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之乐”源自《论语》中《雍也》篇和《述而》篇:孔子称赞弟子颜子虽然“箪瓢陋巷”生活贫穷,却“不改其乐”;又自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为何在“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下颜子却能“不改其乐”呢?他们“乐”是乐什么呢? 在国学中“孔颜之乐”是关乎人生境界和修养的问题,虽源自《论语》,可是最早直接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宋初的周敦颐,也就是从那时起,思想家们才开始热烈讨论该问题。本书在全面梳理、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论进行了辨析、阐释,进而对整个传统儒学的“孔颜之乐”论,以及它对古人和现代人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是人生精神境界的问题,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问题,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并不深入,并不系统。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作过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都只是零碎的浅层探索,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没能深入地揭示这一理论问题内在的发展线索,更没有进一步地探究其在宋明理学中、在整个儒学中、乃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无须说去分析“孔颜之乐”论的现代价值。本书正是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作系统的探索。该书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论述严谨,剖析深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