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人韦尔斯将儒、道与土匪并称,闻一多认为“这是他的许多伟大贡献中的又一个贡献”,并认为儒家是“偷儿”的代表,道家是“骗子”的代表,墨家是“土匪”的前身……儒、道诸家在许多中国“名人”的心里,乃是“中国文化的病”。 本书萃取近现代文化大师谈儒论道的文章,深刻形象地阐述了道学和儒学的精神主旨,并以诙谐的手法评说了道家和儒家先哲,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及研究者值得玩味与欣赏的好书。 胡适以“本是一家”论儒、道共源:“古传说里记载着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个传说在我们看来,丝毫没有可怪可疑之点…孔子和老子本是一家,本无可疑后来孔老的分家,也丝毫不足奇怪,老子代表儒的正统,而孔子早已超过了那正统的儒。老子仍旧代表那随顺取容的亡国遗民的心理,孔子早已怀抱着,天卞宗予’的东周建国的大雄心了…要从刚毅进取的方面造成一种能负荷全人类担子的人格:这个根本上有了不同,其他教义自然都跟着大歧异了。” 林语堂以“中庸”论儒、道之调和:“我们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调和起来,而成为中庸的哲学,因为人类生于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天堂之间,所以我相信这种理论在一个前瞻的西洋人的心目中,初看起来也许很不满意,可是这依然是最优越的哲学,因为这是最合于人情的哲学。”“我们大家部是天生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 粱漱溟以“了解自己”论儒、道之共性:“道家与儒家,本是同样地要求了解自己,其分别处,在儒家是用全副力量求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如所谓反省等。(……)道家则是要求能了解自己的生理,其主要的功夫是静坐,静坐就是收视返听,不用眼看耳听外面,而看听内里————看听乃是譬喻,真意指了解认识。” 闻一多以“偷”,“骗”论“儒道交融”:“他们本来不是绝对不相容的,现代更可以合作了。……那便是说一个儒家做了几任‘官’,捞得肥肥的,然后撒开腿就跑,跑到一所别墅或山庄里,变成一个什么居士,便是道家了,……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在这种情况之下,称他们为偷儿和骗子,能算冤曲吗?” 英人韦尔斯以“斗争”论儒、道之合伙:“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闻一多赞之曰:“我认为假如将‘儒家,道家,土匪’,改为‘儒家,道家,墨家’,或‘偷儿,骗子,土匪’,这不但没有损害韦氏的原意,而且也许加强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