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心理上的苦痛体验,我们才证实事情不妙。苦痛,是生命的伟大使者,借由她的降临,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有了本质上的转变。 在没有听到苦痛的讯息之前,我们都满足于浑浑噩噩、按部就班、安逸而乏味的现状。生活在一种萎缩封闭的状态中。 认识到痛苦,便是感受自由的时刻。她惊吓了我们,让我们苏醒,有了受伤的感觉。循着这条矛盾冲突的轨迹,由于我们走到了自我局限的尽头,也许可以结束我们的困苦。 最初,我们或许会试图对这苦痛麻木不仁,试图躲避或拒绝它。然而,不管怎么做,我们都无法消除它,逃离它。即便用一生来躲避与这苦痛的接触,在我们死亡之际,也必然会遭遇它。 当理解了我们无力逃避,我们就试图去进行改变。我们尝试嗑药,尝试心理治疗、打坐冥想、修习瑜伽、信教。我们尝试转变成一个从苦痛中解放出来的某种东西。然而,“转变成”正是苦痛的根源。苦痛是一种不曾停顿的、求索着其他某些东西的运动。这求索可以改变我们的外在之物,事实上从来都没有成功地改变过我们。 我们愈发“转变成”重视心灵、富有爱心、无私利他的人。我们活得像个披着圣贤外衣的魔鬼。外表上,我们欣然地觉悟了,至少是满意地走在通往觉悟的大道上;内心里,我们在苦痛中煎熬。 我们已经使自己准备妥当,使自己日趋完善,但在未找到自由解脱之前,我们变得喜欢讥诮、否定,惰怠世事。我们仍在“转变成”,依旧在苦痛之中。 我们整个的生命活得与这苦痛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却始终不曾完完全全地感受过它,拥抱过它。如果,我们拥抱它,我们便是拥抱自我,拥抱我空。 正是这根本的无我性空,才使我们对生命有了觉醒。它其实并非苦痛。它是空。空的无垠,正是我们踏入真实之门。 谈及空无,我们可以使用的字眼是匮乏的。或许,在英语中根本就没有词汇适合描述,因为我们不是要表述一个“零值”的状态,而是要记述非常充盈完整的宇宙,而这圆满宇宙不过是没有一位观者罢了。 但是,在这宇宙中,观察却在发生着。实相,也就是对思维的认识,从来都呈现着。只不过,它的呈现无需思想者。这便是空。 物理学家们,不是那些超自然的抽象主义分子,已经用尽其才华对“空”加以描述。量子物理学家描述了一个没有内在客观性和可测性,却充满几率波的世界。在这个量子物理世界里,没有客观存在,直至有了意识的介入,并且由于意识所做的观察和接触,意识才生成了客观实体。 对“空”的认知 这“空”,并非否认思维的存在,也不否认对思维的认识。这世界,没有消失在这“空”中,而是呈现在“空”中,对这“空”的认知力,使得这世界改头换面。 我们可以说这世界是个幻象,实际上观者才是幻象。这幻象,就是误以为观者是恒久不变的,是坚固实在的。这幻象,就是误以为观者看见的是一个不受观者心理制约的客观世界。但是,只要去寻找这观者,就可辨识到这是幻象,绝非事实。这观者在哪儿?他是恒久不变的吗?他是坚固实在的吗? 没有观者,“象”显现在“空”中。“空”不是对世间责任的某种废弃,相反地,它带来了与世界的完整关联,也带来了对世界的完全责任。这一境界,也只有在瓦解了有“观者”这一观念后,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安康、我们自身的协调统一,与这世界的幸福、安康和协调统一是不能分割的,因为我们无法脱离这世界。 “空”也不是将与生俱来的挑战给消除掉、清零了。我们仍然必须关心自己的健康、工作中的职责、与家人和朋友建立充分的联系。这些挑战,作为“人我一体,天人合一”这一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了某种崭新的特质。“空”让我们第一次领会生命的完满。 观者,自认为“有恒久不变的思想者”,是这执着概念化的产物。领悟到没有所谓的观者,便可清除洞悉“象”的阻碍。P3-7 诚如作者所说,阅读此书的过程就是一趟心智结构之旅。与作者同游不需要什么装备,只需要一颗无住无为的自由之心,毫无成见与结论地轻装上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解脱的最后一步。这是一本对生命认真的人必须阅读的好书,它就是绝对真理的原型。 ————胡因梦 这是一本严肃的哲学专著,探索了生命的意义……将打坐、精神病治疗法忘了吧,把心灵神学上的大师们也忘了吧,把所有标榜为通往内心和平之道的方式方法全都忘了吧! ————《落基山新闻报》 无论怎么赞美这本充满力量、非同凡响的书都不为过。而本书所要求的诚实和正直实在是一个挑战。 ————《超凡生物学》作者约瑟夫·奇尔顿·皮尔斯 一次引人注目又发人深省的冒险,让你进入喜乐、和平和爱的状态。 ————《唤醒你自己的呼声》作者乔恩·芒迪 因为我们是一体的 2013年夏,从哈里森先生手中接过这本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小书,到今天将它译成中文,交付出版,实在是生命的一种荣幸。 哈里森先生的原文精炼,单刀直入,直指人心。尤其是跳出文字的棒喝,实在不是我的文字能力所能完全复原的。幸好,文字也只是我们自身投射出来的相。如果,读者能假借这些蜡味的文字,咀嚼出生命本身所具有的精彩,那也就没有辜负这本书,没有辜负哈里森先生不叫您反复阅读的苦衷了。这翻译,也可勉强算作功德圆满了。 想写下的有很多,因为从挑起翻译这事儿,到今日完稿之间的这段时间中,经历了一些蛮重要的事情。从把翻译当做要完成的工作,到把它变成工作之余静心的机会,这是“观者”完全不同的相。也就在前两天,有同事说:“不要让你目前的状态,玷污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影响到读者!”这惊雷般的吼声,好似从哈里森先生那头转接过来,更让我诚惶诚恐。 于是,发现我们每天所干之事,无非是把内在的状态显现出来而已。举个可能不太确切的例子吧: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心情好的时候,你可能会调侃对方两句,身边的人会以此认为你幽默;而心情极差时,你若因此高声骂人,周围的人会暗暗地给你差评。日积月累,认为你幽默的人们会与你同甘共苦;给你差评的人们远离了你,甚至教训了你一下。而我们是否觉察到了,这是我们自己,通过人际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如果它的定义是人们关系的总和),乃至整个世界。 如果您有阅读《收获幸福的教育》,您或许会发现我大放厥词:“没有人,没有人群,知识并不存在,真理也毫无价值!”人际关系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首要课题。但是,人际关系,在我们所经历的整个教育中,其地位是远远不如客观真理的。我们制造了物我对立、人我对抗的认知体系和反应式心理模式,并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整个社会的范型。我们习惯了奋不顾身地去解决一些我们所看到的、所遭遇的问题。千方百计为的是自己或者孩子们如何被最大限度地开发,被恰如其分地使用,来换得生存的必需,或者所谓的生命价值。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我们内在状态的回声,或是我们先前所建世界惯性运动的结果。当我们专注于开发我们功用性的时候,我们完全地忽视了更为深层的,作为人这个生命体,这个种群本身的需求。我们缺乏同体的感受,而割裂出人我,也使得自己触碰到的尽是些烦恼。如果有个机缘,再深入,我们或者可以窥见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人我,而是我怎么与自己相处。 因这一段时间亲历草创的从无到有,得了些教训和体会。记在此处,悬告读者:此书译文,可能包含着一些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释放的焦虑、恐惧、愤怒等不安。请予以包涵。感谢翻译过程中,所有人的支持以及忍耐。我们是一体的!期望此书能将这个信息传递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