么我无法成为一个甘愿拿月薪五千的姑娘)中写道: 在年轻的时候,有喜欢的东西就大胆去拿去争取,不要想得太多。钱、职位、男人,都应该如此。二十多岁,就应该是个连死都不怕光着脚打仗的年纪。 不要以为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阶段,好运气会像流星一样正好砸在你的头上。哪一个胜利爬到王位上的人不是自己披荆斩棘找到的路? 说白了,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不会甘心。不甘心一辈子拿着五千块的工资,一辈子穷困潦倒。我们有太多想要去争取的东西。就像《欢乐颂)里,樊胜美不甘心一辈子被家里掏空,连一件漂亮衣服都只能仰望,即使在最绝望的时侯,依旧苦苦挣扎。关雎尔不愿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宁愿选择一个人在上海打拼。邱莹莹的父母则是一个劲儿地希望闺女能在大城市立足。这些也许谈不上理想,但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 也许看起来有些坚守毫无意义,但是终究是不负自己,不负青春。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通透了很多,即使焦虑和迷茫,我依旧会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趁年轻,折腾吧。我相信,努力过后,时间会给我想要的答案,即使不够完美又何妨。 做这本书的时候,某个作者群里的作者正在讨论生活需不需要鸡汤的问题。我也毫不否认,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就是一碗鸡汤。但我想要说的是,希望这些故事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关于生活,关于成长……这些作者都非常优秀,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医生……每一个成长故事,都饱含真诚,愿你在书中遇见某一阶段的人,给你想要的答案。 最后,我想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个看见这本书的读者,谢谢这些优秀的作者,谢谢一直指导我的编辑姐姐小米粒,谢谢每一个为这本书付出辛劳的人,谢谢那个焦虑却不肯放弃的自己。 前路漫漫,我们一起携手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